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各地视窗

河南安阳市政协提案推动红旗渠

  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对国际友人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2006年春天,河南安阳市政协常委、市管专家赵河铭提出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各界反响热烈。安阳市书记、市长等九位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国家主流媒体频频聚焦;政府部门已经把作为A级提案落实,林州市已启动了申遗的前期工作;我国著名世遗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撰文认可。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驻河南省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两会提交了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议案,两会均已立案。

  红旗渠申遗凸显申遗新概念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十分困难情况下,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几十年来,成为鼓舞中国人民的重要精神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红旗渠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随着时代不同烙上了不同的政治印记,也因政治风云或相关的人物命运的变化而跌宕起伏。过去一提起红旗渠,人们便觉得充溢着一种浓郁的政治色彩。长久以来,人们对红旗渠形成了思维定势,后来,人们又把它称之为“红旗渠精神”。由此,反而忽视了从人文的、工程的、文化的、历史的意义上去认识它。

  今天,我们研讨推动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有什么意义呢?

  在通常中,申报世遗应是久远的历史古迹、教派庙宇、帝王宫殿等项目。安阳市政协常委赵河铭认为,提出红旗渠申遗不同于传统的申遗概念,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一是对红旗渠的新认识。以世界的眼光、文化遗产的理念,重新审视红旗渠,为这一精神品牌赋予新的内涵,我们用物质文化的概念去定义物质文化成就,更接近事物本源,体现创造历史的主流主题。这样的理念,与世界潮流趋同,符合科学的历史发展观;二是以现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同传统的申报历史古迹、教派庙宇、帝王宫殿等建筑相比,更有积极意义和宣传价值,更易激发人民的自豪感,更能成为鼓舞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动力。同时,申遗活动又创造了红旗渠宣传的新机遇和平台。有利于推动红旗渠全面走向世界。”据悉,这是全国第一个将“红色经典”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提出申请的项目。

  红旗渠工程具有重大的历史文物价值

  联合国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对文化遗产的定义有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条,其中“遗址”的定义是: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结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的地区。

  红旗渠是林州人民奋战10年修成的,总长1500公里。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千余座山头,修建各种建筑物万余座。总干渠开凿在悬崖峭壁上,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享誉海内外。据悉,红旗渠工程共挖砌土石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

  红旗渠作为水利建设工程,其规模宏大、险峻举世罕见。红旗渠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成就的标志性工程。上个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跟国际友人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其实,这就是对红旗渠的工程意义的评价。红旗渠已被国际个士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被确认的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天河、最长的农田灌溉水系。

  红旗渠美学观赏价值很高。它处于雄壮秀丽的太行山风光之中,渠在悬崖峭壁间,高大的山崖岿然耸立,巍峨险峻,给人巨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名副其实。红旗渠是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具有双重性质的文化遗产,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由此可见,红旗渠美学观赏价值很高,雅俗共赏,受众十分广泛。

  2002年6月,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开馆,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代表省委讲话说:红旗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应当说,这句话较早指出了红旗渠具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

  2006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核定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公布,“人工天河红旗渠”,同京杭大运河、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所在地——中南海等1080项珍贵历史遗迹名列其中。这足以说明红旗渠的历史文物价值得到进一步认可。

  红旗渠带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又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与水争斗的历史。大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至今让人们缅怀和传诵;闻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仍在为人类造福。安阳市政协常委赵河铭认为:红旗渠作为现代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治水工程,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人类创造的又一重要文明成果。红旗渠最能体现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它带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课题表达的又一深刻文化内涵.

  1965年,红旗渠总干渠建成通水就迎来了大旱,所有配套工程完工,立即发挥了巨大的效益。红旗渠利用自己的海拔,把浊漳河水送到了全县各村镇,不仅解决了67万人口和几万头家畜的饮水问题,而且灌溉了林州70%的农田。当地的平均亩产,从50年代的50公斤,在40年里增长了8倍,猛窜到400公斤。经过红旗渠水40年的浸润,林州的地下水位和土质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农村打一眼机井,很容易就能打到地下水。所以,现在林州农民已经不再喝渠水了。因为有了水,林州有了林场、鱼塘和果园。站在林州城外的丘陵举目四望,山岭苍翠,田地一片绿色。红旗渠产生的效益,带来了人类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红旗渠产生的人文精神影响深远

  在我国处于极其困难的时期,林县人民没有专家、没有设备,完全用土法施工,民工吃的住的用的异常艰难,修建这样伟大的工程,令现代人惊叹!红旗渠的人物、红旗渠的故事,都成为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红旗渠工程的建成,产生的红旗渠精神影响深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鼓舞中国人民斗志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电影《红旗渠》在全国公映,“红旗渠”三字变得家喻户晓。红旗渠作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样板工程,成了名副其实的一面红旗,参观学习者蜂拥而至。红旗渠的影响还远播海外,成为展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窗口。

  不论是红旗渠宏伟工程和它反映见证的中华民族精神都影响了世界。20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对红旗给予很高评价,并希望外宾到红旗渠参观。从此,林县成为对外开放县,不少和海外华人慕名而来。1971年至1980年来林县参观红旗渠的外国元首和其他国际知名人士达11300多人,遍及五大洲119个国家和地区。

  1974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到纽约参加第6次特别联大,他带去了10部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和生活风貌的电影,在联合国总部放映的第一部就是《红旗渠》,反响巨大。美联社这样评论:“红旗渠的人工修建,是毛泽东意志在红色中国的典范,看后令世界震惊!”。《八十年来家国》的作者赵浩生,在巴黎看到电影之后难掩激动心情,毅然踏上归乡路,在实地考察了红旗渠之后,他在美国发表演讲说:中国有一条万里长城,红旗渠是一条水的长城。

  红旗渠“申遗”保护正当其时

  申请和列入世遗名录的原有之意在于保护,而现在提出红旗渠的保护正当其时,而且已很紧迫。我们知道,红旗渠最大的危机在于水源。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个致命的威胁向红旗渠逼近:作为水源的浊漳河水对红旗渠越来越吝啬了。多少年以来,红旗渠水源争端不断,付出的代价成本沉重。申遗活动可以对红旗渠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维护产生积极影响。

  红旗渠每年的引水量从70年代的3.7亿立方米,到了90年代已减为1.4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总引水量减少10亿立方。从1997年以后,红旗渠还频频断流,2000年断流时间长达59天,林州市政府不得不出资94万元从山西买水灌溉农田。“人工天河”也面临缺水危机,这是林州人当初没有料到的。

  在浊漳河流域降水量减少的情况下,红旗渠的上游各省市也对浊漳河水展开了提水竞赛,红旗渠原本稳定的水源开始充满变数,逐渐演变成了火药味浓烈的争水局面。红旗渠甚至成了泄愤对象,开始遭到人为破坏,1992年总干渠被炸开造成决口,不得不停水抢修,这起事件震动全国。

  2004年,红旗渠补源工程——马家岩水库正式开工建设,但它的蓄水量只有2700万立方米,林州需要的水,主要还得依靠浊漳河。

  除了对水渠本身的养护,如何确保水渠有水,这是决定红旗渠命运的关键。可以说,没有了水,红旗渠的生命就结束了。红旗渠断流意味着啥?赵河铭感叹到:当然不会终结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永远的断流,可能废弃红旗渠工程,可能湮灭一段历史!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忧心!”我们难道能够停几百年后再谈红旗渠的保护吗?我想这也是我们提出红旗渠申遗保护的紧迫性所在。

  文化遗产专家的红旗渠世遗观

  2006年8月18日,我国著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吕舟教授撰文,论述我市红旗渠的文化价值,指出红旗渠不仅具备文化景观类型的文化遗产特征,而且是二十世纪重要的遗产,它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具有作为世界遗产的潜在的可能性。

  2006年5月25日,红旗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好红旗渠的保护与管理,实现红旗渠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吕舟教授在2006年8月18日发表的题为《第六批国保单位公布后的思考》一文中指出,红旗渠项目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的类型——文化景观。就列入第六批国保单位的具有文化景观特征的保护单位而言,对它们的保护也是一个超出了我们原有的成熟的保护方式和技术手段的新的挑战。例如,对红旗渠等的保护,不仅仅需要保持其原有的形态、保持它们与特定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它们的功能、保持它们的传统工艺,而且需要保持特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包括它们的水源,这种自然和生态环境是它们存在的依据。

  吕舟教授指出,一些文化景观类型的保护单位在精神的层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对红旗渠的保护在关注物质层面遗产保护的同时,就应充分关注它精神层面遗产的保护。这是因为它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响远远不止于创造了一个物质环境,解决了一个地区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问题,它所反映的人的英雄气概,反映的社会的进取精神,构成了中国社会特定发展时期的真实写照,因此对红旗渠的保护应当包括当时所有相关文件、报刊报道、学习参观记录、影像资料等内容,这些能够构成一个折射特定时期中国社会面貌的完整影像。当然在物质层面的保护上,除了对红旗渠本体的保护之外,还包括了对相关山体、山体环境特征的保护和防灾预警系统。

  赵河铭常委说:现在各地的申遗热情,表明人们尊崇历史、尊崇文化的意识觉醒!申遗活动已经演变成各国历史文化成就的展示。红旗渠正需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被认知认可,“申遗”有利于红旗渠走向世界,世界文化遗产是红旗渠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2-##### 红旗渠工程的建成,产生的红旗渠精神影响深远。

  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对国际友人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2006年春天,河南安阳市政协常委、市管专家赵河铭提出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各界反响热烈。安阳市书记、市长等九位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国家主流媒体频频聚焦;政府部门已经把作为A级提案落实,林州市已启动了申遗的前期工作;我国著名世遗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撰文认可。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驻河南省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两会提交了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议案,两会均已立案。

  红旗渠申遗凸显申遗新概念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十分困难情况下,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几十年来,成为鼓舞中国人民的重要精神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红旗渠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随着时代不同烙上了不同的政治印记,也因政治风云或相关的人物命运的变化而跌宕起伏。过去一提起红旗渠,人们便觉得充溢着一种浓郁的政治色彩。长久以来,人们对红旗渠形成了思维定势,后来,人们又把它称之为“红旗渠精神”。由此,反而忽视了从人文的、工程的、文化的、历史的意义上去认识它。

  今天,我们研讨推动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有什么意义呢?

  在通常中,申报世遗应是久远的历史古迹、教派庙宇、帝王宫殿等项目。安阳市政协常委赵河铭认为,提出红旗渠申遗不同于传统的申遗概念,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一是对红旗渠的新认识。以世界的眼光、文化遗产的理念,重新审视红旗渠,为这一精神品牌赋予新的内涵,我们用物质文化的概念去定义物质文化成就,更接近事物本源,体现创造历史的主流主题。这样的理念,与世界潮流趋同,符合科学的历史发展观;二是以现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同传统的申报历史古迹、教派庙宇、帝王宫殿等建筑相比,更有积极意义和宣传价值,更易激发人民的自豪感,更能成为鼓舞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动力。同时,申遗活动又创造了红旗渠宣传的新机遇和平台。有利于推动红旗渠全面走向世界。”据悉,这是全国第一个将“红色经典”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提出申请的项目。

  红旗渠工程具有重大的历史文物价值

  联合国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对文化遗产的定义有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条,其中“遗址”的定义是: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结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的地区。

  红旗渠是林州人民奋战10年修成的,总长1500公里。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千余座山头,修建各种建筑物万余座。总干渠开凿在悬崖峭壁上,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享誉海内外。据悉,红旗渠工程共挖砌土石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

  红旗渠作为水利建设工程,其规模宏大、险峻举世罕见。红旗渠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成就的标志性工程。上个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跟国际友人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其实,这就是对红旗渠的工程意义的评价。红旗渠已被国际个士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被确认的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天河、最长的农田灌溉水系。

  红旗渠美学观赏价值很高。它处于雄壮秀丽的太行山风光之中,渠在悬崖峭壁间,高大的山崖岿然耸立,巍峨险峻,给人巨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名副其实。红旗渠是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具有双重性质的文化遗产,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由此可见,红旗渠美学观赏价值很高,雅俗共赏,受众十分广泛。

  2002年6月,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开馆,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代表省委讲话说:红旗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应当说,这句话较早指出了红旗渠具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

  2006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核定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公布,“人工天河红旗渠”,同京杭大运河、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所在地——中南海等1080项珍贵历史遗迹名列其中。这足以说明红旗渠的历史文物价值得到进一步认可。

  红旗渠带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又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与水争斗的历史。大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至今让人们缅怀和传诵;闻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仍在为人类造福。安阳市政协常委赵河铭认为:红旗渠作为现代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治水工程,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人类创造的又一重要文明成果。红旗渠最能体现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它带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课题表达的又一深刻文化内涵.

  1965年,红旗渠总干渠建成通水就迎来了大旱,所有配套工程完工,立即发挥了巨大的效益。红旗渠利用自己的海拔,把浊漳河水送到了全县各村镇,不仅解决了67万人口和几万头家畜的饮水问题,而且灌溉了林州70%的农田。当地的平均亩产,从50年代的50公斤,在40年里增长了8倍,猛窜到400公斤。经过红旗渠水40年的浸润,林州的地下水位和土质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农村打一眼机井,很容易就能打到地下水。所以,现在林州农民已经不再喝渠水了。因为有了水,林州有了林场、鱼塘和果园。站在林州城外的丘陵举目四望,山岭苍翠,田地一片绿色。红旗渠产生的效益,带来了人类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红旗渠产生的人文精神影响深远

  在我国处于极其困难的时期,林县人民没有专家、没有设备,完全用土法施工,民工吃的住的用的异常艰难,修建这样伟大的工程,令现代人惊叹!红旗渠的人物、红旗渠的故事,都成为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红旗渠工程的建成,产生的红旗渠精神影响深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鼓舞中国人民斗志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电影《红旗渠》在全国公映,“红旗渠”三字变得家喻户晓。红旗渠作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样板工程,成了名副其实的一面红旗,参观学习者蜂拥而至。红旗渠的影响还远播海外,成为展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窗口。

  不论是红旗渠宏伟工程和它反映见证的中华民族精神都影响了世界。20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对红旗给予很高评价,并希望外宾到红旗渠参观。从此,林县成为对外开放县,不少和海外华人慕名而来。1971年至1980年来林县参观红旗渠的外国元首和其他国际知名人士达11300多人,遍及五大洲119个国家和地区。

  1974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到纽约参加第6次特别联大,他带去了10部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和生活风貌的电影,在联合国总部放映的第一部就是《红旗渠》,反响巨大。美联社这样评论:“红旗渠的人工修建,是毛泽东意志在红色中国的典范,看后令世界震惊!”。《八十年来家国》的作者赵浩生,在巴黎看到电影之后难掩激动心情,毅然踏上归乡路,在实地考察了红旗渠之后,他在美国发表演讲说:中国有一条万里长城,红旗渠是一条水的长城。

  红旗渠“申遗”保护正当其时

  申请和列入世遗名录的原有之意在于保护,而现在提出红旗渠的保护正当其时,而且已很紧迫。我们知道,红旗渠最大的危机在于水源。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个致命的威胁向红旗渠逼近:作为水源的浊漳河水对红旗渠越来越吝啬了。多少年以来,红旗渠水源争端不断,付出的代价成本沉重。申遗活动可以对红旗渠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维护产生积极影响。

  红旗渠每年的引水量从70年代的3.7亿立方米,到了90年代已减为1.4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总引水量减少10亿立方。从1997年以后,红旗渠还频频断流,2000年断流时间长达59天,林州市政府不得不出资94万元从山西买水灌溉农田。“人工天河”也面临缺水危机,这是林州人当初没有料到的。

  在浊漳河流域降水量减少的情况下,红旗渠的上游各省市也对浊漳河水展开了提水竞赛,红旗渠原本稳定的水源开始充满变数,逐渐演变成了火药味浓烈的争水局面。红旗渠甚至成了泄愤对象,开始遭到人为破坏,1992年总干渠被炸开造成决口,不得不停水抢修,这起事件震动全国。

  2004年,红旗渠补源工程——马家岩水库正式开工建设,但它的蓄水量只有2700万立方米,林州需要的水,主要还得依靠浊漳河。

  除了对水渠本身的养护,如何确保水渠有水,这是决定红旗渠命运的关键。可以说,没有了水,红旗渠的生命就结束了。红旗渠断流意味着啥?赵河铭感叹到:当然不会终结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永远的断流,可能废弃红旗渠工程,可能湮灭一段历史!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忧心!”我们难道能够停几百年后再谈红旗渠的保护吗?我想这也是我们提出红旗渠申遗保护的紧迫性所在。

  文化遗产专家的红旗渠世遗观

  2006年8月18日,我国著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吕舟教授撰文,论述我市红旗渠的文化价值,指出红旗渠不仅具备文化景观类型的文化遗产特征,而且是二十世纪重要的遗产,它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具有作为世界遗产的潜在的可能性。

  2006年5月25日,红旗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好红旗渠的保护与管理,实现红旗渠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吕舟教授在2006年8月18日发表的题为《第六批国保单位公布后的思考》一文中指出,红旗渠项目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的类型——文化景观。就列入第六批国保单位的具有文化景观特征的保护单位而言,对它们的保护也是一个超出了我们原有的成熟的保护方式和技术手段的新的挑战。例如,对红旗渠等的保护,不仅仅需要保持其原有的形态、保持它们与特定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它们的功能、保持它们的传统工艺,而且需要保持特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包括它们的水源,这种自然和生态环境是它们存在的依据。

  吕舟教授指出,一些文化景观类型的保护单位在精神的层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对红旗渠的保护在关注物质层面遗产保护的同时,就应充分关注它精神层面遗产的保护。这是因为它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响远远不止于创造了一个物质环境,解决了一个地区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问题,它所反映的人的英雄气概,反映的社会的进取精神,构成了中国社会特定发展时期的真实写照,因此对红旗渠的保护应当包括当时所有相关文件、报刊报道、学习参观记录、影像资料等内容,这些能够构成一个折射特定时期中国社会面貌的完整影像。当然在物质层面的保护上,除了对红旗渠本体的保护之外,还包括了对相关山体、山体环境特征的保护和防灾预警系统。

  赵河铭常委说:现在各地的申遗热情,表明人们尊崇历史、尊崇文化的意识觉醒!申遗活动已经演变成各国历史文化成就的展示。红旗渠正需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被认知认可,“申遗”有利于红旗渠走向世界,世界文化遗产是红旗渠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红旗渠工程的建成,产生的红旗渠精神影响深远。

  
(责任编辑:赵健)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