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制图/李铭 |
涉假证、假章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记者进行抽样统计后发现—— 购用假证假章者近九成是“良民”
近七成违法者系为了个人生计或事业发展 其中不乏“社会精英” 多数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今天上午从北京警方获悉,近年来,涉假证、假章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已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2002年至2007年近6年间,在北京警方查处的此类案件中,记者随机抽调了100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 |
记者在统计中发现,购买、使用假证、假章,目的是为了个人生计、事业发展等较大利益的,占到了69%。针对此现象,记者找到了5个典型案例。
案例1
找工作
初中学历没工作托人购买假文凭
小邓是个在北京卖水果的个体商贩。2004年10月的一天,表哥给他打来电话,说自己正在找工作,但因为只有初中学历,工作一直找不到,想托小邓帮忙买张假的大学毕业证书。
于是,小邓找到假证贩子,根据表哥的年龄,要求对方伪造一个人民大学法律系96级本科的毕业证书,出价400元。2004年11月5日,小邓在到约定地点取证时被民警抓获。
案例2
办出国
临时出国愁护照找人制作假户口
小许是一家公司的白领。2005年3月,公司临时决定公派小许去巴西,对于小许来说,这是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办出国护照需要户口簿,可麻烦的是,小许的户口是集体户口,取出来手续很烦琐,再加上事情很急,小许一时抓了瞎。
想来想去,小许最终找了一个假证贩子,做了个假户口簿,上面除了小许的个人情况属实外,其他亲属的情况都是胡编的。2005年3月29日,小许拿着这本假户口簿来到出入境管理处办出国手续,结果被工作人员当场识破,将他送进了派出所。
案例3
上户口
生下二胎怕罚款花钱买来出生证
老孔是一名普通的外地打工仔。虽然已经有了个孩子,但老孔还想要个“二胎”。2005年11月,老孔的妻子在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给他生了个儿子。但是,想给孩子上户口,就得有出生证明;想拿到出生证明,就得补办准生证。但因为是超生,回老家补办得交1万多元罚款。
为了达到既不用交罚款,也能给孩子办下来户口的目的,老孔找到一名刻假章的贩子,给了对方50元,让对方给自己刻一枚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的住院专用章,准备利用这枚假章伪造一份出生证明。
2005年11月7日,老孔到约定地点取章时被民警抓获。
案例4
买房子
证件有瑕难贷款伪造出户籍证明
老李是一位在北京打拼多年的商人。2006年3月,老李和妻子准备用多年来的积蓄,贷款买一套房子在北京正式安家。但是,问题随之而至:老李妻子身份证上的名字,与结婚证上的名字不符,导致贷款不能正常办理。老李的妻子回到重庆老家,申请当地派出所开个证明,但出于种种原因,当地派出所拒绝了老李妻子的要求。
无奈之下,老李和妻子找到假证贩子,花50元钱伪造了一枚重庆市万州区某派出所的公章及一份户籍证明。在办理买房手续的过程中,户籍证明被工作人员发现有假。2006年3月14日,老李和妻子被抓获。
案例5
做生意
对外贸易恐泄密私刻药监局公章
小袁是一家医药贸易公司的业务员。2005年,小袁成功地与非洲一位外商联系成一笔向非洲出口药品的大买卖。但让小袁为难的是,非洲外商要求小袁的公司出具由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出的销售证明。小袁担心,销售证明中会透露出一些对自己所在公司不利的商业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被外商知道了,业务可能就不能进行下去了。
考虑再三,小袁找了个办假证、假章的贩子,花80元钱让对方帮忙刻了一个“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假公章,准备伪造一份销售证明。2005年7月20日,小袁在与假证贩子交易过程中被民警抓获。(法制晚报)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