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回望伊拉克战争,追问伊拉克战争(图)

  伊拉克战争爆发4年以来,驻伊美军的阵亡人数已超过3200人,受伤人数则达到了24000多人。

  伊拉克战争从2003年3月20日爆发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年了,而且丝毫没有结束的迹象。从历史的观点看,伊拉克战争将成为美国对外战争史上重重的一笔,其影响不会亚于当年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从发展的观点看,伊拉克战争的结局有着标志性意义,不论是对美国的全球反恐战略,还是对中东战略格局乃至国际战略格局都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时至今日仍难自拔

  四年前,美军仅用三周的时间、阵亡一百多人的代价就轻松占领了伊拉克。四年来,伊拉克局势持续混乱,美军死亡人数节节攀升,并深陷伊拉克迟迟撤不出来。这两者的反差是如此之大,以至许多美国人觉得难以理解。其实,这个结果在美军对伊开战前就有许多有识之士预料到了,但布什政府置之不理,最终自食其果。美军在伊拉克的处境可以形容为“军事上胜利,政治上失败”,或者说“战役上胜利,战略上失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走军事占领的老路不得人心。历史上,以军事占领的手段瓜分和争夺殖民地,一度是各帝国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但二战结束后,众多第三世界国家独立、联合国作用加强和国际法准则不断完善等都表明,以军事占领手段达成政治目标已不合时宜。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世界各国更加注重运用政治和经济手段来维护本国利益,都尽量避免因战争而影响到国家的发展。但美国抛弃了这一原则,在伊拉克战争中走大规模军事占领的老路子,这在本质上与现代文明的各项准则格格不入,是注定要吞下苦果的。

  单纯的武力难以维护稳定。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非常复杂,既有民族矛盾激化、宗教极端思潮发酵的因素,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贫富鸿沟日益扩大的因素,也有包括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穷兵黩武等行事作风在内的因素。根除恐怖主义,应当从政治、经济、教育、国际援助和军火贸易控制等方面展开立体作战,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谋求社会公正、提高社会教育水平等途径,逐渐消除导致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作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本应在此方面有大的贡献才对,但美国却用军事打击的方式来对付国际恐怖主义,移植“民主”,把武力打击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灵丹妙药,不免要犯单纯军事主义的严重错误。伊拉克战争表明,美国的军事行动和推进美国式民主的努力并没有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与稳定,反而使这一地区的局势更加动荡。美国可以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摧毁一个独立国家的政府,用高科技军事手段打败伊拉克军事力量,但不能强迫伊拉克人民接受美国的理念。它减弱了美国反恐行动在道义上的优势,使反恐目标变得更加模糊。

  美军的劣行招致全球的指责。国际媒体揭露出的驻伊美军的劣行,包括美军士兵从脑后射杀俘虏、抢劫巴格达机场商店、不加警示地射击检查点附近的平民车辆、突击行动中射杀误入现场的妇女、违反人权粗暴对待战俘,特别是臭名昭著的虐囚事件,严重损害了美军的形象,使美军内部厌战情绪严重,士气低落,美军的战后稳定行动雪上加霜。

  过于仰仗和迷信技术的力量。美国是一个重技术的国家,是一个崇尚“武器制胜论”的国家,以为所有军事问题都可以用先进技术解决。特别是近年来美军对外军事行动的联串胜利,使很多人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先进武器装备的胜利,军中迷信先进武器的观念盛行。但在伊拉克的战后稳定行动中,美军发现先进武器装备并非处处灵验,面对当地武装分子神出鬼没的袭击,美军常常束手无策。

  近年来,随着美军在伊拉克战后稳定行动的旷日持久,美国一些学者提出了“第四代战争”的概念,从另一个角度对美军目前在伊的处境进行了解释。他们认为,2003年5月1日布什总统宣布美军在伊拉克的主要战斗行动结束,仅仅意味着战争中较容易的那部分结束了,此后在伊拉克开始的是第四代战争——暴乱战。

  按照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高级军事研究员托马斯·哈梅斯关于“暴乱战”的理论,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以来,战争的演变可划分为四代。第一代战争以集中人力为主要标志,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达到鼎盛;第二代战争以火力为主要特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至顶峰;第三代战争以机动战为主导样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德国军队首先采用;第四代战争则是利用二战以来国际政治、社会、经济和技术变化所带来的有利条件,将非传统作战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传统的第一代战争到第三代战争的目标,都是通过打败敌人的武装力量来实现政治目的。“暴乱战”则试图绕过与对方武装力量的正面交锋,直接攻击其政治领导人的意志。如为了达到迫使出兵国收兵的目的,制造事端,以加大出兵国的成本和压力,动摇出兵国民众的意志,并通过他们给政府施加影响。“暴乱战”利用的手段是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接触到的物品,如互联网、电视等。“暴乱战”因而反应灵敏,与政治目标紧密结合,在现代媒体的作用下,其效应不断放大,一次小小的战术行动可能产生巨大的战略影响。

  从历史上看,“暴乱战”是美国到目前为止唯一打输的战争样式。20世纪80年代在黎巴嫩如此,90年代在索马里也是如此。美国虽然拥有超强的军事力量,虽然在传统作战方式上享有显著的优势,但正如美国国防部在2006年2月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中所言,“对手将不会只在这一领域挑战美国,甚至这是美国最不可能受到挑战的领域,敌人更可能构成非对称的威胁。”而“暴乱战”被认为是这种非对称威胁中最有效的一种,它避开了能将美国的军事力量发挥到极致的第三代战争,而开创了专门攻击美国弱点的第四代战争。

  负面影响日渐凸现

  4年来的实践证明,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其中的负面影响更是大到了出乎美国政府等的预料。

  伊拉克战争使布什政府陷入困境。伊战发动之时,美国国内反对的声音就不断。几年来,伊拉克没完没了的混乱局势,美军越来越大的伤亡和不断增大的战争费用,每天都在考验着美国人的承受力。美国国内也分为阵线分明的两大阵营,即以共和党为主的主战派和以民主党为主的撤军派。2006年11月美国举行的国会中期选举,可以看作是美国公民对主战和撤军两大阵营的一次民意投票。最终,主战的共和党全面败北,失去对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控制权。

  事实上,布什政府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一方面,美国一手扶持的伊拉克政府迟迟摆脱不了对美国的严重依赖,伊拉克混乱的局势要求美军长期呆在伊拉克;另一方面,美国国内要求美军撤出的呼声越来越高,布什政府的声望连年下跌。如宣布撤军,等于承认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失败,宣布美国中东政策的破产,不仅对美国的战略利益有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其超级大国的颜面也将丢失殆尽。如不撤军,美军就得继续忍受数年来的痛苦,伤亡不断,被死死拖住。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布什政府做出了两项重大决定:一是解除了鹰派代表人物拉姆斯菲尔德的国防部长职务,以缓和国内猛烈的批评声浪;二是向伊拉克增兵2万多人,以求尽快稳定伊拉克的局势,强化伊拉克政府的自治能力,为美国撤军打下必要的基础。但有许多美国学者指出,布什政府这是在赌博,弄不好美国可能面对比越南战争更惨的结局。

  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重大伤害。“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民众极度悲痛之时,国际社会曾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和善意。特别是美国的一些欧洲盟国,更是同仇敌忾。法国、德国和英国的舆论一致支持美国,法国一家大报甚至称,欧洲可以成为美国反恐的“大后方”。在布什政府以反恐为名发动阿富汗战争之时,世界上几乎没有反对的声音。然而一年多以后,美国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况下,以“先发制人”的方式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结果是基本上消耗了它自“9·11”事件后在反恐斗争中所积累的外交资源,丧失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尊敬和支持,也招致了盟国的反对。伊拉克战争发动之时,国际社会口头支持者不多,实际支持者无几。战争开始后,美国宣布支持开战的国家有35个以上,但只能公布其中的30个国家,其他的“不希望予以公布”。这种“不希望予以公布”在国际关系史上如果不是先例,也是少有的。即便在公开表示支持美对伊动武的30国中,也只有英澳两国实际派兵参战。尤其令人瞩目的是,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制造和加剧了同“老欧洲”的矛盾,法德等美国在欧洲的重要盟国不仅坚决反对美国对伊动武,而且站在了反战的第一线,这在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美国人将其称之为“大西洋在变宽”。数年来,国际社会反战的国家越来越多,有几百个城市自发举行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美国仅有的几个向伊拉克派兵的盟国也纷纷撤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声望可以说是一落千丈。

  如果形势进一步发展,反恐战争还可能拖累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从而加速国际战略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历史表明,大国衰落的主要诱因是战争,尤其是长期的、一场接一场的、没完没了的战争。在这样的战争中,超级大国更多地不是被对手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无限的对外扩张的野心。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考察了近500年来大国兴衰的历史,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就是:大国之兴,兴于经济和科技发达;大国之衰,衰于过度的对外征战和扩张。英国如此,德国如此,日本如此,苏联如此,现在美国也在重复他们走过的道路。仅仅一个伊拉克战争,美国现在的直接投入就有3000多亿美元,还要投入多少不得而知,再强大的经济也经不住这么折腾。

  反恐战争走向何方

  伊拉克是“9·11”事件后布什政府主导的美国反恐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场,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反恐战争一系列战役中的一个重要战役。伊拉克战争目前还在进行,前途未卜;美国反恐战争下一步将如何发展,更是难以预料。但仅从目前反映出的情况看,美国反恐战争有两个发展趋势已是相当明显。

  一是长期性趋势。美国的反恐战争还要打多久?这恐怕是全世界的人都关心的问题。我们先看看美国官方是怎么看的。2001年9月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说,“反恐战争不同于10年前的海湾战争,这是一场长期的战争,美国人民不应期待一场战斗就解决问题。”2006年2月发表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说,“美国正在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这场战争开始于‘9·11’事件,2006年进入了第五个年头。”“目前,伊拉克和阿富汗是两个重要的战场,但这场战争将会延伸到它们的边界以外。”同年3月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说,美国的反恐战争“处于一场长期斗争的早期阶段,就像我们在冷战初期所面对的情况一样。”这三句话的关键词都是“长期”。也就是说,美国的反恐战争指的是一个历史时期,它是由一系列战役组成的,历史上能与它相媲美的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有人干脆将目前的反恐战争称为“第四次世界大战”,“第三次世界大战”指的是冷战。

  从近5年来美国的反恐实践看,反恐战争的长期性趋势也是十分明显的。美国的反恐战争是全球性的,要对付的国家众多,即便美国将反恐重点集中在从北非、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直到东北亚的“不稳定之弧”上,这样的地区也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地区,包括数十个国家。我们且不说美国还可能进行新的战争,单说美国在短时间内干净利落地了结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阿富汗战争到现在已有5年之久,本·拉登仍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阿富汗局势不仅不见好转,反而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至于伊拉克的局势,爆炸、暗杀、流血、死亡天天都是媒体必报的消息,人们对这一切已经麻木。什么时候没有关于伊拉克的消息了,那才是真正的新闻。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美国要想扫平从中东到东北亚弧形地带上的一系列地缘障碍,应该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二是艰巨性趋势。美国霸权主义野心太大,实力不足,决定了其反恐战争必然是异常艰苦的战争。这种艰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树敌太多,难以招架。从作战对手看,美国反恐战争的打击对象不仅包括国际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还包括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即“流氓国家”以及滋生恐怖主义的国家,即“失败国家”。这个打击面是相当宽的。第二,任务太广,力不从心。美国反恐战争的任务不仅包括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保卫美国本土、海外美军以及部分盟国的安全,而且还包括防止恐怖主义势力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推翻“流氓国家”政府,建立所谓的美式民主政权,等等。这个任务范围是相当广的。第三,问题复杂,仅靠军事手段解决会使问题越来越复杂。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非常复杂,不是单凭军事打击就能解决的。

  可以说,美国反恐战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趋势,决定了美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深受国际恐怖主义的困扰。而这恐怕是美国始料未及的。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