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77级属鸡同学合影(右二是牟子宁) |
![]() |
现在的牟子宁 |
今天又逢高考 而30年前复考时许多人由此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们的故事令人感慨 高考当天考生流泪写作文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是当年的作文题 考生见题生情哭答考卷 老师流泪完成监考
今天是2007年高考第一天,我们带您一起同步回忆30年前的高考。今起,我们推出“高考时空对接”专题,和您一起回忆30年前的考生、考题、发分、录取。
30年前的高考,许多人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时代的变迁将他们的高考故事变得五味杂陈……当年,见到《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的作文题,心有感慨的一考生哭着答完考卷。
牟子宁
30年前:北京顺义知青 30年后:某顾问公司合伙人
边哭边写作文老师流泪
晚半小时交考卷
“我一直哭着写高考作文,监考老师也哭着看我写作文,我居然晚了半个小时交考卷。”回忆起当年为自己“开绿灯”的监考老师,牟子宁心存感激30年。
当年北京地区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这篇作文让牟子宁感慨颇多,他边写边哭,直到所有考生都离开了考场。监考老师看到他如此投入,不但没有催他交卷,反而看着他的文章陪他一起流下了泪。
说起现在的生活,牟子宁认为30年前的那场考试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在考卷上“留言”
考政治时,卢沟桥事变的时间、地点等填空题他没答上来,于是牟子宁在空白处写了一行字:“学习是培养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更不是背‘三字经’。”
考试结束后,他认为自己的这种行为一定会激怒判卷老师,可能不会被录取了。
有一天傍晚,牟子宁正在月光下学习,忽然听到队里广播通知他去取通知书。牟子宁一路狂奔到大队部,一看是北京大学寄来的,忍不住泪流满面,一起插队的几个伙伴和他紧紧抱在一起。
告别村姑“小芳”
牟子宁在张镇插队时,有一个姑娘经常帮助他,现在牟子宁叫她“小芳”。每次牟子宁耙地时,都落后于别人,往往别人收工回家了,他的任务还没完成,一个人跪在农田里,膝盖都磨出了血。而每到天黑,“小芳”就会出现,她一句话不说,只是默默地帮他干活,快干完时一个人就默默地走了。
当牟子宁要离开插队的农村时,“小芳”一句话都没说,流着泪扭头走了。后来,牟子宁就再也没见过这个姑娘。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