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到大阪听落语 |
| |
到大阪听落语 |
到大阪听落语
同期:白岩松 你看我背后就位于大阪的一个相声表演的这种场所,规模不算很大,但是叫相声,那是咱中国人的说法,在日本应该这种形式叫落语或漫才,落语是单口象声,漫才是两个人来进行表演的。今天我们就会听到一段单口的。
同期:落语师 桂三若
甲:“昨天傍晚,西边的米铺里进了贼。听说了吗?”
乙:“等等!西边没有米铺啊!”
甲:“啊?是吗?啊,对对对。
乙:“东边也没有啊!”
甲:“那就是南面的。”
乙:“没有!”
甲:“北边。”
乙:“都说过啦!没有!”
甲:“(自言自语:难道这里的贼都不吃米吗?)都没有吗?
解说:在表演形式和内容上,落语确实和咱们的单口相声很相像。落语表演的场地并不大,在剧场前方的小舞台上摆着一个小软垫子,落语师就跪坐在上面表演。虽说落语师表演时都会穿上非常正式的和服,可他们说的却都是地地道道的民间大白话。如果说和中国单口相声有什么不同的话,落语可能更像独角戏或者是单人小品,因为落语除了嘴皮子的功夫,更注重用滑稽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来表现生活,为了让演出更出彩儿,许多落语师还会再拿出折扇和手帕来当道具。
落语师:林家花丸
落语表演片段
解说:落语表演的内容大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里家长里短的小故事,如果能经常听听落语,对日本的风俗民情也就能了解得差不多了。日本的落语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口口相传的,通常学落语的人要经过十年的苦学才能成长为落语师,学徒出师以后,再和演出公司签约,然后,就要靠演出来维持生计了。
同期:白岩松:这是不是一个挣钱很多的职业? 00:58:06:00 红衣日本人:基本上最初级的表演者说一段15分钟的落语的话,收入是500日元,如果扣除税的话,是450日元。如果踏踏实实地干,还是基本能维持生活的。而且现在我是独身,就我来说,靠这些收入,基本能满足一个人的生活。
解说:落语起源于300多年前的江户时期。据日本落语家介绍,当时的段子大多来自一本从中国传入的名为《笑府》的笑话集, 后来经过不断发展,落语才演变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同期:蓝衣落语师表演片段
解说:刚刚看到的落语表演是属于比较传统的落语演出方式,然而,随着落语进入到21世纪,面对众多现代传播方式,尤其是电视对的冲击,传统的落语演出方式招架不住,渐渐衰败了下去,为了让落语继续发展下去,许多落语师开始尝试着对落语进行各种改良。
解说:为了确保让每一批观众都能听到他们喜欢的段子,落语师们一般在演出的开头才会根据到场观众的情况临时决定说什么段子,在演出过程中,也会根据观众的情绪反映随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另外,过去的落语表演是不用麦克风的,现在,为了让观众听得更清楚,落语表演也用上了麦克风。为了推进落语的发展,还有一批落语师直接走上了电视进行表演。这位落语师 桂 三若 就经常在电视上演出,现在已经是日本落语界的一个小电视明星了。
白岩松:落语在大阪的这200多人,包括在东京的600多人的表演者,在这个行当里头是否很安心?他们会不会一方面在这里演出,一方面去上电视,去拍戏?或者去利用自己通过落语获得的知名度,去干一些其它的挣钱的事情? 剪01:18:16:00 近几大学 客座讲师 落语研究专家 古川绫子:越是有名的表演者,参与的电视节目越多,不过基本没有同时从事其它工作的现象。如果有的话,也是一些年轻表演者。一般经过了十年学习之后开始表演的艺术家们,是不会同时从事其它工作的。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