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被隔离的五号楼 |
口罩 |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4月11日、12日播出节目《那年春天》,以下为节目实录:
阿丘:我在新京报上看到了这么一条消息:一天前的4月4日,北京市300多位医生、护士、卫生工作者手捧鲜花,来到抗击非典纪念坛,祭奠在抗击非典过程中以身殉职的9位烈士。
在清明节的那一天里,这也许只是一条很不起眼的消息。说实话,要是没有它的提醒,我几乎已经淡忘了4年前的那个春天,在你我生活的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我们曾经共同有过怎样的一段记忆。
影像:2003年非典 城市 人 口罩 救护车 隐黑
黑起:集体祭奠抗非典烈士
出照片及文字说明:
李晓红 2003年4月16日在抗击非典中殉职 时年28岁
李进惠 2003年4月19日在抗击非典中殉职 时年44岁
段力军 2003年4月19日在抗击非典中殉职 时年35岁
王建华 2003年5月4日在抗击非典中殉职 时年41岁
杨涛 2003年5月6日在抗击非典中殉职 时年44岁
丁秀兰 2003年5月13日在抗击非典中殉职 时年49岁
王晶 2003年5月27日在抗击非典中殉职 时年32岁
李采尧 2003年5月29日在抗击非典中殉职 时年52岁
张林国 2003年6月9日在抗击非典中殉职 时年40岁
阿丘:我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这让我觉得有些愧疚。只不过刚刚过去四年,那场灾难似乎就变得那么遥远。以致于这个清明节里,我一点都没有想起过这些面孔,这些为了我们而逝去的生命。看到刚才的这条消息后,我的同事在2003年非典期间播出过的片子中,找到了其中三名烈士当年的影像。这些影像,让我一下子回到了四年前的那个春天。在这个夜晚,我想和您一起,重温那个春天,重温我们共同经历过的苦痛和坚强,寒冷与温暖。
影像及说明:2002年11月16日,中国广东佛山发现第一起SARS病例。
照片及说明:2003年3月25日,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殉职,是抗非典战斗中第一位被患者传染而牺牲的医护人员。
《新闻30分》资料:卫生部公布全国“非典”疫情通报,2003年4月20日,卫生部决定原来五天公布一次疫情改为每天公布。
画面及说明:2003年4月23日,北京市通告对非典疫情重点区域采取隔离控制措施。
照片:王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师,2003年5月27日在抗击非典中殉职,时年32岁。
影像:王晶的纪录片
医生:你不要,我跟你说王晶,你放下,你放下,我跟你说王晶,你要这样子,我跟你说没法,你好不容易攒点力气,你就这样消耗,就这样白白消耗了。
解说:在她病重期间,王晶只能用手机短信和丈夫联系。
王晶丈夫:我老是给她发短信,我鼓励她,我说要有信心,我说,爱你,是我一天最重要的事,想你,是我一天最快乐的事,看你,是我一天最享受的事,爱你,想你,看你,是我一辈子都要做的事,这是我给她写的。我想半天,我说每天我就怕她,我就怕她,好象我不管她那种感觉,我给她写,我说没有你的天不蓝,没有你的花,不艳,没有你的饭,不香,没有你的眠,不甜,我说你,盼你早日康复,早日回家,我就给她发这个,那个时候还能收到,我说,我就让她感觉,我还是老想着她的,给她一点勇气。
医生:是这个吗?我给你拿着,你看好吗?
王晶丈夫:她给我们家小孩回的一个,说妈妈谢谢你,你要听话,好好学习,妈妈为了你跟爸爸好好活着,她还有,花真香,心情好,我给她送过花,她告诉我,她说花真香,我心情好,你是我的依靠,我一定快好。最后一个短信就是这个,四个字,我会努力。从这以后就没消息了。
医生:你不要,我跟你说王晶,你不要,我跟你说王晶,你放下,你放下,我跟你说王晶,你要这样子,我跟你说没法,你好不容易攒点力气,你就这样消耗,就这样白白消耗了
影像: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那么我们想想,你要成为一个强盛的大国之前,好象都有一个规律,都要给你出一个大考的考题,那么你能不能成为强国,你的国民素质如何,你的经济实力如何,你的方方面面,够不够格,大考来了,考题就是SARS,它在考验我们中华民族,能不能经历这种大考,我们能不能成为,有理由成为大国,成为强国,在这种非常的时期,战斗时期,在这种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和病人,就是一种战友关系,只不过病人是被病毒暂时给俘虏了,我们还是他们战壕里的战友,我们现在还是在解救我们的士兵,让他从这个俘虏,逐渐尽快地再重归我们的战壕,反败为胜,成为一个新的战士。
影像:王晶丈夫在地坛医院门口等待
护士:现在心率84,然后血压124 ,68血氧饱和度95。
医生:应该属于重症,重症,长期地用了激素,呼吸机以后,这些密度不均匀的地方,可能就出现了一个继发感染,空腔形成,上中下肺全是,很厉害。
王晶丈夫:王院长,我是小侗,王晶的爱人,现在什么情况啊?刚会完诊,还比较重。
王晶的公婆:请了二十多个专家,协和医院去三个。
医生:这个红字,这不,还是,这个字吗?这是,红,酸奶,来放这儿,西红柿是吗?西红柿怎么吃啊?打成汁啊。看来得打番茄酱,她不是胃溃疡嘛,行行,我跟你说啊,那就得把这个打成汁。然后往里打,行吗?咱得先打汁,行吗?明白了。西红柿,是吧,想吃西红柿,明白了,啊,就得等一等啊。(隐黑)
影像及说明:2003年5月21日,王晶离开地坛医院。
医生:给中日友好医院打完电话了,是吧,打完了,好极了。
说明:当天,王晶转院至中日友好医院(隐黑)
影像:被调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做临行前的身体检查。
医务人员:肯定是危险的,但是都说危险都不去的话,也不可能,反正我们的职责就是这个,就是干这行的,就必须得去做。我的孩子,即使我不在了,她也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她有爷爷奶奶疼她,爸爸也在,然后还有她很多就是家里的亲戚什么的,对她都特别好,我们家亲戚就这么一个女孩,所以对她可能照顾得比较周到,我也特别放心。
医务人员:这是我们的职业,我们的工作就是这个。我不希望再看到,我们的同事倒下。(隐黑)
说明:2003年5月26日,朱新华王丽娟和她们的七十九位同事,将开赴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影像:王晶伸出手指,做出胜利的姿势。
照片及说明:王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师,2003年5月27日在抗击非典中殉职,时年32岁。
照片及说明:北京小汤山医院,2003年5月1日,经过8天的紧急筹建,北京市第一家专门治疗非典的临时性传染病医院,小汤山医院二部开始接收病人,此时军队支援北京医护人员1200余人陆续到位。
影像及说明:2003年5月4日至8日,一家调查公司随机抽样,北京市民对非典时期医护人的满意度平均4.7分,接近5分“非常满意”。
照片:李晓红,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主治医师,2003年4月16日在抗击非典中殉职,时年28岁。
影像: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医生,全力抢救被非典病毒感染的医生李晓红。
照片:李晓红遗像
李晓红丈夫:我爱人告诉我,咱们俩都是一线的工作人员,咱们俩都是医护工作者,你的战场应该在一线,因为在这边这个基地,这边还有好多病人,需要你来照料,好多事情,还需要你来协调,她说你不要来管我,我是一名医生,我会自己照顾自己的,再说医院还有那么多医生和护士,他们都会对我特别好的,你不用担心我,我跟她说了好几次,她都不同意,她说如果你要留下来的话,我就不治疗了,我觉得我爱人,她走得不甘心,因为我也战斗过一线,我知道我爱人刚刚去世之后,组织上照顾我,就让我,把我隔离观察,然后让我休息一下,养好身体,稳定一下情绪,然后现在隔离观察期满了,真的我,我不能再看着,非典病魔如此再肆虐下去,我不能再看着,我身边的医护工作者,再有人因为感染非典,而英勇地倒下去,我不能再看着,我身边的战友,我身边的医护人员,忙忙碌碌,而我在这儿,安心地休息,所以我觉得,我现在身体上没问题,我会擦干眼泪,沿着我爱人没有完成的事业。
李晓红妹妹:就是说为了不让,让家里花费太多。他们当时连结婚照都没有,婚纱照都没有,我就想,如果就是,工作之后呢,有点积蓄,为他们,让他们两个人照张婚纱照,我都想好了,钱都已经准备好了,可是一直没有时间了,两个人,或者是我姐有时间,我没时间了,不能一块回来,到最后,连一张婚纱照也没照成。
李晓红生前最后的影像资料
照片:李晓红,北京市抗击非典中第一位殉职的医务人员
影像:广州中山三院,武警北京总队医院,
照片:丁秀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2003年5月13日在抗击非典中殉职 时年49岁。
影像:2003年2月6日《新闻联播》丁秀兰向全国观众介绍如何在春季保持身体健康。
4月14日,连续在一线奋战多天的丁秀兰不幸被SARS感染。
5月5日,饱受SARS病毒折磨的丁秀兰躺在北京地坛医院的病床上。
5月11日,母亲节
一位医生,也是一位母亲,曾抢救过无数生命的丁秀兰生命垂危,
5月13日4时15分,人们所祈盼的奇迹没有出现,曾抢救过许多非典患者的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丁秀兰,终被SARS病魔夺走了生命。
记者贺延光:我是慢慢地熟悉了她,丁医生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我从来也没有跟她说过一句话,所有我了解她的东西,都是别的医生,别的护士跟我讲的,甚至地坛医院的医生讲,他们现在在治这些非典病人,包括转来的,人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包括人民医院转来的,其他非典病人,许多病例都是丁医生写的,所以在她倒下之前,她实际上一直在救人,我拍她照片的时候,有一张照片我是拍她的手的特写。我的想法也是想用一种象征意义。因为丁医生的手,是一双救人的手,她的手,她的血液应该是永远流动的,但是有时候事实就是非常的残酷。到13号的凌晨4点15分,丁医生去世了,我觉得平常我还算坚强。但是,(在场)没有记者不掉眼泪的,没有医生护士不掉眼泪的,我们都觉得她应该能活过来,因为大家都觉得,她是一个医生,她是一个救人的人,不应该这么就走了,所以没有想到她真的就这么走了。
歌曲:《永不放弃》
影像:春天的北京
阿丘:曾经的惶恐和不安已经远去,我们的生活早已恢复了正常。但是,我想我们不应该忘记,2003年的那个春天带给我们苦痛和分离,更不应该忘记,那些为了我们的今天,而永远逝去的生命,那些生命让我们看到了对职责的忠诚,看到了人性的尊严和勇气,他们永远值得我们所有人纪念,不仅是今朝,而应该是年年。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