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又一次高考即将来临,高三学子紧张备战高考 新华社 发 |
回归 2007(图)
古语云:三十而立。
高考制度恢复已经30年了,从1977年“破冰”开始,经历过双轨、并轨、扩招,一路走到今天,高考改革的步伐更加稳健。
2007年,高考及教育制度改革走向了“回归”。3月5日,一个好消息从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传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曾经在相当长时间内实行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如今将重新返回大学校园。
高考改变我们 高考改变中国
本报讯(记者 孙强 王瑞强)自5月15日起,本报分为8个篇章,陆续推出“纪念高考恢复30周年”特别报道《高考改变我们高考改变中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读者的关注:这种纪念真好
高考,以及教育制度改革,是备受当下中国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连日来,本报与广大读者一起,回顾了高考恢复30年来的“破冰”、“转折”、“生机”、“前行”、“腾飞”、“变革”、“期待”等几个阶段,通过对1977年以后的韦成枢、于彦智、程迈越、郭宝发、毛新平、楚怀湘、卓玲、龚华平、史方舟、王珊、冯宇宁、孙凌、闫欣等30多位省级状元的回访,展示他们当年的高考历程、目前的生存状态,以及由一场高考引发的人生感悟、特殊认识,重温了共和国走过的改革开放近30年的光辉历程,折射出高考体制改革的基本脉络。
在北京工作的1980年文史类状元于彦智看到本报相关报道后,给记者发来邮件说,报道推出后,一些多年失去联系的同学找到他回顾往事。
陕西师大附中的老师们反映说,本报纪念高考恢复30年的报道很好,既有时代背景,又有状元故事,还有高考制度变革的相关信息,给人以全面、丰富、厚重的感觉。该校教师、1978年文史类状元韦成枢说,特别是特刊主题“高考改变我们高考改变中国”可以说是经典的总结。还有一些读者致电本报,表示用这种方式回顾、纪念高考恢复30年,很有意义。
经典的总结:高考改变中国
其实,正如本报特刊发刊词中所说:高考,改变了状元的命运、我们的命运,给每个人都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不管是当年拖家带口的“老三届”,还是作为“超女粉丝”的新新人类;不管是经历了高考的状元,抑或落榜者———我们的经历,我们的命运,都与共和国的历史重叠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尽管,高考只是一个侧面,但我们的身体却感触着共和国前进的每一次阵痛与喜悦。高考改变我们。高考改变中国。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