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富邦发展迟缓儿童疗育基金”项目在山西大同社会福利院举办第一次项目研讨会。我会理事邵秀华女士、山西省大同市民政局局长杨清明以及我会基金部项目处人员、各项目执行单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各项目执行单位代表就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认真探讨。山西大同社会福利院代表详细介绍了该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 “训前评估—制定目标—制定训练计划—培训寄养家长—寄养家长一对一训练—再次评估—修改训练目标”的系统化工作模式,确立了以家庭寄养方式为特色的救助模式。
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代表介绍了该院在疗育模式上秉承传统针灸穴位疗法的同时,结合西医诊疗方法,实现了从生物医学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康复多元化医学模式。北京新运弱智儿童养育院的代表则根据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科学的早期教育训练模式(包括集体教育、个别训练、集体活动)、研究项目和协作模式,并在研究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疗育模式的优化。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代表则介绍了在2007年第一季度与我会联合举办的护理管理者培训班的积极成效。
我会理事邵秀华在研讨会上表示今后将继续密切关注弱势儿童、孤残儿童,并力图使更多的热心人士参与到对迟缓儿童疗育的事业中来。在听取了各项目实施单位的发言后,我会基金部项目处杨小强副处长在发言中提出了针对“富邦发展迟缓儿童疗育基金”项目的实效性、高效性、长效性的项目发展思路以及尝试发展迟缓儿童疗育的“多机构合作模式”;希望各个项目实施单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努力将“富邦发展迟缓儿童疗育基金项目”做好、做精,在发展迟缓儿童疗育领域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会议结束后,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成员一同对项目寄养家庭示范点——散岔村进行了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了村内孤残儿童的疗育、生活情况。
(来源: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责任编辑: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