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揭秘高考替考
| |
考试现场 |
| |
高考报名流程 |
2007年高考刚刚结束。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共有1千多万名考生报名。教育部门一再强调要严格考场秩序,严惩作弊现象,保障考场秩序,但在河南省郸城县却有一些人从在校大学生中寻找高考替考人选。
早在4月份,一位自称是河南省郸城县第二高中李老师的人称,他想在北京高校寻找三名理科生、一名文科生到郸城去参加高考替考。需要替考的学生中一人是他们学校校长之女;另一人是当地某局副局长的女儿。
| |
记者和这位李老师联系,他表示“百分之百安全”。“李老师”称,替考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直接到招办调换考生电子档案中的照片,临时办理一个准考证;另一种是在高考报名时,准备找人替考的考生报两个名,一个是用真实身份报名,一个是用虚拟的假身份报名,将其中的一个准考证上的照片临时换成替考者的照片,再买通监考老师实现替考。果然,在“李老师”的安排下,有两名记者于6日拿到了准考证,而另外一人也被告知7日即考试当天在考场上拿准考证。准考证上除了照片是记者本人的,其余信息均与记者毫无关系。
为了避免监考环节出问题,河南省高考监考实行了县与县调换监考老师的制度。但是按照“李老师”的说法,虽然是由其它县的老师来监考,但他们只需要把要替考的考生名字给那个县带队的监考老师,一个老师给五千元即可。
6月6日,高考开始的前一天,记者向河南省和周口市以及郸城县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一情况,并提供了具体的线索和信息,以利于调查处理。国家教育部对此事高度重视,河南省教育厅及周口市、郸城县有关方面随即展开调查,并初步确认记者反映的替考现象存在。
详细内容
演播室主持人 翟树杰:2007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今年中国高校招生报名的人数超过了1000万,创了历史记录。每年高考的时候,考风考纪的问题都被高度重视,今年高考前教育部表示,凡是在高考中严重违规的考生,作弊行为将被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跟随他的一生,足见教育部门对杜绝作弊行为的决心。可就在这种状况下,还是有人挖空心思去作弊,替考就是作弊的方式之一。今年4月初,《焦点访谈》栏目获知,河南省郸城县有人打算找在校大学生替考,于是记者开始了两个多月的调查。
2007年4月,当各地的高考报名工作刚刚开始启动的时候,《焦点访谈》栏目接到举报,河南省郸城县有人正在从在校大学生中寻找高考替考人选。高考是很严肃的事情,高考纪律又是何等严格,怎么可能找人替考呢?莫非是有人想以此行骗牟利。记者打通了其中一个正试图在北京寻找在校大学生前去替考的人的电话。
记者:您现在是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李峰 河南省郸城县:理科。
记者:您需要什么条件?
李峰:考上一本就可以。
这个人自称叫李峰,说自己是河南省郸城县第二高中的老师,想在北京的高校中寻找三名理科生和一名文科生,到郸城去参加高考替考。其中文科生是为郸城二高校长的女儿替考,替考生们只要分数能上线,就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报酬。
李峰:你要够上重点就是1万块钱,够上一本就是1万。
记者:如果考上北大、大人这样的重点呢?
李峰:那可以多拿。
用替考的方式可以上北大、人大,这让记者吃惊不小。高考报名考试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按规定,考生在报名时,学校和当地招办首先要对考生的资格和相关信息进行严格审核,报名后相关部门再统一对考生的照片等个人信息进行采集,之后还要由省级招办对采集的考生信息进行校验,确认后建立起考生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一经建立,任何人都不可以擅自更改。根据电子档案的信息制作的准考证,要盖上省招办和当地招办的公章后,在考前发放到考生手里。高考期间,监考老师将根据手中留存的电子档案照片对考生进行逐一核对,在这么复杂严格的流程中要实现替考,这个叫李峰的人究竟有何神通呢?
李峰:准考证、身份证都给你办好了,你就拿着进考场就行了,(准考证上)照片都是你的,就是你换个名字就行了。
记者越听越是一头雾水,实在想不出这个叫李峰的人具体怎么操作,才能在严格的高考规章制度之下替考得逞,但他却显得信心十足。
李峰:我100%保证你安全。
记者:怎么保证?
李峰:上考场你放心去考,绝对查不出来。
记者:为什么?
李峰:我这儿说好了给你。
其实,为了避免监考环节出问题,各地采取了许多措施,在河南省,高考监考实行的是县与县调换监考制度。也就是说,考试期间,在郸城监考的老师都是外县的,买通监考老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电话那头李峰说的是煞有介事,电话这头记者却听的疑惑重重,这究竟是真的,还是一场骗局?如果是真的,怎么蒙混过关?如果是一场骗局,那么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看记者将信将疑,李峰主动表示,“五一”过后,他会来北京见面相谈。
5月21日,李峰还真的如约来到北京,这一次他还带来了一名中年男子,说是郸城县第二高中的副校长,叫赵振华。李峰说,这个赵校长就是之前和记者通电话的时候,他提到的为自己女儿找替考生的那位校长,所以这次赵校长就亲自来北京,见见找到的替考生。对于能否闯过监考这一关,李峰和赵校长都觉得根本不成问题。按照他们的说法,虽然是其它县的老师来监考,但是对于这种替考的现象大家都心照不宣,每年定下来哪个县监考,他们只需要把要替考的考生名字,给那个县带队的监考老师就行。
赵振华 河南省郸城县第二高级中学副校长:
送了钱以后进入考场,他们监考老师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纸条,比方说我要去郸城县去监考,带队老师就送我一张纸条,多少场多少号。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