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中国廉价劳动力供应将减少,将由资本输入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国,企业将更多依靠资本市场融资,环境形势将好转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实习记者张环宇“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会发生六个重大转变。”在4月26日摩根大通“2007中国会议”上,其中国证券部主席李晶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这样的预测。
第一个重大转变,是中国廉价劳动力的逐渐消失。李晶认为,廉价劳动力供应减少,使得生产加工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此带来的工资福利条件改善,意味着企业必须谋求自我提升,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另外,中国公司也将由单一关注生产数量,转向对产品质量的更多关注。
第二个转变,是公司利润将由生产力增长驱动。李晶解释,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将帮助企业消化员工薪酬条件改变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以保证利润水平。她认为,中国生产力的提高主要应归功于员工职业教育、城市化进程以及技术进步。
第三个转变,是中国将由资本输入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国。中国正通过逐步的资本自由化进程,实现这样的转变。例如,中国新成立的汇金公司就将部分外汇储备投资于海外战略资产。
“汇金公司将依据中国独特的发展需求完善其投资战略。因此,我们预测,战略资产投资中相当大一部分将会被投放到包括石油、矾土、铜和铁矿石等自然资源上。”李晶说。
第四个重大转变,则是银行和资本市场间的平衡发生变化。过去,公司或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作为获得资金的途径。但伴随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债券和股票等多种融资途径得以高速发展,银行面临严峻挑战。
2006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IPO总融资量达61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远远超过世界第二和第三的伦敦市场和美国市场。另据预测,中国在2007年的IPO和二次上市的总融资额将达到80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必须多样化其收入来源,并通过开发新业务来保持和吸引客户。”
第五个转变,是需求将推动中国农产品(20.92,0.76,3.77%)价格走高。在需求方面,由于中国消费者饮食偏好更加偏向于高蛋白质食品,所以中国将会消费更多的粮食作物;与此同时,乙醇生产量的加大也会增加对于农产品的需求。
而在供应方面,耕种用地匮乏、灌溉用水严重污染,以及农业劳动力的流失都会形成负面影响。李晶认为,中国的农产品将持续保持较高价位,同时也将影响世界农产品价格走势。
最后一个重大转变,是环境形势将好转。中国空气、土地、水资源状况逐步恶化的势头,有望在政府努力下减慢速度,甚至发生逆转。目前,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巨大,仅2004年一年,由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损失就达GDP的3%。
李晶向《财经》记者表示,“政府在环境问题上有了一些进步,但要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中国必须改变其宏观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行业,并逐步减少重工业在宏观经济中的比重。”(来源:《财经》杂志网络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