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寻找烟台骄傲(11)来自烟台的美国首位华裔大使

  1981年,被任命为“国际开发署助理署长”的张之香成为当时美国获得最高职位的华裔。

  1989年,担任美国驻尼泊尔大使的张之香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大使。

  美国媒体当时评论,张之香进入美国政坛,象征着黑头发黄皮肤的华裔正式进入美国主流社会。

  知道张之香,始于今年2月初。

  临近春节,在上海华东政法大学读书的一名烟台籍学生看到晨报“寻找烟台骄傲”栏目后,发来短信: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大使张之香,是地地道道的烟台人。

  采访张之香很不容易。

  2月5日下午,记者通过上海的朋友了解到,住在美国的张之香与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联系密切,我们便与该中心副主任孙哲教授取得了联系。热心的孙教授确认,张之香确是烟台人,但那时在美国,4月份才可能到中国。

  一个多月的焦急等待,3月6日上午,孙哲教授给记者发来短信:张之香4月7日到沪,并告知了她的email地址,让记者直接与她联系。记者致信万里之外的张之香,得知家乡的媒体要采访自己,张大使欣然接受,发来邮件,相约4月5日在上海见面。

  “我回过两次烟台”

  她记忆中的烟台,只有隆隆的炮声和大海的波涛

  4月5日,10时50分,上海外滩中心威斯汀大饭店。

  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张之香上午11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在等待与张之香见面时,记者想像着这位从烟台走出去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大使的模样……

  11时整,张之香准时走进饭店大堂,一身灰色的套装、一头齐耳短发、一脸温和的笑容,65岁的她微笑着向记者走来……在威斯汀大饭店5楼会客厅,这位汉语不太流利的“大使老乡”,在翻译的帮助下开始了和记者的谈话。

  记者:听说您很早就离开了烟台?

  张之香:是的。我是1942年在烟台芝罘区出生的,5岁时就被母亲送到了上海,9岁时随父亲到了美国。

  记者:当时您的父亲是国民政府关务署署长。

  张之香:对,我的父亲很棒,他在福山县出生,是中国第一个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先后任过北方交通大学校长和国民政府关务署署长。1951年,辞职的父亲带着母亲和我们姐弟三人赴美,定居旧金山。

  记者:离开烟台60年,您还回去过吗?

  张之香:一共回去过两次。烟台是父亲和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们的家乡。父亲到了晚年,时常惦念着烟台。1978年,父亲80岁高龄时,我们一家曾回过一次烟台。当时,父亲身体不好,北京方面特意给安排了两辆车,从北京开到了烟台。到1983年父亲出世,再未回过烟台。

  第二次回烟台是2001年,回去时正好得知我们家的两处房子被拆迁,老母亲带着我们到了老房子前合影留念。

  记者:烟台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

  张之香:记忆中只有隆隆的炮声和大海的波涛声。后来两次回去发现,这个城市很漂亮。那里有苹果和葡萄,还有酸甜的山楂片。

  “只有工作属于自己”

  她说,女人通过努力工作,一样可以在很多领域取得不一般的成就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大使,张之香在美国政界名气很大。热情、坦率、个性开放的性格,是张之香成功的重要因素。

  “性格决定命运”,张之香相信这句话。她告诉记者,从9岁到美国开始学习英语,到后来上哈佛大学、进国会,直至成为驻尼泊尔大使,她人生每一步重要的选择都是由自己的性格决定的。

  张之香说,每一个人,不管是男是女,都有自己的潜力,很多女人之所以在事业上没有建树,就是没有很好地开发自己的潜力。很多中国女人经济上不能独立,小时候依靠父亲养活,成人后依靠丈夫生活,老了以后依靠孩子抚养,这很令人悲哀。其实,女人通过努力工作,一样可以在很多领域取得不一般的成就,一样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工作,只有工作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为了工作,张之香至今没有孩子。面对疑惑不解的记者,张之香进一步通过翻译解释,“即便有了孩子,他长大后也会一样离开你。每一个人都要独立,不要指望别人给自己任何帮助。”

  “不要孩子,丈夫能理解您吗?”记者问。

  “丈夫是我最大的支持者,对于我的决定,他总是很支持。”张之香说,丈夫布洛克是一位美籍犹太裔律师,他不像中国男人会在家里等你回家为他煮饭,都是自己做饭。

  谈起丈夫,张之香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和满足。她还兴致勃勃地给记者讲起她和丈夫的初恋。

  丈夫第一次在哈佛大学法学院餐厅见到她时,便“一见钟情”,上前问她的名字和电话,张之香没有太理会,只告诉了自己的名字。没想到,他竟通过查询找到了张之香的电话,从此便电话“逼”着她约会。

  谈及婚姻,张之香这样解释,男女都是平等的,结婚后男女是伙伴关系,不是服务关系,她希望每个家庭的夫妻都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尊重。

  “我不断挑战自我”

  她对打破美国没有华裔大使的纪录非常兴奋,她希望自己能成为年轻华裔的榜样

  “我当上大使,就是自己不断挑战自我的结果。”记者请张之香谈谈她到美国60年经历,张之香用这样一句话概括。

  回首往事,仿佛一切历历在目。

  “我要感谢我的父亲,他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的人生选择。”张之香表示,她小时候,很多华人家庭会要求孩子学习科技类的专业,而她对理工科天生不感兴趣,但父亲并没有因此逼迫她。

  1952年,刚到美国第二年,张之香就参加学校学生会主席的竞选,在一大群白皮肤蓝眼睛的美国儿童中,这个黄皮肤的亚洲女孩脱颖而出,十分自信的她在自制的招贴画上写着“投我一票”。

  上了高中,张之香又竞选中学的学生会主席,成为那所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华裔学生会主席。

  后来,张之香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传播与公共政策,而后考入哈佛大学读“政府与东亚地区研究”硕士。毕业后,张之香参加了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建立的工作团,到东亚各国考察。回到美国后,她进入国会当职员。那一年,她才23岁。她说,当时女职员的工作就是打打材料、发发通知,“但我不干,这样的工作我很容易找到。”最后她进入一个委员会工作,负责健康、教育、妇女和粮食方面的调查。

  在美国国会工作了7年,凭借执著认真的工作态度,这位仿佛有着用不完的精力的中国女人赢得了同仁的尊重和上司的赏识。

  1981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任命张之香为国际开发署助理署长,成为当时在美国获得最高职位的华裔。

  1989年,张之香的事业达到了顶峰。美国总统布什在华裔传统周上宣布,张之香担任美国驻尼泊尔大使,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大使。美国媒体当时评论,张之香此举象征着黑头发黄皮肤的华裔正式进入美国主流社会。

  “在美国,仅占美国人口总数百分之一的三百多万华人,只算是少数民族,而且还是一位女性,要进入美国主流社会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打破了美国没有华裔大使的纪录,让我感到很兴奋,希望我在政界的作为能够成为年轻一代华裔的精神榜样。”

  “我不是政治家”

  退休后,张之香投身中美教育交流

  虽然担任过驻外大使等要职,但张之香一直拒绝承认自己是个“政治家”或者“政客”。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不是一个政治家,我只是对国际关系、外交政策有兴趣。”

  从大使职位退休后,张之香仍闲不住。在短暂步入金融领域工作一段时间后,张之香又到日美基金会担任了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98年,她受邀来到中国,帮助北京大学建立一个完善的美国研究中心,并担任北大美研中心副理事长。

  此后,张之香开始对中美两国教育界的交流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1998年,张之香创办了“中美教育基金会”,担任主席。

  “以前,很少有人通过教育的途径来缩短中美两国政治、文化之间的鸿沟,我希望自己能够架起一座桥梁。”张之香说,她之所以选择回到中国,回到北大,回到复旦,就是希望通过教育基金会的资助,让中美两个大国对彼此的社会制度、法律制度有更多的了解与沟通。

  尽管已经65岁,但张之香好像有着无穷的精力。她的助手形容她一年到头像个空中飞人,穿梭于中美之间。张之香告诉记者,工作使生命变得有意义,她希望能在一生中多完成些有意义的事。

  采访张之香,她尽力使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同记者交流,但仍不时需要翻译的帮助。她说,自己很早离开中国,没有更多地接受到中国传统的教育,这不能不算是个损失。但在国内,自己会多练习学说普通话,多用祖国的语言和大家进行交流。

  “我很想回烟台”

  她说,只要烟台需要她,她会回来做些贡献

  联系采访张之香大使时,复旦大学孙哲教授透露给记者一个“秘密”:大使喜欢吃烟台的山楂片。采访临近结束,记者将从烟台带来的山楂片从包中取出时,这份来自家乡的礼物让张之香十分惊喜,这位可爱的老人一下惊呼起来:“Thankyouvery much!”

  张之香赶忙撕开包装纸,拆开一包山楂片,先递了两片给助手和翻译,自己捏着一片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太好了,还是60年前的味道!”快人快语的张之香一边继续拿起一片山楂片品尝,一边拉起记者合影留念。

  对故乡,张之香有着永远的眷恋。

  张之香说,在美国自己的家里,她和88岁的母亲以及弟弟妹妹都喜欢拿出一种上海出产的山楂片招待客人,这是她九岁前最喜欢的零食。但烟台产的山楂片她再也没有吃过,这次终于品尝到那种味道了。

  临别,记者问张之香:“还想不想再回烟台看看?”

  张之香告诉记者,这次回国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除了上海,还要到重庆、武汉和北京,回家乡看看只能等下次了。

  “60年弹指一挥间,家乡的变化真是很大。”看着记者带去的《今晨6点》,张之香眼含热泪,“只要烟台需要我,我还会回去做些贡献的!”最后,张之香工工整整地在记者采访本上留言:“向今晨6点的读者朋友和烟台的父老乡亲问好!”(本次采访得到了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孙哲教授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研究生黄月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别致谢!)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张之香 | 孙哲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