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丽普、实习生魏晓彩)我省衡水58名劳务人员被困马来西亚事件还没有得到最终解决之际,又传出另外8名我省劳务人员被困马来西亚好几个月的消息。6日,来自定州市和正定县被困人员家属和已经回来的劳务人员,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淘金梦”破灭
来自定州市沟里村的张淑珍介绍说,为了改变家中的经济困境,丈夫张敬辉看到“去马来西亚打工每月可以挣4500元以上”的信息后,便决定出去闯一下。在向定州市外派劳务中心和河北海旅出入境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后简称“海旅”)交纳2.8万元的中介费及各项费用后,张敬辉于去年9月7日飞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与张敬辉同行的还有来自定州、正定、曲阳、安国等地劳务人员共10人。目前,有2人已经回国,还有8人被困马来西亚。临行前,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淘金梦”,事实上,从到达马来西亚的那一刻就只剩下了失望,“按照事先的协议,我们是到马来西亚做建筑工作的,第一个月4500元,以后会更多。谁知,我们被领到了一个十分偏僻、乱草丛生的地方,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工程可做。”2月6日从马来西亚回国的王贞说,后来,大家在新山做了一项工程,干了两个月,只挣了3000马币,难以维持10人的基本生活。随后,10人就分开了,“我们没有落地的签证,警察查得很严,在生活难以为继、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我们才向有关部门求助。”与“海旅”协调后,王贞在马来西亚得到了1万元人民币、约定回国再给付1.6万人民的情况下,王贞和另一位同伴于2月6日先期回国了。“不仅没挣到钱,耗去了整整5个月时间,还赔进去2万元钱”,王贞无奈地说。
被困扣留营
来自正定县代家庄的代荣会说,丈夫尹建林到达马来西亚后电话告知,在那里挣不到钱,后来换了一个公司,也没有挣到多少钱,“条件十分艰苦,打算再挺挺,看看能不能过去这个坎儿。后来,境况越来越差,春节期间都没有给家里打来电话。”代荣会说,由于她的身体状况不好,丈夫后来都不敢与她联系了,“几天前,给我姐姐打电话说,他被困在当地的扣留营,没有了人身自由,需要家里汇款3000元人民币,才有可能回来。”其他几位被困人员家属也接到了同样的电话。来自定州的吴淑平谈到这个情况时,禁不住哭了起来,“家里的日子简直没法过了,借了好几万元的债不说,还不知道人能否安全回来。”6日,记者与在马来西亚义务帮助这几位河北劳务人员协调回国事宜的何律师取得联系。何说,他们的确被拘留了,分布在当地3个扣留营,“被扣留的原因主要是逾期滞留。”公司说法:两次接之却不回6日下午,记者与定州市外派劳务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胡先生取得了联系,他告知定州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只是“海旅”的委托单位,劳务人员的合同都是与“海旅”签订的,有关情况还得向该公司了解。“海旅”负责人张亚南对此事件的解释是,公司是按照相关程序将他们外派出去的,事情发展今天,劳务人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私自更改过建筑公司和工资计酬方式。“事情发生后,我们曾两次派人去马来西亚协调、接人,除两人外,其他人都不回来。”张说,“海旅”派人前往马来西亚协调时,劳务人员要求全额退还2.8万元的各项费用,还要赔偿几个月的工资,共计人民币4.5万元,还必须在境外解决。因彼此间的差距大,很难达成协议,并且,在境外解决的难度也很大。“但是,如果能达成协议,公司还会去接他们回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