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东方时空网络版 > 东方时空-时空调查

七成受访者不介意于丹误读典籍 享受心灵鸡汤

  《时空调查》

  ——七成多受访者为何不介意于丹“误”读典籍

  泉灵(主持人):

  于丹这个名字本身就是2006年的十大文化流行语之一,一个名字成为流行语,似乎在近年来还是非常少见的,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直到2007年,于丹热并没有稍减势头,而且因为一些人反对于丹,变得更加引人关注,这些人是一群博士,他们说于丹对原著,对《孔子》、《庄子》的解读有误,他们要出来更正。

于是,在授书的现场,这些人穿上了这样的T恤,写着“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出来抗议,进而又出版了直接针对于丹、批评于丹的书,这本书叫做《解“毒”于丹》。而且在他们的书里,用了这样极端的词,认为孔子和庄子被于丹糟蹋了,你看,在书的封面上会有“十博士VS于丹”。看起来,显然是要对着干了。那么,这样一盆冷水浇下来,会不会给于丹热消消火呢?

  解说:

  《解“毒”于丹》、《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从4月下旬开始,这些以为于丹纠错为主要内容的书籍,开始出现在北京各大书店的新书柜台上。然而,在北京图书大厦记者了解到,与抓人眼球的书名相比,这些书籍的销售情况却有些差强人意。

  王宜 北京图书大厦哲社部主管:

  从到货到现在也就卖了有个二三十本,《解“毒”于丹》卖了有十五本左右,然后《孔子很着急》卖了四十多本,《庄子很生气》卖了三十多本。

  记者:

  那同期《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的销量怎么样?

  王宜:

  《论语心得》卖了2800册,《庄子心得》卖了2400册。

  记者:

  那就是说并没有因为这些批评于丹的书,《论语心得》的销量和《庄子心得》的销量有所下降?

  王宜:

  没有。

  主持人:

  按说,既然是论战的双方,于丹这么火,那么,反对于丹的书也应该是乘着春风直上,至少也应该是势均力敌才对。但是你看,现在两种不同的书受关注的程度要相差近百倍,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难道读者们对于丹的解读可能有误毫不在意吗?

  字幕显示:

  于丹“误读”《论语》您介意吗?

  群众1:

  不介意。

  群众2:

  不介意。

  群众3:

  不介意。

  群众4:

  我觉得应该不介意吧。

  群众5:

  不介意,挺支持她的。

  字幕显示:

  为什么不介意于丹“误读”《论语》?

  群众1:

  中国一直讲究百家争鸣嘛,我觉得每个人对一个事务都有自己的观点,并不能强求大家都按一个思路去走。

  群众2:

  于丹讲的是论语心得,不是讲《论语》,主要是讲她看《论语》的一些心里的想法,我觉得没必要太过于苛求。

  群众3:

  我觉得我可能想要了解的还是于丹所讲的道理,如果要想真正看《论语》的话,我会再去拿原著来看。

  群众4:

  原著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接触,未必要她讲出来,但要是她讲得这些道理很实用,我们就觉得这可以接受。

  群众6:

  她(于丹)有些想法能够完全贴近于实际,去演绎一些对人比较有帮助的一些想法,倒不一定完全忠于原著。

  群众7:

  我觉得听她的节目可能更是接近于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就是她讲到的可能和生活中相关,我们就接受,没有必要去讨论《论语》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大家看于丹纯粹是在看她这个人讲的东西,而不是我为了去看她是不是忠实原著才看的。

  主持人:

  为了保持一个平衡性的报道,我们一口气采访了20多位读者,但是结果好像是一边倒,他们都说不在意。这难道是一个巧合吗?于是,我们联合了腾讯网和新浪网做了一个更大规模的调查,一共有10780人参加了我们的调查。

  您对于丹对原著可能解读部分有误,你是否介意呢?

  75%的人说不介意,重要的是于丹怎么说,不一定要完全忠实于原著。25%的人是介意的,因为应该要完全忠实于原著。你看,四分之三的人其实都不介意说,于丹可能解读原著有误。这回到了我们可能已经讨论了将近两年的一个问题,于丹为什么要那么火?他们要从于丹身上得到什么?我们继续做了一个调查。

  您关注于丹的讲座和书籍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位列前三位的是,第一位是希望从中找到一些人生的哲理;出于对传统典籍和国学的兴趣,出于这个原因的只占到了21%;还有12%的人是赶时髦,因为大家都在谈于丹,如果不看于丹的书,就被时代抛弃了,所以他们要看看于丹到底说了什么。那么,位列第一位的确就是要找到一些人生的哲理。那他们究竟从于丹的讲座里听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说在有一座佛寺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有很多人到这里膜拜,但是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是跟它采自同一块山石的很多花岗岩。终于这有一天,这些台阶变得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说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我们来自于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去膜拜你呢,你有什么了不起啊,那个佛像就淡淡地对这些台阶们说了一句话,他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千刀万剐,终以成佛。

  主持人:

  您看,以上这一段是出自于于丹的《论语心得》,但是您注意到没有,其实这一段通篇跟《论语》没有丝毫的关系,甚至跟国学也搭不上边,它基本上就是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但是,只要听到的人反思一下,都会在心里受到某种感动,这就是所谓的心灵鸡汤。其实,心灵鸡汤这个词来源于上个世纪一位美国作家,这位美国作家叫做杰克•坎菲。他曾经出版了一系列的书籍,命名为《心灵鸡汤》,其中有几百个各种各样的励志故事。那么,这个书籍出版之后,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93年在中国出版,卖得也是非常得好。直到现在为止,我们采访到了北京图书大厦的管理员,他们说这样的书每个月还可以卖四五百本,也就是说,是在社科类图书的前50名里头,这已经是一本非常老的书,但销量还是非常好。那在读者的眼中,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恐怕也就是中国版的心灵鸡汤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问,大家是否真的需要心灵的慰籍,因为你看,只有大家觉得缺钙的时候,钙片才会好卖,于丹的书这么好卖,那么大家多大程度上需要这样的心灵慰籍呢?

  我们的调查显示。92%的人说,在物质生活日渐充实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心灵的抚慰和指导。这是为什么?我们来听听街头的采访。

  群众1:

  有一些事情在工作单位看不开啊,或者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啊,那时候也有很多挺苦闷的、挺烦的事吧,也没人说是帮着你解读什么的。

  群众2:

  80年代生长的一些独生子女吧,可能各方面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不够全面,也不够实际,如果说有一些指导的话,少走很多弯路。

  群众3:

  工作上遇到不顺,有时候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尤其有时候一些事钻牛角尖的时候,希望有些辅导,能让我走出谜团吧。

  群众4:

  可能在生活中,压力啊、金钱啊、财富啊,给人的压力太大,有人可能就在这当中迷失自己了,好像需要有这么一个人给大家点一下,让大家明白过来,跳出这个圈子。

  主持人:

  是啊,每个现代人生活当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烦恼,但是我们也有很多的途径去获取我们心灵的慰籍,比如说父母,比如说老师、朋友、书籍。但是这样的心灵慰籍和指导是否足够呢?看看我们调查的结果。

  在10000多人的调查当中有89%,将近90%的人说,这样的心灵慰籍和指导是不足够的。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充分显示了很多的道理,那就是为什么现在电视台的心理访谈类的节目会非常的火,励志类的书籍会非常的火,于丹会非常的火。恐怕孔子也不会想到,在2000多年之后,他通过了一个叫做于丹的女人,成为了现代人的心灵鸡汤。

(责任编辑:梅智敏)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于丹 | 孔子 | 王宜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