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驻伊朗大使馆外,伊朗人的民族情绪集中爆发。
美军在伊朗人“家门口”炫耀武力,让伊朗人火气上升
海口晚报网4月5日讯:由于德黑兰当局拒不按国际社会要求暂停其铀浓缩活动,在“水兵危机”上也持毫不退让的强硬立场,两件事相互影响发酵,再加上美国目前持续增兵海湾,伊朗上空的动武疑云似乎越来越厚。
部分人民族情绪爆发
自发生伊朗扣留“越界”英军事件后,伊朗频遭英美指责,伊朗人一段时间来的民族主义情绪在这件事上找到了“合适”的爆发口。
4月1日,大约200多名隶属伊朗民兵组织的伊斯兰学生和相当数量的普通民众聚集在英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前,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抗议活动,不仅抗议英国,也对所谓的动武传言表达了轻视。《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示威者面对英国使馆高喊反英美口号,称英国大使馆是“间谍巢穴”,要求政府驱逐英国大使。一些稍显极端的学生则猛烈冲击英国使馆外的隔离墙,不少人向使馆内投掷石块和大威力的爆竹。一时间,爆炸声响彻云天,英国大使馆随即被浓重的白烟笼罩,现场情形十分混乱。防暴警察一边阻止学生越过隔离墙,一边小心躲闪不知从哪儿飞过来的石块。一些学生高喊“英国间谍去死”,刚刚冲上隔离墙立刻就被警察拉下去,如此反复多次。有激动的学生甚至开始将周围的外国记者作为袭击目标。一名比利时摄影记者立刻遭殃,一名年轻人冲上去将他搂住并试图抢夺其相机,后者立刻用身体将设备护住并不停解释。周围的伊朗记者赶紧声明他不是英国人,这才为那名比利时记者解了围。伊朗警方最后不得不用辣椒水喷雾进行驱散,一时间,整个现场弥漫着强烈的刺激性味道,记者和所有人一样都开始不停咳嗽,泪流满面。
美军“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开赴海湾。
担心美国“孤注一掷”
伊朗民众的情绪与美国一直在自己家门口炫耀武力有很大关系。美国日前向海湾地区派出“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以替换那里的“艾森豪威尔号”战斗群。尽管该地区的航母战斗群仍保持为两个,但这已经是美国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在海湾最大规模的军力集结。随着局势的不断发展,一些伊朗百姓开始对国际舆论前不久的动武传言有了明确反应。居住在德黑兰北城较为富裕,家里能收看到卫星电视的居民,每天通过关注CNN和BBC等媒体,对有关伊朗的新闻保持零距离接触。记者日前在外出采访时就被一位邻居拦下,以询问最新情况。52岁的诺扎里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他对记者表示,前两个月他还不怎么担心,但由于最近的水兵事件和安理会新制裁,他能感到国际社会对伊朗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挺担心美国可能“孤注一掷”袭击伊朗。“如果这样的话,我可能带着老婆孩子躲到里海边上的别墅去。”他对记者说。除此之外,市场也对动武传言和安理会制裁有了明显反应,美元对伊朗货币里亚尔的比价最近变动速度加快。据记者最新了解到的情况,1美元已能够兑换9320里亚尔。不过,由于伊朗媒体一直在稳定民心,驳斥动武谣言,因此也有伊朗人对紧张局势不屑一顾。在德黑兰革命广场,面对记者的问题,售货员侯赛尼笑着替记者“减压”:“有我们的总统保护你,你就放心在伊朗呆着吧!”
军方密切监视美军动向
尽管伊政府一再宣称美国不敢进攻伊朗,但伊朗军方却是实实在在地在为可能的战争作准备。自今年起,伊朗革命卫队已在全国各地进行多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在这些演习中,伊朗有针对性的试射了各种短程地对地导弹和防空导弹,以检验这些装备的战备能力。在上月底,伊朗和美国同时在海湾举行军演,据伊朗革命卫队发给《国际先驱导报》的一份传真里说,“伊朗经过密切观测,没有发现海湾和阿曼湾地区有任何演习活动,因此美军所谓的演习是虚假的,是心理战”。至少说明伊朗军方对美军的一举一动进行着严密监视。无独有偶,伊朗西南部胡齐斯坦省阿巴丹市革命卫队指挥官1日说,两架美国飞机3月31日侵犯了伊朗领空,这显示美国加紧了对伊朗的空中侦察。
战争疑云笼罩伊朗周边
面对可能到来的战争,这些大小不一的国家忧心忡忡,既担心得罪美国,又害怕成为伊朗的报复对象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王波、李震发自科威特、利雅得是4月5日,还是今年夏天?美国可能对伊朗动武的消息,随着15名英国水兵被伊朗扣押再次成为焦点话题。“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2日从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军港起航开赴海湾地区,准备替换“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战斗群。虽然对外的具体说法是“支持美军在伊拉克、‘非洲之角’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但在美伊关系日趋吃紧的当下,其用意基本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除伊朗外,对美伊较劲最担心的国家,当属伊朗周边四邻。面对可能到来的战争,他们一边在美伊之间左右为难,一边耐心准备应对。
利雅得上空战机穿梭频繁
4月1日,负责美军中东地区事务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威廉·法伦突然抵达沙特访问,这是法伦今年3月正式上任以来首次出访海湾地区。尽管没有透露与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和王储兼副首相、国防航空大臣、军队总监苏尔坦亲王会晤的具体内容,但在当前的特殊背景下,法伦的到访显然与美国寻求加强与沙特的军事合作有关,也被外界视作伊核局势发展的一个敏感动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近一段时间发现,沙特首都利雅得上空经常飞过编队战斗机小组,武装直升机也频频往来盘旋,这种情况即使是在沙特国内反恐最严峻时期也并不多见。无论是普通演习还是战略调动,这多少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科威特求北约协助防核辐射
聚集全国三分之二人口的科威特城位于波斯湾西岸,而伊朗的布什尔核设施就在对面,中间相隔的只是200多公里宽的水面。如果战争爆发,该核设施万一发生泄露,核辐射就会顺风飘来,科威特人连跑都来不及。所以,科威特政府已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反对对伊朗动武。但现在局势却朝着战争的深渊一步一步靠近,伊朗不服软,美国就向它炫耀武力,科威特夹在中间“瑟瑟发抖”——既然不能等死,科威特就必须开始为发生不测做准备。“科威特已正式向北约提出向科派遣核技术专家的请求,以帮助科威特防范核辐射。”科威特国家安全局副局长萨米尔·阿里最近表示,鉴于中东地区有些国家拥有核设施,因此科威特将依赖北约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帮助评估防范核辐射计划。
巴林美国商人撤离
同样位于波斯湾畔的小国巴林,正在成为美国加大部署兵力的重点之一。3月29日,巴林防空部队司令卡巴赫拉因透露,巴林和当地美国驻军已经部署了新的警报网并升级了防空体系,以应对核生化武器的袭击。而据俄新社报道,多名在巴林经商的美国人透露,他们已经收到美国军方的建议,希望他们赶快离开巴林。驻巴林的美国海军第5舰队司令部也证实了这个消息,并宣布近期将向巴林派驻一个“爱国者”PAC-3防空导弹连。许多嗅觉灵敏的西方记者纷纷认为,如此异常的举动让人感到,战争已是迫在眉睫。据称,美军还计划向巴林部署一个“爱国者”导弹连。而由于大量的美军人员进驻,巴林当地旅馆的住宿率也一下子飙升到了90%,不少西方媒体记者也纷纷携带着行李赶到巴林。
各国为“站队”左右为难
一旦开战,是站在美国一边,还是选择支持伊朗?不少国家都为此费尽心思。3月初,伊朗总统内贾德对沙特进行了历史性的首次访问。当时沙特舆论普遍认为,内贾德和阿卜杜拉的会晤有利于保持伊斯兰世界的内部团结和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沙特当地分析家也指出,如果真到了开战的关头,沙特未必会完全站到美国一边。这主要是从维护沙特自身安全利益的角度考虑,尤其是保护其命脉——石油出口及生产设施。同样面临尴尬的还有科威特。科威特与伊朗的关系可以说既不近也不远,没有严重过节,而且伊朗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曾强烈谴责伊拉克的入侵行为。所以,尽管科威特是美国在中东的忠实盟友,但科威特似乎也没有理由支持美国对付伊朗。最近科威特采取了“先发制人”的策略,主动向伊朗示好,拉关系,期望伊朗在受到美国进攻时能念旧情而不致于向科威特释放“毒气”。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科威特在国际场合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应公平对待中东地区的核问题,不要只盯着伊朗,而对已公开宣布自己拥有核武器的以色列却视而不见。同时,科威特还单方面为成千上万在科威特打工的伊朗人提供进出境和居住手续等方面的便利。但毕竟科威特在安全上还是要依靠美国,所以,也不敢公开顶撞美国。
老百姓反应不一
“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战争,都已经麻木了。如果(战争)再一次降临,只有随机应变。”一位在政府机关工作的科威特人对《国际先驱导报》表示。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2003年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期间,科威特人大多携家带口逃离到周边阿拉伯国家避难,等到战争结束后再返回。科威特人有钱,大多数家庭在国外都购有住房或有海外亲戚,因此,很多20岁以上的科威特人都有到国外避难的经历。今年41岁、从事媒体工作的塔莱勒在描述17年前的逃难经历时还心有余悸。“当我从美国大学毕业后回到科威特刚刚一周,伊拉克军队就占领了科威特。我开车带着家人准备逃往沙特。但在边境被伊拉克士兵拦下。这时,我的妻子装作突发胃病,乞求他们放行到沙特做手术,在百般央求下才终于逃离虎口。”阿里·杰西姆在科威特当记者,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他的家里已经开始筹备粮食和食品,为未来的伊朗战争做准备,“我感觉战争马上就要到来,整个海湾地区都可能被毁灭。”(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徐俨俨)(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