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
路是人行出来的---香港回归十周年有感
陈鉴林
黄树林里分叉两条路,而我,
我选择了较少人迹的一条,
使得一切多么地不同。
回归前的晚上,一直下着雨,当晚很多有心的市民站满各条大街、各座天桥上,静待当时以国家主席江泽民为首的代表团与解放军的来临,他们手拿着小红旗,有秩序地等候那重要的时刻。
有人说:一个悲观的人以前往往是一个乐观的人。可能香港人在回归前真的是太顺风顺水,太乐观了,高额的财政储备、疯狂飙升的楼市股市、一个打工仔随时有好几份兼职,那是一个经济火红的年代,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还复来,在那种乐观得近乎盲目的气氛下。大家都相信明天尽管不一定更好,但一定不会更差,但对于香港本身的一些潜在问题如高地价政策、劳工是否错配、股市楼市是否泡沫等问题,不是没有人提过,不过人们大都认为这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所以也就没有多少留意,这样那个经济的泡沬愈来愈大,只是等待着爆破一天。
终于金融风暴来了,我们发现原来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繁荣,原来是这样脆弱,这样经不起风吹雨打,失业、通缩、负资产梦魇般困扰着我们,不单只经济,甚至乎香港人的信心都好像一夜之间失去了。这个情况与回归前的落差实在是太大,市民难免会将两者挂钩起来,认为香港回归后的生活并不如前,甚至认为回归后他们的生活因而变差。
这些意见当然并不中肯,因为这些香港潜在的问题早已出现,只是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处理,包括政府、市民都没有决心去清理香港潜藏的问题,但我们明白市民的不满。现在回想过来,如果在当初殖民地政府可以对经济做出一些调节、降温的话,又或者特区政府推动新政可以一步一步来,不如此急进的话,我们的经济很可能会软着陆,不致如金融风暴后马上出现急速的调整,大家都摔得焦头烂额,不过历史就是没有如果,过去的不能改变,但来者却是可追。香港人交了这么昂贵的学费,未来的政府应要引以为戒。尽管处身在利好的环境,仍然要居安思危,对于一些存在的问题、社会的矛盾,应该及早筹谋,不要临阵磨枪,这就是我们上的一课。
十年回归路,注定是一条不平凡而且不平坦的道路。如果将十年时间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检视的话,那不过是浮光掠影;但落在回归的历程中,这十年则是十分不平凡了。我们经历了金融风暴、经历了禽流感肆虐、经济衰退等,很多市民惨受失业、负资产之苦。回归路一开始就要走最崎岖的一段。最后我们更遇上沙士,给我们来了最重的一击,不过《易经》有句古话:「否极泰来」我觉得说得十分好,既然已经到了最差的时候,也就代表到了反弹的时候。中央政府在我们最需要帮助时伸出了援助之手,自由行、CEPA等政策纷纷出台,中央政府更明言只要是帮助香港的,中央政府都会考虑。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香港经济出现强劲反弹,在经济环境向好之下,各种社会的问题都得到舒缓,香港也逐渐找回昔日的繁荣。
回首十年,回归之路尽管并不易行,但是在实践之中,却证明了「一国两制」成功实行,回归后中央政府克尽承诺,贯彻“港人治港”的方针。但当香港需要协助时,中央又二话不说提供各种援助,尽显中央对香港眷顾之情,中央领导人更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会尽一切努力,让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可以说没有中央的支持,香港恐怕未必能够这样快就复原。香港与内地愈来愈紧密的合作,关系愈趋密切,这是令人可喜的现象。
路是人行出来,邓小平先生为香港挑选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是史无前例的一条路,为香港回归祖国与长远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同样是一条没有前例可循、摸着石头过河的道路,没有人能够帮助我们,就算是中央政府也只能提供一些协助,最终还是靠香港人走好这段路。
作为中国的一个主要城市,国际间的窗口,香港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对内可以保持香港繁荣安定,对外可以向外界说明“一国两制”的思想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一个可行的建议,对于将来中国完成统一大业有积极的作用,所以香港好,又等如是中国好,反之亦然。
今人欣喜的是,香港与内地经过回归十年的磨合,从磨合的过程中逐渐达致融合,互惠互利。另一方面,随着两地的交往日深,彼此的了解也日益加深,在回归初期部分市民对中央仍有所疑虑,但经过十年的事实证明,胜于滔滔雄辩,我相信现时绝大部分的港人都相信中央政府是真心帮助香港,希望香港好,这些都从各个民意调查中可看出。在这样有利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加要把握机遇,为香港、为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
鲁迅先生说:“世上原本没有路,走得多了也就成了路”。 “一国两制”是一个划时代的构思,根本就是从无到有、不断验证完善的过程。尽管没有前人走过,不过只要香港人万众一心去走,总会行出自己的道路。路是人行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