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文化该如何亲近大众(文化观察 聚焦《百家讲坛》现象②)(图)

《于丹〈论语〉心得》出版后,受到欢迎,也遭到质疑。

  南 山摄

  《百家讲坛》“火”了,但伴随名气和赞扬而来的,还有质疑之声,而且也很“强势”。

  前不久,网络上出现一篇《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帖子,10名来自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生,在帖子里用词“激越”,称于丹“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来猥亵孔子”,要求“《百家讲坛》应立即让于丹下课,并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其实,对《百家讲坛》来说,类似的质疑并不陌生,栏目“火”起来后,赞成、反对、争论的声音,就一直不绝于耳。


  3月23日晚,与分管《百家讲坛》的央视社教节目中心教育专题部副主任魏淑青和《百家讲坛》栏目组制片人万卫相对而坐,记者把这些质疑和盘托出,他们对此一一予以回应。

  质疑传播学术还是歪曲经典?

  回应民众对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一些个性化解读并未伤害群体文化记忆

  究竟应该如何解读文化经典,一直是《百家讲坛》绕不过去的关键问题。在“十博士联名倒于丹”事件中,博士们的怒火,主要来自于丹解读《论语》和《庄子》的方式。实际上,讲三国的易中天、讲清史的阎崇年和纪连海走红之后,都被一些学者、专家和普通观众挑了不少刺,认为有将传统历史文化“庸俗化、简单化”的倾向。有的质疑声非常激烈:“《百家讲坛》不是在传播和弘扬经典,而是在歪曲经典。”

  对此,万卫很平静地说:“没有谁可以垄断对经典的解释权,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悟和解读,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心中也可以有一千部《论语》。”万卫表示,我们并没有曲解经典。在《百家讲坛》最早“火”起来的阎崇年,正是因为“正说”历史才引起了广泛关注,当时屏幕上的“戏说”之风盛行,书店里各种各样的“大话”、“水煮”系列也已让大众感到腻味。

  魏淑青则表示,在物质虽然丰富而精神却相对贫乏的当下,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于丹等学者大受欢迎,也折射出民众的心灵亟待某种抚慰,精神上存在着某种饥渴。魏淑青介绍说,于丹曾表示,她的解读是从“学术金字塔”的塔尖上走下来、与民众分享文化的一种尝试,采用的是“心得”的表达方式,而非严肃的学术教材,应该说,这种解读并未伤害群体文化记忆。而易中天则分析,“为什么观众会被吸引来看这些节目呢?归根结底是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方式。”

  不过,魏淑青也坦言,即使栏目再成功,即使请来的专家学者再“大腕”,也不意味着对传统经典的解读可以随心所欲。为尽量避免出现“硬伤”和误读,栏目组下一步还要和专家学者加强沟通,把关将会更严格。同时,也不会过分追求收视率和轰动效应,会进一步考虑社会效益和文化影响,“总之,会尽量把握好度。”

  质疑学术讲座还是娱乐节目?

  回应电视讲座要遵循传播规律,让观众看得懂、记得住

  伴随着“红火”的收视率,一位位原本默默无闻的专家学者,迅速拥有了广泛的知名度。但他们不同于传统大学课堂的讲授方式,也引来一些质疑声:《百家讲坛》究竟是在制造“学术明星”还是“娱乐明星”?《百家讲坛》是否是一档打着文化旗号的娱乐节目?

  在回应这些质疑前,万卫向记者介绍了“学术明星”的“生产流程”。在挑选主讲人方面,栏目组坚持“三维”标准。“首先,学术根基是根本;其次,要掌握电视化的语言方式。现在会讲课的人很多,但能在镜头面前讲,并且能让观众听得懂的并不多;第三,主讲人还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能围绕人的成长、人的幸福来谈文化、讲历史——这样才能真正打动观众的心灵,节目蕴含的文化信息含量才能传播开去。”

  有人对栏目的播出形式感到不解或不满:“学者们讲得好好的,干吗总插入画面打断他们?”

  对此,万卫解释说,“这是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做法,因为电视具有‘过耳不留’的线形传播特性。最初,有不少主讲人也不理解,认为这么做削弱了学术性,打断了思路。然而,作为电视人,我们必须要为观众考虑:40分钟长的节目,观众不可能从头到尾全神贯注,何况还有许多人是节目中途才打开电视的,我们需要通过画面切入等辅助手段,制造兴趣点。这样才能消除疲劳感,符合人们的收视心理。”他说,栏目组曾应一位主讲人的要求,做了一期“不打断”的节目,但播出之后效果很不理想,就连主讲人自己都看得乏味。

  再回到开头的质疑,万卫回应说,作为电视人,只是想有所创新,既能让栏目好看,又能让观众有新的收获。“这档节目说白了,就是集老师讲座与画面故事为一体的电视课堂,而且我们的目标观众定位在15岁以上,要做到老幼皆宜,就必须时刻考虑怎么才能让观众看得懂、记得住。”

  质疑迎合大众还是引领大众?

  回应狭隘的“精英心态”不可取,在迎合的基础上做到引领和提升

  严格的遴选标准能保证栏目的高收视率,但也许是把“双刃剑”。有批评的声音说,“《百家讲坛》是在迎合大众,让学术来屈就观众的需求。”

  魏淑青表示,这种质疑声,实际上反映出一些人狭隘的“精英心态”,“他们首先就认为‘迎合’观众是‘低层次’的举动,我们并不这么认为。或许从一定角度看,《百家讲坛》是在迎合大众,但我们是在迎合的基础上进行引领和提升。”她说,“长期以来,我们非常缺乏优秀的文化或科技普及读物,很多学者认为写这类书不入流。造成这种局面,与我们长期以来缺少渠道来帮助学者培养公众意识有关,学者们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同行认可,很少会考虑学术普及问题。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打造有公众意识的学者’,而不是单纯地‘使用’他们。”魏淑青说,“大家各说各话,各走各路,学术圈和普通观众永远是隔膜的。当然,这种‘引领’不可能太超前,只能比观众‘快半拍’,节奏确实很难把握。”

  万卫说,在经历过纯学术节目一次次的“滑铁卢”后,《百家讲坛》将思考的出发点从“自我”转移到了大众,并与学者们一起完成了这种转移。而当大众给予了栏目深厚的感情与认同之后,当原本与大众隔绝的学者们习惯了将自己终其一生的学术成果面向大众时,他们也收获了另一种自我认同。

  网友热议《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主讲人面对的不是权威的教授,而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虽然有些人学术超群,但是他们走不近大众,不能把文化很好地传播。我觉得就是要把文化通俗化,这样才能有人去看。试问一下一部书为什么能流传千古?首先是书好懂,其次,历史上的说书艺人也功不可没。

  (网友IP:123.113.238. )

  《百家讲坛》要请些社会、艺术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专家权威来,老讲人文学科太不负责任了。应该让学生、让普通百姓看到每个学科后面精彩的世界,激发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信心。

  (网友IP:60.9.2.)

  《百家讲坛》搞的是商业运作,策划方案很清楚明白,就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强大传播效应,给《论语》等经典古籍贴上个人的新标签贩卖,却美其名曰普及传统文化。

  (网友IP:219.234.25.)

  《百家讲坛》该增加点深度了。

  (网友IP:61.51.232.)

  4年前的《百家讲坛》你看了吗?那时都是讲“大学问”,高深得很,令人昏昏欲睡。如今的《百家讲坛》走的就是大众路线,当然免不了要说故事。如果你不想听故事,而是高深的学问,请你直接去看高深莫测的书好了。

  (网友IP:218.104.123.)

  《百家讲坛》在变味,似乎更多地在迎合一些人的需要。《汉代风云人物》就是在追电视剧《汉武大帝》,然后什么和珅纪晓岚、庄妃和多尔衮,都是借热播电视剧提升收视率。主题也离不开权谋、宫闱……

  (网友IP:61.51.225.)

  《百家讲坛》其实只一家尔。哪一家?历史家!

  (网友IP:61.51.230.)

  每个上台的人,不论是教授、博士、商人,甚至说书人,皆可自成一家。现在中国人的阅读实在太少了,需要各种各样的人讲授各种各样的知识。

  (网友IP:61.48.26.)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万卫 | 魏淑青 | 于丹 | 阎崇年 | 易中天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