[提要] 世界自然基金会20日发布报告,指出10条“人类的血脉”正遭受严重的人为破坏和污染,中国长江位列其中。据悉,全球大约41%的人口居住在这些流域,1万种淡水动物和植物中至少20%已经灭绝。 |
| |
干涸的河床,孕育人类文明的古老河流正遭受人类的伤害。 |
| |
尼罗河岸边工业企业耸立,高大的烟囱正冒着滚滚黑烟。资料图 |
救救尼罗河多瑙河还有长江
郑洁
尼罗河、多瑙河和长江,这些孕育了人类文明的古老河流却受到了人类最深的伤害。
世界自然基金会20日发布报告称,受气候变化、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的一些主要河流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干涸危险。
危及六大洲41%人口
题为《世界面临最严重危险的10条河流》的报告列出了受威胁最深的大河:亚洲的湄公河、怒江、长江、恒河和印度河,欧洲的多瑙河,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北美洲的格兰德河,非洲的尼罗河,大洋洲的墨累-达令河。
世界自然基金会称,这10条“人类的血脉”正遭受人为破坏:河水被抽干,水坝破坏生态系统,污染严重,而生活在流域中的人类和野生动物也面临威胁。
据悉,全球大约41%的人口居住在这些流域,1万种淡水动物和植物中至少20%已经灭绝。
世界自然基金会通过历史报告和专家的建议起草了这份名单。被选中的都是已经遭遇多重破坏,在未来10年可能发生显著变化的淡水流域。
污染问题危害长江
报告说,多瑙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之一,然而河上的水坝已使该流域80%的湿地和漫滩遭到破坏。
在亚洲,怒江是全球仅有的从源头不间断流向大海的21条河流中的一员。但是,沿岸已有16座大坝正在规划中,而流域地形的改变可能给野生动物带来灾难性后果。湄公河灌溉领域的面积相当于1个德国,但过度捕捞给它造成了严重的问题。
农业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使格兰德河和恒河的下游面临水量不足问题,水平面急剧下降。因为喜马拉雅冰川随着气候变暖而消失,恒河、印度河的水量预计将进一步减少。
在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河流域,外来物种的发展势头压过了本地鱼类,过去200年,后者的数目减少了90%。
“长江曾经非常清澈,人们能看到一支笔沉入江底。”报告说。但近50年来,长江干流的污染物增加了70%以上。
关系国家成就
世界自然基金会呼吁各国政府和商业组织更好地“照顾”水资源,确保人类和野生动物对他们的可持续性利用。
世界自然基金会淡水项目负责人大卫•提克纳说:“持续的发展正在危及大自然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能力。世界正面临一场巨大的淡水危机,它潜在的破坏性与气候变暖不相上下。保护河流、湿地和确保水流安全必须被看作国家安全、国民健康和经济成就的一部分。”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淡水项目负责人杰米•皮托克说,如今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各国的关注,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改变观念,对淡水危机予以足够重视,以免在不远的将来付出代价。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