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环球》杂志 > 精彩报道

节能 不是技术上的问题

  “节能,不是技术上的问题”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校长万钢

  《环球》杂志记者/刘新宇

  “减免购置税、实施燃油税、取消养路费。”

  在“两会”上,这三点建议成了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推动混合动力汽车商业化”提案的核心——在混合动力车的销售和运营环节,国家必须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

  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政协会议刚刚闭幕,对于自己的提案,万校长还没听到任何回音,但是这位汽车专家的期望依然很高:“我相信应该可以得到积极的反应。”

  “而且,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我们肯定能够看到奇瑞、长安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车。”

  于是,采访便从这次车展开始了。

  寻找利益交汇点

  《环球》: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即将举行,其主题为“人、车、自然的完美和谐”,对此您如何看待?

  万钢:这次车展的主题也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汽车是人的朋友,但是车多了人却无路可行,这就会导致路权的不平等。同样,汽车增多还会造成能源紧缺,油价上涨,环境污染,二氧化碳增多甚至全球变暖。这些都是不和谐的因素。

  目前,整个世界汽车业发展的主题就是清洁化、新能源和智能化,唯有如此才符合人、车、自然和谐发展的需求。

  《环球》:您认为一个和谐的汽车社会是怎样的呢?

  万钢:要达到和谐,必须找到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的聚焦点。

  国家要为公民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保证能源的供应和安全,保证道路的畅通并确保相应的管理规则;个人希望汽车更省油,更智能化,而且更加安全;企业希望自己生产的汽车能更多地推广出去,它们需要以先进的技术来达到这个目标。

  排放小,能耗低,舒适安全而且智能化,实际上这就是三者利益的交汇点。如果能在这一点上把问题解决了,那么汽车社会也就和谐了。

  《环球》:建构一个和谐汽车社会,目前国家、企业和个人分别需要做什么?

  万钢:如果我们都同意这个聚焦点,那么国家就要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把能耗降下来,同时要保证企业在销售环节、个人在运行环节上得到好处。

  企业真正的利益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开发上。国家可以支持,但是开发是需要企业来做的。我们要客观地看到中国汽车企业的能力不足,必须抓紧“产、学、研”的合作,努力开发市场。

  消费者也要有自己的前卫性和时尚性。过去的时尚是以大马力显示财富,结果导致了高能耗。实际上现在整个世界的观点都在变,新能源、零排放、智能化、轻巧紧凑已逐渐成为时尚。

  “国家应该做点事”

  《环球》: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刚起步没多久的今天,您觉得中国发展混合动力车以及其他环保、新能源汽车的时机是否已经到来?

  万钢:经过国家的重大科技专项——十五期间的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和清洁汽车行动,中国的混合动力车在2006年已经有8个产品上了公告,其中有一汽的、二汽的、奇瑞的、长安的。

  上了公告就意味着可以生产,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批量小,还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价格可能会高一点,因此目前的销售主要还是在公交和出租车这个范围。

  《环球》:那么您估计混合动力车大规模地进入老百姓家庭的时代何时能够到来?

  万钢: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人们肯定能够看到奇瑞、长安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车。虽然是初级的轻度混合动力车,但是至少已经可以节约能耗了。实际上,它已经到了老百姓的身边,但是能不能买它,可能每个人衡量的标准不一样。它可能要贵出10000元钱。

  这个时候,国家应该做点事:

  从发达国家来看,美国、日本、欧洲在推动混合动力车的时候都给予了财政补贴,买车的时候可以得到3000~5000美金的补贴。我认为我们的财政部不需要拿出这笔钱,但是我们的购置税能不能减免一些,作为对购买节能环保汽车的鼓励?这样就可以促进它的销售。

  另外,能不能实施燃油税,取消养路费?中国是一个缺油国,人均占有量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为什么这种困境现在没有显现出来,就是因为我们的人均汽车占有率也少,我们平均1000人只占有40辆汽车,而美国是750辆。一旦中国的汽车数量飞速增长,那这种困境必显无疑。我们的养路费也不合理。买了车就要交养路费,多开少开没有区别,这是不公平的。

  我们必须逐步实施燃油税,取消养路费。多开的人多付钱,这样节能汽车才能显示出它的优势。如果未来四五年我们不用燃油的燃料电池汽车能推广开来,那么它在运行费用上将大大降低。

  能不能真正节油,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这三个环节尤为重要。国家在开发和创新方面已经给予了足够的支持,但是销售和运营这样的配套环节还差得很远。节能,这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政策上的选择。

  《环球》:现阶段,中国城市是否有必要实施“绿色交通”计划?

  万钢:我们应该在一些特大城市的个别拥堵时段实施“绿色交通”计划,但是我并不赞成汽车进城要多付钱,因为这会导致交通堵塞。汽车进城还要交一次费,就等于在交通上多设置了一个环节,而且是一个“无用功”环节。完全用“卡”的办法,多收税的办法,实际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的税收应该更多地考虑调控而不是收费。

  因此我更多地支持智能交通,发展公共交通,使人们觉得既快捷又便宜,这样就能把用车数量降下来。实施燃油税,也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实际上最理想的,就是有一个合适的公共交通能够方便地上下班,周末限制货运交通,使个人交通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由。

  《环球》:据您所知,这方面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万钢:我在德国生活了很长时间,住在离慕尼黑80多公里的地方。进城时,驱车50多公里开到高速公路下来的第一个大停车场,它是免费的,进去以后,全家人可以买一张10元钱的票,在城里转上一整天。如果开车进城,停车一小时就是5欧元,而且不能超过两小时,如此下来,人人都要匆匆忙忙却不能尽兴。

  实际上这是个便利的办法,很多德国人与我们一样住在城外,他们上班时也是把车停在那个停车场,然后坐地铁进城,这也减少了城里的拥堵。

  在美国,开混合动力车在城里的停车费很少,甚至可以超时。法国还有一种电动汽车,它有专门的停车场,别人不能占,停到那里它还可以免费充电,这就把问题解决了。

  因此,作为政府,应该提供更多方便,与此同时,对新能源汽车减免停车费。必须奖罚同在,而不是一味地罚。

  “产、学、研”要紧密配合

  《环球》:中国汽车产业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从缔造和谐汽车社会的角度看,您觉得企业应该起到哪方面的作用?

  万钢:开发节能环保汽车,虽然这条路很长,但是企业一定要有远见,看到长远利益,而不是仅仅为了应政府的要求去开发。现在世界上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已是大势所趋,尤其是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成了下一代汽车的制高点。

  企业不能只是嘴上说,而要努力去做。不依赖国家的开发费,而是真正地依靠自己的投资。同时,这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三年之内赚不到钱就不做”,这不是一种企业行为。

  《环球》:那么您感觉他们做得如何?

  万钢: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奇瑞、长安、吉利自身的发展已经非常积极,当然东风、一汽也很出色。它们已经超过了一些合资企业,特别是在销售市场上领头的合资企业。

  《环球》:作为教育界的代表,您如何评价中国学术界在缔造和谐汽车社会中的贡献?

  万钢:在国家的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当中,产、学、研起到了紧密配合的作用。特别是高校和研究院所,他们主动承担着一些任务,在技术上也有很多突破,同时也在努力尝试推动它的产业化。在智能交通的技术开发方面,学术界也作了很多工作,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都作了很多贡献。在燃料电池汽车开发、混合动力汽车开发等方面,学术界也一直在履行着社会责任。

  教育上我们也在努力,现在很多学生已经很自然地把节能与环保的汽车作为今后发展的方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我相信他们将来领导企业的时候,一定会更加自觉努力地去做这件事。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责任编辑:曾玉燕)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万钢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商 机 创 业 投 资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