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社区卫生服务需打感情牌

  说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最受热议的解决办法就是发展社区医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全国一流的医疗急救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力争建成2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

扩大社会保障卡在医疗领域的运用,开通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规范医疗服务收费项目。

  昨天下午,厦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冒着倾盆大雨,到街道蜂巢山社区的翁大爷家给他量血压、检查身体。这是社区医生对自己所管辖街道的每周一次对低保老人的上门服务。

  厦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01年开始,建立了6948户居民健康档案,这些档案详细地记录街道居民的健康状况。蜂巢山社区有20位孤寡老人,全科医生每星期要上门服务一次,每次至少一小时;糖尿病患者380人,一年上门服务12次;高血压1558人,也是一年12次。还有残疾人康复档案、医疗救助对象档案等。

  厦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吴前辉主任说,在社区做医务,打的就是一张感情牌,拉近患者与医生的情感。这也许可以纠正现在许多人对社区医院的偏见。

  “社区医院是个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市民阿万说,他对现在存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很少关注。平时一些小感冒或者什么的,通常也就到医院买点药吃,当吃药搞不定时,就去比较大的医院看了,根本不会想到要去社区医院。

  “我不信任它们。”阿万补充道。他说,也许是因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够了解或者存在偏见,尽管可能很多病症只需在那边看就可以治好,却总觉得要去大医院才比较有保证。

  医生培养自己的病人群

  声音:

  市人大代表李明欢:社区医院是针对小区居民的,应该建立居民的健康档案,对小区居民的健康情况进行长期跟踪了解。社区医生在给病人看病,不仅是看个体,对病人的父母等家庭其他人的病也要了解,对于家族病史等要清楚。

  厦港街道共有18000多名居民,目前服务中心已经为60%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

  “建立档案之后,我们会跟踪他们的健康。”吴前辉说,跟踪分门诊、上门、电话三类。一个季度至少一次电话跟踪,了解并更新居民档案。对于患有慢性病等疾病的居民,要保证每个季度至少一次上门服务。门诊跟踪是在居民来看病时,服务中心更新病人资料。“现在很多居民天天来门诊报到。”吴前辉说,有些居民每天都到中心量血压做检查,报告健康状况,“像在中心上班一样”。

  “我们鼓励一个医生有他的病人群。”吴前辉说,中心的工作人员分片区上门服务,这样可以与相对固定的病人群接触,一回生二回熟,医生对病人熟悉了,病人对医生也亲近了,要看病自然就会直接找那个医生。

  社区药品流量不像大医院那么大,有时候上批药还没卖完,大医院新进药物价格已经下调。“这时候我们也只能降低药品价格,亏损也要降。”厦港社区生服务中心医师陈孟荣说,同一时间、同种药品在社区医院要比大医院低5%,这样才能留住病人。

  大医院医生也要干护士的活

  声音:

  市人大代表张文荣:目前一些大医院为社区医院培训全科医生,只有短短几个月或1年,太短。未来的全科医生要在大医院轮岗2到3年,合格才能上岗。

  近日,在市卫生局举行了厦门市医疗服务进社区启动仪式,大医院里具有主治医师资格的33名医务人员成为首批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帮扶团队成员。姚亚奔是其中一员。

  在厦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一个星期,第一医院急诊内科的主治医师姚亚奔成了全科医生。“雾化这种活在大医院都是护士做的,在这里得我自己动手。五官科的小毛病我也要看,甚至一些简单的外科能解决的我们也都自己解决。”

  姚亚奔还没来得及入户调查,居民都不认识他,结果病人只找熟悉的社区医生。“他们对居民的健康情况很熟悉,居民信任他们比信任我多多了。”姚亚奔有些尴尬地说。“大医院的医生只管看病开药,不太重视与病人的沟通,社区医生能耐心地向居民解释病因病症,和居民的语言沟通能力也比大医院医生好。”

  姚亚奔说,他将利用在社区医院的空余时间,对社区医师进行急诊培训,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目前福建省全科医生的培训每期一年,授课时间大部分是在周末或者晚上。授课后,安排全科医生到社区基地实习,再到区一级医院临床见习,实习加见习的时间总共才两个星期。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王挹清说,新招聘的社区全科医生应先到医院轮岗培训2至3年后,再下社区服务,经费由政府买单,这样能减小社区压力。

  社区医院设备

  不用太齐全

  声音:

  市政协委员夏春:社区中心定位很关键,现在“某某中心”遍地都是,有的卫生服务中心连CT都有,核磁共振也有,手术室也有。发展下去卫生服务中心也变成医院了,必然会跟大医院出现竞争,造成双向转诊困难。

  吴前辉说,社区配备齐全与大医院的配备齐全是两码事。“社区不是专科医院,只要基本设备配备齐全就行,没有必要配备CT与核磁共振。”

  姚亚奔说,在大医院经常看到年轻病人,而社区医院则以老年人为主。“他们只是感冒发烧拉肚子的小毛病,也非得到大医院去看。其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品都很齐全,到大医院看病手续多,费用反而更高。”

  社区医院不被年轻人接受,业内人士说可能是因为分不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很多服务站因为设备差、技术不专业等原因,造成居民不信任,影响了他们对卫生服务机构的看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思明区7个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下属的服务站,而服务站是公办民营,“冲着医保的利益,零零散散做不成事,民营的又各做各的,不会认真为居民服务”。

  这位负责人认为,应该收回服务站,重新布局成一定规模的服务中心。但他也表示,发展服务中心面临财政拨款的困境,全额拨款不仅造成财政负担,同时也不能形成考核和竞争机制。如果差额拨款,资金不到位,人员引进难,队伍也不稳定。

  双向转诊应该怎么定位

  声音:

  市政协委员李健:双向转诊,如何界定病人能不能转到社区,应由权威医生对病情进行综合评价,大医院要与社区医院沟通后界定。公立医院要坚持自身公益性,实现双向转诊要有具体的规章制度来制约。

  65岁的黄大妈视力越来越差,在厦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查出患了糖尿病,空腹血糖高达13.9。按照规定,空腹血糖指数大于12,就要向上一级医院转诊。

  社区医院将黄大妈转往第一医院。第一医院通过绿色通道免除了病人的挂号费,检查费用只按成本收取,确诊后由医生开出治疗方案,再转回社区,在社区继续治疗。黄大妈的所有治疗费用,都由医保中心结算。

  在厦港社区,双向转诊的实现给居民带来了便利。社区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每天上午坐诊,下午上门服务。一些慢性病或常见病患者,一般都先到社区医院就诊,确定是大病的,社区医院及时把病人转向大医院,基本恢复后再回到社区医院进行康复护理,重症病人还可以设立家庭病床,一样可以报销。

  便利的双向转诊制给居民带来了方便,但也容易出现问题。政协委员夏春说,病人手术后在康复期要转回社区,假如病人在转回社区后出现伤口感染,该算是哪家医院的医疗事故呢?此外,手术期与康复期之间没有明显的界定,患者是否进入康复期只能凭医生的经验判断。文/图记者刘蓉 周湘瑜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社区 | 姚亚奔 | 吴前辉 | 夏春 | 小区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