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扬子晚报

兄弟院士的大爱人生(组图)

  扬子晚报网消息

  在中国医学界,黎家三院士格外引人瞩目:大哥黎鳌,中国烧伤学创始人、原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二哥黎介寿,中国治疗肠外瘘鼻祖;老三黎磊石,我国肾脏病学开拓者。谈起已故的大哥黎鳌,兄弟俩感慨万千——“没有大哥就没有我们”。

  同为中国工程院士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的兄弟俩性格迥异,哥哥黎介寿温厚儒雅,弟弟黎磊石秉性刚烈,但他们对患者的同情和关爱同样热烈。80高龄的他们,依然坚持每周出诊。

  不闻粪便味怎知感染轻重

  做医生就要爱病人,是兄弟俩一生恪守的从医信条。
“第一要有同情心,第二要有责任心,第三要有高超的医术。但没有同情心,医术再高明也不能算是一个好医生。”

  治疗肠瘘患者是一份既脏又累又臭的工作。为掌握第一手资料,黎介寿经常不分昼夜守在病人床边,收集肠液反复与食物匀浆混合后再从瘘管处回填,并收集粪便样本待检。有一次,他为一个复杂肠瘘患者检查,病人肠液粪便外溢,一同查房的医生差点呕吐。护士掩着鼻子递给黎介寿手套和口罩,得到却是劈头盖脸地责问:“你不闻闻这种气味,你就不可能清楚感染的情况,你戴着手套,就不能拉近与病人及其家属的距离。”

  黎磊石十分珍惜每一次为患者看病的机会。不管学术活动安排得多满,每个星期一上午,都要坚持上院士门诊。

  姑娘小谢,辗转来到南京总医院,向黎磊石求救。入院时,姑娘全身浮肿,脸色煞白,几乎没有血压,家人带她跑遍了北京、上海许多大医院,也诊断不出病因。黎磊石查遍所有资料,也没发现世界上有这种病例报告。根据患者症状,他大胆推测——是妇科内分泌系统的肿瘤作怪。他决定给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讨论治疗方案时,阻力接踵而至。各种医疗设备检查显示没有异常,影像科医师不支持黎磊石的病情判断;邀请妇产科主任做手术,她说没有发现瘤子,也婉言拒绝。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患者父亲扑通一声跪到黎磊石面前:“黎主任,医生们都说没有瘤子,手术还是不做了!”

  “救命要紧呀!如果不手术,孩子一定会死的!”黎磊石苦口婆心地说服了患者家属。

  别人不愿开刀,他找到了哥哥黎介寿。凭着多年的科学经验,兄弟俩联袂为患者施行手术,结果证实了黎磊石的判断:患者卵巢上长着个米粒大的肾素瘤。经检索,这种病例在全世界是第一例。

  手术后的小姑娘不仅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还结婚生了孩子。

  做试验自剖大腿、自尝毒草

  肠外瘘是一种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曾高达50%-60%。黎介寿从控制感染、肠液管理等研究入手,对这一世界医学难题发起冲击。一天,他发现有个医生用胶水粘合开裂的笔套,顿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能不能用胶水把肠子瘘口粘合起来?

  这个大胆的设想,既令人兴奋,也令他担忧。胶水是化学物质,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试验在自己的身上进行。碘酒、药棉、胶水、纱布,一切就绪,黎介寿关上房门,举起手术刀,一条两寸多长的口子在左大腿划开了,殷红的鲜血汩汩而出。

  他将事先调配好的胶水,一滴一滴地向伤口涂抹……

  作为医生,他知道如果出现化学反应,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天道酬勤,一连攻克感染、营养、肠液管理等难关,肠瘘治疗终于获重大突破。

  随后,他又将一系列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使短肠综合征、重症胰腺炎、放射性肠炎等患者治愈好转率达96.4%。目前,普外科已成为国内惟一的肠瘘治疗中心,形成了肠瘘、移植等12个临床医学研究方向。

  相同的追求,演绎了类似的经历。哥哥黎介寿在自己身上开刀做试验,弟弟黎磊石不顾生死尝毒草。

  黎磊石决定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探索肾脏病治疗的新路。一次,他在查房时发现,一位用雷公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治疗前并发的严重蛋白尿突然消失了。

  这个偶然的发现,激发了他的创新灵感。雷公藤属毒性中草药,易引发急性中毒,严重的可导致死亡。为证实雷公藤对肾炎的疗效和临床安全性,黎磊石决定自己先试一试。听说他要亲口试药,身边的人都想不通:“你经常劝导病人要珍惜生命,怎么自己拿生命开玩笑呢?”

  “神农为了治病尝百草,我尝一草又何妨!”黎磊石坚定地说。

  黎磊石用雷公藤煎汤,大胆试服,剂量由少到多……他注重科学,更注重科学思维所派生出来的理性感觉。结果表明,雷公藤根部毒性适中,能利尿、消肿,对蛋白尿具有治疗作用。接着,他将雷公藤成功推广到临床治疗,使慢性肾炎有效治疗率达84%。这一成果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亲自到药厂监督药品生产

  处于昏迷状态下的重症病人,术后经常因剧烈疼痛而手脚乱动,极易拉扯输液管,影响正常治疗。护理人员迫不得已,用绷带将病人手脚绑起来,有的病人手脚都被勒紫了。黎介寿查房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样病人怎么受得了啊!”一连几天,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琢磨着怎么用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几经实验,终于发明了一种适合重症患者术后专用的“约束带”,并在不少医院推广。

  黎磊石在世界上首创吸附疗法,成功治疗“脂蛋白肾病”;首次应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国际上视为险症的“严重低钠血症”;创造了斜角进针快速肾活检技术……有人说他的这些创造多属“偶然”,其实,这些“偶然”的背后,是执着的探索与苦苦的追求。

  北京女孩夏静,患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功能衰竭,先后在国内多家大医院治疗一年多时间,尝试了所有能用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仍没有好转。母亲带着她来到肾脏研究所求医。肾活检显示,90%的肾小球都硬化了,小夏静生命危在旦夕。

  “黎院士,请你救救她吧,孩子今年才16岁呀!”面对夏静的病情和她母亲哀求的目光,黎磊石皱着眉头,凝重地说:“她的情况的确很不好,但我会竭尽全力,就如同她是我的孩子一样。”

  狼疮性肾炎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黎磊石把目光锁定在肾移植后抗排异新药“骁悉”上,尽管用“骁悉”治疗狼疮性肾炎,在国际上还没有先例。用药一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夏静的小便量增加,浮肿消失,血尿程度减少。第二个月的治疗结果更让大家惊喜,这样一个严重肾衰的病人,居然摆脱了靠血透维持生命的状况。半年后,夏静的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这个奇迹不仅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也为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南京军区总院新门诊大楼内,肾科门诊候诊区的墙壁上,赫然张贴着一个药品“广告”:“请各位病友注意,为保证治疗效果,雷公藤片请用某药厂生产的,如使用其它药厂生产的,一旦发生中毒或无效,本院概不负责。”据介绍,雷公藤是祖国医学唯一经过科学验证的免疫抑制剂,对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免疫性疾病都有效,但黎磊石发现,有一半药厂生产的雷公藤都不合格,甚至竟拿草皮、树根充填。为了让病人得到有效的药,八十高龄的黎磊石亲自到第一家生产雷公藤的老药厂监督,并将可靠的产品推荐给病人。黎磊石坦然地说,因为我们的医生从不拿回扣、红包,病人自然就信任我们。

  教育同事责令其做憋气实验

  今年2月25日下午,普外科的所有医护人员被集中到会议室。黎介寿手里拿着一块秒表,神情庄重地说:“现在开始憋气试验!”

  不到两分钟,一个个都憋得脸红脖子粗……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时,黎介寿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天上午,一名术后患者一口浓痰咳不出来,堵在喉咙,由于经治医生第一时间没能赶到处置,导致患者出现险情。后来领导批评这位医生,他还感到挺委屈,自己只不过迟到了两分钟。这件事尽管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黎介寿却如鲠在喉,憋得心口疼。

  他对大家说:“一个健康人憋气两分钟都受不了,何况是病人呢?两分钟对病人来说,太重要了!你们想过病人的痛苦吗!”

  讲到动情处,黎介寿的泪水盈满眼窝。他当即责成那名医生在会上作了检讨。黎磊石曾经说,如果一个医生,没有在夜间打电话询问病情的记录,绝不是一个好医生。

  兄弟院士对传承医德的要求近乎苛刻。他们还反复告诫学生,行医要有德,治学也要有德。学生的每一篇论文,他们都要反复帮助修改,经他们修改后发表的2000多篇学术论文,从不署自己的名字。

  壮士暮年,雄心不已。年过八旬的黎介寿、黎磊石兄弟院士,更觉时光宝贵。有一首歌《向天再借五百年》,黎介寿听了禁不住激情澎湃,他说:“我不想再活五百年,只要能给我二十年,我可以为更多患者服务。”黎磊石74岁那年,被查出恶性肿瘤骨转移,手术前,他反复对医生说:“我对手术无顾虑,如果失败了死在台上也无所谓,但如果活着,一定要让我能做事,哪怕只给我八周也行,这样我可以把研究所的事处理好、交待清楚。”

  高铭华 潘正军 毛剑秋 毕晓红/文

  军总政治部供图

  人物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黎磊石是同胞兄弟,湖南浏阳人。哥哥黎介寿1924年10月出生,是中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弟弟黎磊石1926年10月出生,是中国现代肾脏病学的开拓者、创始人,国际著名的肾脏病学者,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从医半个多世纪以来,兄弟院士先后获得高等级科技成果奖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0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9项;出版医学专著22部,培养硕士以上医学人才300多名,是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领导的普通外科和肾脏科成为全军研究所、国家和军队的重点学科,肾脏科荣立集体一等功,普通外科荣立集体二等功。

  相濡以沫三兄弟

  黎介寿、黎磊石兄弟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大哥黎鳌的帮助。

  1937年,先当过中学英文教员、后在两浙盐务管理局当秘书,但一生都不得志的父亲因心脏病辞世。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断绝,母亲只好带着正在读小学的老二黎介寿、老三黎磊石去长沙投奔他们当中学教员的伯父。可伯父有6个孩子,尽全力只能解决母子三人的吃饭问题。好在黎氏两兄弟学习十分刻苦,最终考上了优秀学生可以免费的长郡中学。上个世纪40年代初期,读完高中的黎介寿、黎磊石不忍心再拖累伯父与母亲,按照自己的志趣,分别考取了不收学费还管饭的机械化学校和东方语言学校。然而,两所学校均在千里之外的重庆,上百元路费从何而来?无奈,兄弟俩只好写信向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后在江西中正医学院当助教的哥哥黎鳌求助。

  黎介寿、黎磊石接到哥哥的来信,便一起到了江西。黎鳌多方奔走,让他们当上了一家医院的检验练习生。白天,他们在医院里干一些洗瓶子之类的杂活,挣钱糊口;晚上,黎鳌则在昏黄的油灯下,指导他们复习功课。一年之后,介寿、磊石终于不负哥哥的苦心,双双以优异的成绩叩开了中正医学院的大门。

  在以后的岁月里,三兄弟靠着这非同寻常的亲情,将一个个风雨如晦的日子踩在了脚下,从没有向命运低头,更没有向艰难困苦低头。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中正医学院被人民解放军接管,后改为第六军医大学,迁到山城重庆与第七军医大学合并,发展成为现在的第三军医大学,黎鳌成为附属西南医院普通外科的副教授。黎介寿、黎磊石毕业之后,东去南京,成为金陵医院的医生。新中国成立后,这所医院成为南京军区总医院。

  半个多世纪来,黎鳌曾获得了美国烧伤学会颁发的最高荣誉“伊文思奖”、首届中国工程奖和解放军首届重大科技贡献奖,黎鳌生前是两院院士。

  这是一个偶然中包含着必然的巧合。三个同胞兄弟,成为中国也许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院士三兄弟。他们率领同事们在烧伤、普通外科、肾脏病三个领域里的研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就。老大黎鳌曾作为我国烧伤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担任全国烧伤学会副主任委员,遗憾的是,他于1999年不幸去世。现在担任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的黎介寿和黎磊石两位院士,虽然都已经是八旬老人了,但他们仍然战斗在挚爱的工作岗位上……

  黎氏三兄弟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里,以非同寻常的亲情和成就,同心同德,相携相扶,又以三星同亮的奇迹,展示了中华民族非凡的活力与智慧,也为炎黄子孙增添了新的骄傲。晓红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黎磊石 | 黎介寿 | 夏静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