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专稿——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通过《主席声明》
【导语】
继续关注正在北京举行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首先我们来看一条最新报道。
【正文】
为期四天的朝鲜半岛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在通过《主席声明》后,今天下午在北京宣布休会。
各方同意继续推动六方会谈进程。各方重申将认真履行在9•19共同声明和《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共同文件中做出的承诺。
各方同意暂时休会,尽快复会,继续讨论和制定下一阶段行动计划。
视频真连线——中央电视台记者梁丽娟
【口播】
可能对有些观众来说,这条消息有些突然,延长了一天的会谈为什么休会?主席声明中所说的暂时休会又意味着什么?今天的会议进行的情况如何?我们这就来连线正在前方的中央电视台记者梁丽娟,了解一下最新情况。
问题1:关于休会你有什么新的情况介绍?关键的原因?
是不是因为被冻结的资金问题?(朝鲜的被冻结资金问题,50个户头转帐需要过程,法新社称有的户头已经去世或者不在澳门生活等)
问题2:今天钓鱼台都举行了什么活动?(中美韩日磋商)
问题3:之前有消息称今天有可能休会,现在官方公布了正式休会的消息吗?为什么要休会?(朝鲜、俄罗斯代表回国)
问题4:预定会议下一步行动?(重开时间、商讨内容等)
请关注每晚20:00《360度》节目
主持人点评及结语(六方会谈)
【口播】
朝核问题想要和平解决,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大家的互相信任,美国《经济学人》杂志近期打出了标题为《信得过我吗?》的报道,《华尔街日报》的评论版也称这是一次《基于信任的弃核》。如果双方能够多表现出一些诚意,多表现出一些耐心,朝核问题和平解决的日子也就离我们更近了。
记者专稿——重庆:"钉子户"与拆迁方僵持三年 今晚是拆迁最后期限
【口播】
重庆一个危旧房改造项目,由于一住户与施工方的拆迁矛盾,导致项目三年没有进展。根据法院的裁决,今天是强制拆迁的最后一天,目前双方仍处在对峙当中。
在重庆市轻轨杨家坪站附近可以看到这座小楼,开发商将周围房屋拆除后,该房四周被挖下10多米的深坑,成了“孤岛”。
据了解,该项目改造从2004年8月31日贴出动迁公告,随后整个片区280户都已经搬走,只剩下了这一户人家。公司与房主进行了数十次协商,但双方始终没有达成协议。
本月19号,重庆九龙坡区法院举行听证后,裁定支持房管局关于搬迁的裁决,并发出限期履行通知,要求被拆迁人在本月22日前拆除该房屋。如不履行,法院将强制执行。截至目前,双方还没有达成协议。
接下来再来看一组其他国内资讯。
记者专稿——[世界水日]新闻链接:数字解读世界水资源危机
【导语】
今天是第15个“世界水日”。联合国每3年发表一次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对全球淡水资源进行评估后显示,水资源的缺乏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因此,人们将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应对水短缺”。下面我们首先来解读一组数字,这组数字足以透视目前世界各地水资源危机的严重程度。
【正文】
13亿:全球约13亿人喝不上干净的饮用水,每年有310万人死于不洁饮用水引发的相关疾病。
4100万:4100万欧洲人饮用水不足,还有8500万欧洲人缺乏基本的排水、污水处理和卫生设施,而全世界用不上基本卫生设施的人有26亿。
6公里: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每天平均需要步行6公里,到住地之外的地方去取水。
70%:到2030年,全球粮食需求将提高55%。农业灌溉用水将占到全球人类淡水消耗的近70%,供需矛盾更加紧张。
40%:由于管道和运河泄漏以及非法联接水管,有近40%水资源出现浪费。
500亿: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亿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湖海,造成35.5亿立方米以上的水体受到污染。
记者专稿——[世界水日] 非洲:缺水与贫困的恶性循环
【正文】
对于生活在尼日尔农村的卡比达来说,到距离村子6公里外的水井去打水是她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同期】
我们附近的几个村子只有这一口水井,孩子们要喝水,庄稼更需要水,在我们这里,水就是命根子。
【正文】
卡比达精心浇灌她的庄稼,因为这是他们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尼日尔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7%。全国80%以上的居民从事农业,有可耕地1723万公顷,而有灌溉潜力土地27万公顷,水浇地仅仅7万公顷。
尼日尔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部,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供水覆盖率最低的地区之一。在尼日尔农村,像阿比达一样生活着的人们比比皆是。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非洲的水资源危机每年致使6000人死亡,约有3亿非洲人口因为缺水而过着贫苦的生活。在未来的20年里,非洲至少有5亿人口将由于缺水而生活在困境中。这将进一步导致他们由于缺少用于灌溉农作物的水,使得农业产量会继续减少。专家认为,未来23年,由于缺乏足够的水,非洲粮食产量将减少23%。
而有的专家则认为,非洲的天然水资源并不缺少,但贫穷的非洲没有管理好这些宝贵的水资源,从而使水资源危机的形势日趋严峻。
联合国官员同期:
高需求、污染、气候的改变
如果在加上陆地生产所需的
越来越多的能源消耗
接下来的30到50年
对能源的消耗将远远超过需求量
这就意味着需要很多额外的资源
由于资源不足
没有充分的满足这些需求
所以水资源将会缺乏
同期:
根据世界面积的实际情况
比如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
可利用的资源
并没有完全被利用
仅仅因为
可以利用的资源被锁住了
据统计,为了解决非洲人口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每年需要投资200亿美元。而目前,一些非洲国家的供水投资只占财政预算的1%。
专家指出,水资源短缺将是导致社会矛盾和政治冲突的潜在因素,供水困难将会对非洲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健康带来巨大危机。
记者专稿——[世界水日]南京酝酿“定额用水” 每人每天210升
【口播】
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国内。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而与此同时启动的中国水周活动则以“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作为主题。
水利部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6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将近400亿立方米。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目前用水效率较低,用水浪费现象严重。为此,在广东、山东实行“定额用水”制度之后,位于长江边、内有秦淮河、玄武湖,水资源看似丰富的南京也将实行这一制度,南京市民“每人每天”定额用水量为210升。超额的就收取“累进水费”,比正常的水费高。据南京水利部门调查,目前南京每人每天用水230升,与设想中“定额”的标准只差20升,如真能做到每人每天节约用水20升的话,整个南京城,一年节约的水量大约相当于15个玄武湖。
记者专稿——[世界水日]探访湖北血吸虫病疫区
【导语】
水利部的另外一项统计数据还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40%农村人口存在安全饮水问题,其中饮用高氟水的6300多万人中有近3000万人出现病症,因饮用高砷水致地方性砷中毒的病区人口有200多万,有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100多万人的饮用水受到血吸虫威胁。湖北省地处江汉平原,沟渠密布,湖泊众多,可就是这样一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那里的农民却一度面临着没水吃、没水用的困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正文】
荆州市的沿河村因为沿长江支流虎渡河而得名,村里有不少塘堰沟渠,按理说这里的农民并不缺水,然而这个村却被列为荆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点村。村民郑德斌告诉记者,这里不仅是个“水袋子”,更是个“虫窝子”,他自己就曾经两次感染血吸虫病。
【同期】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沿河村村民 郑德斌
人的饮用啊,有时间打水洗澡,就得血吸虫病。
【正文】
血吸虫病是一种通过水传播的疾病。它的幼虫寄生在一种叫钉螺的生物体上,一旦遇到水,就会释放出大量的尾蚴,漂浮在水面。人接触到这种疫水,尾蚴就会在十秒种内钻进人的皮肤,造成感染,引发俗成“大肚子病”的肝腹水等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夺去人的生命。公安县卿罗村村民李克全因感染血吸虫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妻子黄发芝一个人身上。
【同期】 湖北省公安县卿罗村村民 黄发芝
八亩田,我自己一个人干,还要照顾他。我还有两个小孩读书的费用啊。
【正文】
据水利部评估,湖北省生活在血吸虫病疫区的饮水不安全人口有255万多人。
【同期】 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人 陈楚珍
它实际上不是水源性的缺水,而是水质性的缺水。
【正文】
地表水不能饮用,当地农民又开始打井取水,像这样投资百八十块钱的“压把井”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它可以提取二三十米深的浅层地下水。但浅层地下水铁锰钙镁等金属元素含量超标,又使村民饮水安全问题遇到了“第二道坎儿”。
【同期】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沿河村村民 郑德斌
装在桶里,或者洗衣服或做饭,它表面都有一种黄色。
【同期】湖北省仙桃市建华村村民 邵长清
容易得肠胃病,结石啊什么的。
【正文】
本着“先安全,后方便”的原则,湖北省从2004年开始《实施血吸虫病疫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通过建设高标准的集中供水站,将深层地下水或长江水净化处理后通过管网输送到千家万户。
【记者现场】这里是湖北省血吸虫病的重灾区——荆州市的荆州区。我身后这家原本计划2008年底建成的供水站现在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它的建成,让周边9个村10000多名农民提前喝上了安全卫生的放心水。
【同期】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沿河村村民 郑德斌
现在这水一放就来了,又干净又卫生。
【正文】
工程之所以提速,是因为在调查中发现,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为此,湖北省决定两步并作一步走,筹资39亿元,在“十一五”期间解决列入国家总体规划的16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比国家原定计划提前了五年。其中计划在2008年底,全部解决血吸虫病疫区的安全饮水问题。
【同期】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 张感山
中央资金不能提前到位的,省政府采取贴息(贷款)办法解决。
【正文】
在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同时,湖北省还逐年增加血吸虫防治经费,从源头上进行治理。今年更是投入7000万元,重点对全省9个血吸虫病重疫区实施整县推进、综合治理。目前湖北省血吸虫晚期病人救治率达到95%以上,新增晚血病人从2003年的1923人下降到2006年的927人。
记者专稿——[世界水日]广西合浦:渔江村“饮水三叹”
【导语】
往地下挖是苦咸水,在地上取是地沟水,广西沿海地区的不少农村面临着这样的饮水困境。在临近北部湾的广西合浦县,记者走进渔村,亲身体验当地人们的用水之困。
【正文】 【记者现场】
渔江村是整个广西距离北部湾海最近的村子,从这里往南走不到一公里,就是大海边。村民长年累月吃的是苦咸水,在村子里的水渠边,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过滤井,村民们就是用它进行简单的过滤和清洁。
【同期】 广西合浦县水利局副局长 邓世慧00:54:09:09
记者: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作用?
答:过滤井里面主要用沙来过滤,主要是过滤杂质、浑浊度。
记者:农民看起来是怎么样?
答:看起来水清就可以饮用,对物理指标、化学指标过滤不了,他们也不懂。
【正文】
就是这样起不到多少作用的过滤井,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没法子的人只能把水挑回家里,用沙土过滤的土办法沉淀几天后饮用。由于渔江村紧靠大海,海水潮涨潮落,倒灌渗入村里的稻田和土地中,大部分地下水氯离子含量严重超标,长此以往,淡水也变成了咸水和苦咸水。
【同期】 广西合浦县党江镇渔江村 村民
你看 用咸水洗的衣服 就是这样破破烂烂 穿不成 这条裤子怎么洗 颜色都是黄的 我用三十多次洗衣粉都不管用 做饭烧菜都不放盐 都是苦的 咸的
【正文】
更让人担心的是,长期饮用这种水,很多村民听都没听说过的怪病都找上门来。今年60多岁的汪仁泰得了肠癌,年前才从医院做完手术回家休养。
【同期】 广西合浦县渔江村村民 汪仁泰
用了二万多块钱,动大手术,去年三月份发现的,七月份就去大医院检查。
问:花了多少钱?
答:二万多块钱。
问:当时是怎么发现的?是肚子疼还是因为什么?
答:大便出来小小的,大便不正常了,拉拉大便拉不出来,整个大肠切了四分之三。
问:像你们这个村子里面喝苦咸水得病的多吗?
答:多,肝病、肠胃病、肺病的也有,特别是身上骨头痛,老年人大部分有风湿病都和这个水有关。
【正文】
不敢吃苦咸水的村民只好在附近的南流江、白沙河中取水,但这两条河流上游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十多个,加上河流流经县城和居民区,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
水质急剧下降,村民只能在村里的地沟里,水渠中挑水,和鸡鸭猪牛一起抢水吃。
【同期】广西合浦县渔江村村党总支书记 王家琼
以前农村的洗衣服和鸡、鸭、牛全部在水里面。
记者:明知道这个水这么脏,为什么还要喝?
没有办法,到哪里找水喝呢?没有办法。
【正文】
长期饮用沟渠水和苦咸水,村里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出现了胃肠功能紊乱、发育迟缓、肝肾结石等病症。去年党江镇有90多人参加征兵体检,仅有13人合格达标。2005年9月,合浦县水利局从党江镇供水工程引水,铺设8公里的输水管道,跨越南流江,把淡水引到了渔江村。
【同期】 广西合浦县渔江村村民 汪仁泰
问:政府给你集中供水了?
答:全部是自来水,从上面放下来的。
问:你觉得自来水喝起来和苦咸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这个和矿泉水一样。
【同期】 广西合浦县渔江村村民 莫兴菊
以前的水喝起来咸咸的,烧开了以后喝起来也是相当咸的,现在不用烧开喝也可以,直接喝又舒服又甜,直接喝也可以,烧开喝也可以。
【正文】
然而,记者在渔江村采访时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由于这几年大上近海养殖,以前用来种植水稻和玉米的耕地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虾塘所占据,虾场大量引进海水,而排水设施又不完善,养殖污水直接排到灌溉渠道中,加速了苦咸水入侵。不仅如此,养殖大量使用的饲料农药造成的有机污染加剧,氮、磷、钾等营养负荷不断增高,村子里的地表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在渔江村的水渠里,成片成片的水芙莲疯长,几乎遮住了全部水面。
【同期】 广西合浦县党江镇副镇长 苏永春
就是繁殖特别快,主要是繁殖快。
记者:繁殖快以后就把河面给盖起来了?
它的水质肥,繁殖快,所以就成片成片地长起来。
记者:你们清理起来好清理吗?
这种东西最难清理,只能捞上来晒干、晒死。
【同期】广西水利厅农水处 副处长 李桂新
前年我们来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大面积发展虾厂,他放了饲料,废水排出来,排到这个渠道里面,里面有饲料就容易使这个水底有机磷增多,水底就负营养化,就容易长这个东西,自然的长这个东西。而且这个水底负营养化以后,我们如果搞一个水源的工程,想用这个水还处理不了,我们常规的处理办法处理不了它的。
记者:怎么处理不了?
我们常规可以处理浑浊度、含铁、含锰高都可处理,但是对这一类我们没有措施来处理。
记者:等于说这又是一个新的课题?
对,新的课题。
记者专稿——[世界水日]山西“抗氟”之路有多远?
【导语】
山西省的一项统计显示:全山西有600多万农民每天喝的水质很差,其中高氟水带来的危害现在尤其严重。
【正文】
山西省水利厅和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最近联合对山西饮用水高氟地区的患病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得出的结果让人另人忧虑。
【同期】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地病中心副主任 李军
(氟中毒)地方病里面排到第二位,山西现在的饮水性氟中毒分布在66个县市区。
【正文】
也就是说:目前山西有一半以上的农业县出现氟中毒,2300万的农村人口中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喝着含氟超标的水。
由于山西特殊的盆地结构,水由高向低流的过程中把大量的离子带到了盆地的底部,经过长时间积淀形成了高氟水,而那里恰恰是人们聚集和生产生活的地方。监测表明:这里水中氟的含量比国家标准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由于肉眼无法识别,再加上高氟水引发的关节变形多在三四十岁以后才有明显表现,所以这一严重的地方病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当地百姓的注意,哪怕是最严重的运城和临汾。
【同期】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赵康镇 农民 闫敖成
记者:你听说过过去水里边含氟比较高吗?
闫敖成: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同期】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赵康镇 农民 赵海龙
以前咱们也不知道水里含氟高的危害性,光知道牙吃的吃的,它就根断了,断成两截了。
【同期】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赵康镇 农民 刘焕民
以前就不知道这个水有问题,谁吃这个水,也不可能把自己吃的水拿去化验一下,没人化验这个。
【正文】
但是48岁的村民赵俊堂过早的去世,突然改变了村民的看法。他的姐姐、同样没什么文化的赵慧荣第一个知道了当地的水里化学元素氟的含量过高,会带来重病。
【同期】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赵康镇 农民 赵慧荣
太原的医生看了以后说,这是氟中毒,还挺严重的,这脊背就站不直,就这样弯着,走路的时候,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挪,慢慢地,没多长时间就去世了。
【正文】
记者在赵康采访中发现,这里70%的村民患有氟中毒,除大多数中年以上的人身体变形、关节疼痛以外,年轻一带多表现为氟斑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黄牙病。
【同期】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地病中心副主任 李军
氟斑牙第一个影响美观,第二个影响他们的咀嚼功能,影响他们的消化功能,长期受氟中毒危害的话,对儿童的智力有一定的损害。
【正文】
长期跟踪监测氟中毒研究的李军介绍说:近年来,山西因为饮用水含氟过高而得病的人数急剧攀升,病情也在加剧。这一情况引起了山西省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在2006年启动了饮水安全工程,当年投入4亿元改水。水利部门采取打深水井,用新水源取代本地的浅层水源。对于相对集中的村庄则实行集中供水。据了解,山西省决定到十一五末基本解决各类问题导致的10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乡镇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实现村村通自来水。
主持人点评及结语(世界水日)
【口播】
刚才我们通过几个片子简单了解了一下,目前全世界的水资源情况。全球用水量在20世纪增加了6倍,其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速的两倍,水污染也进一步蚕食着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此外由于管理不善、资源匮乏、环境变化及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种种原因,都造成了目前全世界的水资源危机。可以说我现在的感觉是解决用水安全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记者专稿——“克隆食品”再起争论
【导语】
问观众朋友一个问题:克隆肉,您敢吃吗?什么是克隆肉?我相信观众朋友都知道"克隆牛"、"克隆羊",前不久,韩国还诞生了"克隆狗",那么这些克隆出来的动物的肉,您敢吃吗?接下来关于"克隆肉"的话题是关于从去年年底到昨天,美国的两家机构出台的两份报告。第一份说,克隆肉可以放心食用,但昨天的第二份严重质疑了第一份的权威性,于是,"克隆肉"这个话题就在美国民众当中,展开了相当热烈的讨论。
【正文】
昨天,美国食品安全中心出台的报告称,去年年底的那份关于"克隆肉可以放心食用"的报告是有缺陷的。去年12月28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对克隆动物制品的风险评估报告出台。这份备受关注的报告认为,在产肉、产奶的品质方面,克隆牛、猪、山羊与通过传统方法繁殖的家畜几乎没有区别。报告发布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随即就克隆肉的产品标签问题征集公众的意见,并声称,如果没有意外,克隆动物制品将在不久之后走上美国超市的货架、走进美国家庭的厨房餐桌。
但是,"意外"就发生在昨天。非官方组织美国食品安全中心出台的报告严重质疑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撰写报告的查尔斯•马格利斯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报告只是在依赖美国两家克隆公司提供的数据,没有进行充分的全面的研究,忽略了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第二份报告出台后,美国食品安全中心也将这份报告寄送给食品药品管理局,但是食品药品管理局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不过,三个月的两份关于"克隆肉"的报告,却引发了美国民众的热烈讨论。
以"克隆牛"为例,支持者说,克隆牛又不是在培育怪兽,只不过是保持牛肉优良特性的科学方法,尤其是对于酷爱牛排大餐的美国人,克隆牛的肉,肉质更嫩、瘦肉更多,而且跟普通牛肉的营养成分几乎没有差别。但是反对者认为,在传统观念里雌雄交配产下幼崽,这是自然正常的过程,所以生产的肉制品和奶制品也很正常。但是,克隆动物的诞生本来就让人从心理上难以接受,更别说要吃下克隆动物产出的肉类和奶类食品了。
美国最近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美国人对克隆牛肉和克隆牛奶感到"不舒服",还有不少人,提到克隆肉就觉得反胃。而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位农场主也对媒体表达了他的苦衷:就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可克隆动物制品的安全性的同一天,牛奶加工厂商就拒绝继续接受他的农场提供的牛奶,原因就是它的农场里饲养了两头克隆奶牛。面对"克隆肉"的问题,美国民众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忧虑。据统计,美国现在至少有数百头克隆牛,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不过,将克隆牛投入大规模生产,科学家们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目前一头克隆牛从培育到屠宰的全部成本大概是一万五千美元到两万美元之间,但是传统方法培育的肉牛,成本不超过2000美元。因此,即使"克隆食品"非常安全,有了官方机构的批准,它们走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也不会很快实现。
主持人点评及结语(克隆食品)
【口播】
敢不敢吃"克隆食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味道口感营养等其他要求。面对一项新兴科技的时候,抱一点负责任的谨慎态度,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我的看法,您呢?
记者专稿——阿拉伯世界迎来“母亲节” 戈兰高地扩音器传祝福
【导语】
3月21号是阿拉伯世界的“母亲节”。在这一天为母亲献上祝福是阿拉伯人多年的传统。但是,对于生活在戈兰高地的叙利亚人来说,母亲节这天无论是送祝福还是收祝福,都是那么困难那么让人感到辛酸。
【正文】
21号一大早,一批叙利亚妇女出现在戈兰高地以色列占领一侧的一处山头上。她们手拿扩音器,向着山对面大声呼喊。
【同期】叙利亚妇女
早上好 我们亲爱的儿子们
早上好 我们的亲人
【正文】
山对面是戈兰高地叙利亚一侧。那里也早早地就聚集了许多叙利亚人。他们的手里同样拿着扩音器,不同的是,这里的叙利亚人以年轻人居多。
生活在戈兰高地叙利亚一侧和以色列占领一侧的叙利亚人,就是通过这种大喇叭的方式为彼此送去母亲节祝福的。
【同期】叙利亚妇女
你在世界别的地方见过
母亲和儿子分离这么远的吗
我们这里母子和兄妹之间的距离
有一公里那么遥远
没人比我们更痛苦更辛酸
更加渴望彼此相见
【正文】
戈兰高地是叙利亚西南边境内的一块狭长山地。高地与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是叙利亚西南边防的战略要地。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戈兰高地被以色列军队占领。至今以色列仍控制着高地的大部分地区。许多叙利亚家庭因此被分割两地,很难相见。
现在有大约两万五千名叙利亚人居住在戈兰高地以色列占领的一侧。他们大多生活在一个叫迈季代勒舍姆斯的小村子里 。
【同期】叙利亚妇女
迈季代勒舍姆斯村里的每户人家都有
兄弟儿子等亲戚在戈兰高地叙利亚一侧
而叙利亚一侧的每户人家都有
姐妹或女儿等亲戚在以色列占领的一侧
以色列不准我们直接接触联系
所以我们不得不用这种
痛苦又艰难的方法交流
两边的人有时能听到彼此的声音
有时听不到
这要依当天的风向和回声而定
【正文】
【同期】叙利亚妇女
妈妈 这是我能喊出的最大声音
我能听到你的声音
我知道你就在那边
【同期】叙利亚少女
我想这世界上不会再有人像我们一样
用这种方式问候妈妈节日快乐了
【同期】叙利亚妇女
真主保佑你妈妈
真主保佑你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