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时政·四川 > 成都晚报

“既输血又造血”的成都农村文化建设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

  成都传媒集团深度报道课题组

  城乡一体化统筹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使得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向农村输入,同时也激活了农村文化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特色文化和古镇文化形成产业化运作,城乡文化得到有效整合。

既“输血”又“造血”的农村文化建设,提高了成都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05年)

  一、经纬交织的文化“输血”网

  成都城乡一体化实践,打破了社会二元格局,形成了城市对农村文化的“反哺”。2003年,全市农村文化事业费仅仅893.8万元;而到2005年,成都市各级政府共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于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既有的文化网络尚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蔡少远表示。2006年5月,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了共15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形成农村文化建设新的工作机制。“目的是要整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方资源,加大公共文化向农村倾斜力度,形成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合力。”蔡少远说。

  在此基础上,成都采取“经纬交织”的方法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经线”上,通过政府主导实施的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工程、农村流动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工程等,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主动收集查询信息难、开展文化活动场地设施难等“六难”问题;在“纬线”上,则打造一批文化阵地健全、文化生活丰富,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有新提高的文化建设示范乡镇和村,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自上而下牵“经线”

  亮点1、从“村村通”到“户户通”

  在几大工程中,“村村通”工程可以说走在了前面。“成都的‘村村通’工程目前已基本竣工。”成都市广电局副局长李黎称。其实,早在2000年底,成都就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村村通”。当时的技术标准是“2+1”(两套电视节目+1套广播节目),且只能做到集中收看的“村村通”。“人们开玩笑叫‘村长通’‘书记通’,因为很多农户还是不能在自己家里收看。”2005年7月,成都市政府决定,市财政安排1600万元,市广电局自筹800万元,朝“户户通”目标迈进的“村村通”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当时,国家广电总局的标准是‘4+2’,我们觉得要求过低。从城乡一体化的部署出发,应该让农民群众逐渐和城市居民一样看到更多的节目。于是,我们确定了‘25+4’的标准基调,并且在三个差转台采用数字信号微波输送。”成都广电局产业处一名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大邑县静惠山、金堂县四方山、彭州市丹景山的三个市级差转台已经建成,并通过验收投入使用。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最新出台通知要求,到2010年底,全面实现农村居民收听收看到“8+4”套节目,“‘村村通’的国家标准又提高了,而成都的‘村村通’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实际上是已经高标准提前完成。”

  在2006年,成都市委、市政府的为民办实事目标中,还要求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2万户。该年度各区(市)县工程计划投资额度为4353万元,目前全市绝大多数乡镇已通有线电视。这意味着,在无线微波输送“村村通”之外,有线网络也实现了“镇镇通”。

  亮点2、农村居民看上数字电影

  成都的农村电影放映队伍,如今已有200余支,放映场次达到年40000余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胶片放映正在朝数字化放映迈进。2006年成都投入专项资金180万元,为市电影公司购买数字电影放映设备36套,“坝坝电影”有了更佳的视听效果;与此同时,从发行机制上保证片源,争取让农村居民也能看到新片和大片。

  按照最新改革和事业发展方案,以“双轨制、三步走”的思路,到2010年实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2131”目标。该方案把政府投入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让民营公司来运作数字电影放映。针对农村消费市场,电影片头还可以打广告,来获取一定收入,节约放映成本。“这将是一个多赢方案:政府减少了投入,企业获得了赢利,而农村居民看上了数字电影。”成都市文化局负责人表示,如果该方案成功实施,将是对全国农村电影放映体制的一次创新和突破。

  亮点3、在乡村流动的图书馆

  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马路,在青白江区开办了成都首个农民书屋——“小马哥农民书屋”。但是开张之后他却忧心忡忡,因为在一个月试运行中,仅有3位村民前来借阅10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图书品种不够丰富,不能让村民产生兴趣。”蔡少远认为,“而资金的有限,又不能为所有乡镇、村采购大量的新书”。这种情况,在流动文化服务网络的建设中将得到有效解决。

  这种颇具创新意义的网络,以市图书馆为龙头,县级图书馆为中心,充分发挥市、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逐步在乡镇设立图书分馆,在村建立流动图书室,定期对乡镇和村的图书进行流转。于是,有限的图书资源可以发挥最大的利用效率。2005年年底,政府投入270万元组建18辆“文化科技服务车”,其中一个功能就是“送书下乡”,让图书在各个乡村流转起来。这种流动图书馆的模式已在部分区(市)县运行,反响良好。

  以点带面搭“纬线”

  自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建立一批示范镇和示范村以点带面,一直是成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在2004年,成都建立了上百个村镇社区示范性达标图书室、10个市级示范性乡镇。当年有12个农村乡镇被评为省级文化先进乡镇。

  2006年5月,由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开展农村文化建设试点工作。按照要求,当年全市建成30个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100个示范性村文化活动室,确定20个市级试点村和77个县级试点村。市财政投入经费240万元为试点村购置音响、图书、开展文化活动所需设备,完善了村文化活动室功能。2006年11月21日,成都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金堂县召开。这意味着,成都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按照最新的规划,“十一五”期间,成都市将每年拨专款用于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多功能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建设。在示范镇和示范村的带动下,村镇文化建设向整个成都农村地区扩展。

  一面是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经线”,一面是示范镇和示范村以点带面的“纬线”,“经纬”交织之下,一个遍布农村的公共文化网络逐步形成。通过这个网络,连接城市和乡村,文化资源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输向每个村庄和社区。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送演出、送戏、送电影,只是一种‘输血’式文化建设,在现阶段它固然十分重要,但仅靠输血是不够的。”成都市文化局社文处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农村居民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在“送文化”的同时“种文化”,才能让文化建设落地生根。

  从2003年以来,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农村文化队伍就成为成都农村文化建设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2004年,全市各区(市)县建立了群众文化辅导员制度,先后对全市1000余名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进行了各类艺术培训;2005年,培训的农村文化骨干达到2000余人次,2006年达到12000人次。按成都市文化局规划,2006年和2007年两年,市级要把所有乡镇的专兼职文化骨干培训一遍,而区(市)县则要为所有行政村培训1名以上文化骨干。

  随着文化队伍的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也开始发育。农民自发组织腰鼓队、秧歌队、舞龙队等,在红白喜事中活跃在广大乡村。如2005年,双流县农村文化队伍就创造产值200多万元,利税超过40万元。部分农村文化队伍具备自我“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调动了农村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文化建设的‘造血’功能不只是造文化之‘血’,更重要的是造就农村居民逐步具备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自我‘造血’能力。”蔡少远说。城乡一体化的推行,要求成都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宽广:新闻出版局要开展各种“送书下乡”活动,教育局要负责抓农村成人教育,卫生局要开展各种卫生下乡活动,司法局要开展法制教育和法律援助,科技局开展各种科技下乡,组织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和实用技术培训等。“全面推进的成都农村文化建设,帮助传统农民实现身份转变、观念更新,造就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05年)

  二、文化旅游释放“造血”活力

  成都的城乡一体化,逐渐拉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文化需求水涨船高。但是,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毕竟有限,就农村而言的文化市场容量目前相对较小。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门户洞开、潜力无穷的市场。农村特色文化,在城乡一体的文化旅游市场里生机勃勃,释放出产业活力,形成另一种源源不断的“造血”功能——文化带动经济发展,也促进了自身的复兴和繁荣。

  “盘活”古镇文化

  步骤1、规划与定位

  早在2003年,成都市规划局等部门就完成了《成都市域古镇形态研究及利用》等规划,提出将对大邑悦来古镇、邛崃平乐古镇等10个文化古镇进行保护,将其打造成成都周边最具特色的古镇旅游文化风景带。

  在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下,各个古镇纷纷进行“量身定做”的规划,寻找自身文化特色和比较优势,以期尽快整合成成都的文化产业链。比如,黄龙溪先后邀请同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专家做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保护规划”等,定位为“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洛带也先后完成各种规划,定位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平乐也找到“茶马古道第一镇”的定位,安仁则找到了以公馆文化为核心的“中国百年博物第一镇”的定位等。

  步骤2、保护与开发

  著名古建筑专家庄裕光先生曾建言成都古镇建设:“文化才是古镇的灵魂。”成都对古镇的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进行了充分的挖掘、整理与保护。比如,洛带镇内的千年老街、客家民居,以及各种民风民俗和传统工艺;安仁的公馆群落和公馆文化等。近几年,成都广泛开展了特色文化(艺术)之乡(镇)的创建活动,如今已进行到第四批评选。

  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进行古镇改造,盘活古镇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如:黄龙溪截至2006年6月,就已经投入7000多万元;洛带古镇截至2006年11月,已投入近亿元。政府的投入撬动民间资金,构建了多元化的投融资平台,如:房地产企业建川集团进军文化领域,投资近3亿元在安仁镇打造国内最大的民营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且已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步骤3、提升与推广

  拂去历史的烟尘,文化古镇焕发出恒久的魅力,成为成都文化旅游地图上一颗颗明珠。如今,平乐镇、洛带镇、黄龙溪镇的游客数量均在每年100万以上。“盘活”古镇文化,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释放出“造血”活力。

  但是这种“造血”功能还有提升的空间。2006年,成都文产办组织专家多次深入古镇,在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洛带、黄龙溪、安仁、平乐四大古镇的提升改造方案。“我们将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休闲旅游文化相结合,对这些古镇进行‘文态注入、生态保护、业态提升’的三位一体打造。”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尹建华说。从2006年10月到2007年10月的一年里,成都市将分三个阶段针对重点目标市场营销“川西四大古镇”新品牌,推介“老古镇,新旅游,新感受”。

  “融合”城乡文化

  阶段1、机遇与选择

  在农家乐诞生之初,一部分农民利用自家庭院和责任田从事旅游接待活动,其实就是为城里人提供一个户外活动空间,以此作为增收手段。农户大多单打独斗,尽管数量在增加,但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经营,其中的乡村文化内涵也比较粗糙。

  城乡一体化的推行,为“农家乐”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如锦江区农村是城市通风口绿地,土质系酸性膨胀土,农民形容为‘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但是,三百年种花历史积淀的乡村文化可以适应中心城市休闲旅游度假的需求。”三圣街道办副调研员邓秀蓉说。于是,以乡村文化建设为抓手,打造“五朵金花”,成为一种因地制宜的选择。

  阶段2、整合与规范

  “五朵金花”在打造之初便纳入统一的科学规划。从活色生香的“花乡农居”到疏影横斜的“幸福梅林”,从悠然南山的“东篱菊园”,再到返璞归真的“江家菜地”,直到香远益清的“荷塘月色”——“五朵金花”特色各异,但又相互支撑,形成整体联动的文化产业模式。

  在打造方式上,遵循“一户一策”和“农户出资、政府补贴”的原则,对原有农居按川西民居风格进行全面改造。按照城市建设标准,投入巨资建设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环境,改变了村容村貌。而各种“农家乐”政策以及乡村酒店标准的出台,使得乡村文化旅游制度化、规范化,走上良性发展轨道。2004年,三圣花乡景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82.92万人次;2005年,共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达747.34万人次,包括接待国际游客21批次。

  阶段3、效应与扩展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也成为成都其他地区“农家乐”纷纷转型和提升的路径。如龙泉驿的国际桃花节,已成为成都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地方文化盛会。

  在此基础上,成都提出了打造“大五朵金花”的乡村文化旅游规划,即锦江区三圣花乡、龙泉驿区万亩观光果园(含洛带古镇)、郫县农科村、都江堰市青城猕猴桃绿茶基地(含泰安古镇)、邛崃平乐古镇花楸村五大区域。“大五朵金花”不仅整合了成都市区域之间的乡村旅游资源,而且将乡村文化旅游与观光旅游、古镇旅游、节庆旅游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城区为第一圈、丘陵地区为第二圈、山地区域为第三圈的环成都乡村文化旅游经济圈。在城乡一体化实践中,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释放出不竭的“造血”活力。

  结语:2006年8月18日,韩国“新村运动”亲历者、韩国中央进修院常务副院长丁甲镇考察了“五朵金花”,由衷感慨:“我心里感觉酸溜溜的,在韩国,这样好的村庄很难看到。”他说,“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非常有特色,很有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正是成都农村文化建设的最亮点。这种生命力体现在:一面是源源不断的文化“输血”,一面是生生不息的文化“造血”。在文化资源向广大农村输入的过程中,注重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农村文化队伍初步具备“造血”功能;经过文化熏陶的农村居民,逐步具备现代公民素质,形成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与此同时,盘活农村文化产业,从而又具备了带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造血功能”。(执笔人:成都晚报记者付克友)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蔡少远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商 机 创 业 投 资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