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震中诞生的女孩 彭波/摄 |
“战地医院”免费治疗地震伤者
余震前成功接生一女婴 两条村公路被滚石阻断
[核心阅读]
在强烈的大地震后,宁洱余震不断,从来没有在震中接生经验的医护人员,顺利地在一次剧烈的余震前,接生一名女婴。为了预防再次地震,县医院已经整体外搬到附近的茶苑广场上,成了临时的“战地医院”。在这个临时医院的门诊区域,看诊不必挂号,对地震伤者的治疗免费。
地震发生后,通往宁洱曼联村的公路被山上滚下的巨石阻断,下河边村民小组36户人家房屋全部倒塌,村后小山的半山腰裂开一条3公里长的口子,整个村寨需要搬迁。
| |
目击医疗
余震前成功接生一女婴
诞生40分钟后,一次强烈的余震来临
在强烈的大地震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余震不断,在一次剧烈的余震前,宁洱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顺利接生一名女婴。
该医院妇产科护士金瑞云向记者介绍说,这名叫王怀坤的产妇,地震发生当晚就住在妇产科,大地震不可避免地让产妇有些紧张。昨日上午9点,大家还没从地震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产妇出现了要分娩的征兆。如何在地震中为产妇接生?这对医护人员是个前所未有的考验。“我当时负责接生,还是有些紧张。”金瑞云说。
当时,共有4名医护人员参与接生,分娩在成为危房的县医院病房中进行。为确保安全,大家将可能在地震中倾倒的氧气瓶、输液架等搬到一边,避免砸向病人。同时,还要严防婴儿出生时发生的其他意外。上午9点50分左右,产妇终于平安产下一名女孩。而40多分钟后,一次强烈的余震突然来临。
记者昨日在帐篷搭成的病房里见到产妇王怀坤的丈夫时,他说自己当时等在病房外挺紧张的,问及是否会给孩子起一个有“震生”之类的名字时,忙于陪护妻子的他说还没考虑过。
县医院成了“战地医院”
广场重建一个医院 医护人员露天接诊
走进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和事先想象的忙碌景象有些差异,现场并没有见到医护人员忙着救治伤员的情况,反倒显得有点冷清。一问才知道:为了预防再次地震,医院已经整体外搬到附近的茶苑广场上。在广场上,医护人员正在露天下的帐篷里接诊,整个县医院成了临时“战地医院”。
“我们相当于在广场上又重建了一个医院,各科室分区域设置在这里。”宁洱县人民医院临时主持工作的副院长范云对记者说,地震后,医院房屋成了危房,已无法再住病人。医院迅速将震前就住在医院的100多位病人,以及震后的100多位轻伤者搬到广场进一步治疗。
经院方动员,大部分病人搬到了广场,只有极少数留在医院的天井中。医院临时外搬,治疗条件将无法与原来相比。对此,范云谈道,地震中的重伤者已经转移到市医院治疗,目前住在这里的病人病情不算太重。
记者了解到,昨天上午的余震,让一位神经内科的病人突发心脏病死亡。为了确保病人安全,全院医护人员24小时为病人服务,尽量消除他们对地震的恐惧。据悉,地震后,省市医院派专家到宁洱协助治疗。
在现场,宁洱县人民医院的各科室分片设置,病人们被安置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如同在以前的病房里,医护人员经常进出治疗。在临时门诊区域,不少人正在输液。范云说,现在看诊不必挂号,对地震伤者的治疗是免费的,对其他前来就诊的病人将正常收费。
赵学康 戴振华 黄兴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