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老人过渡房”境遇观察

  一个特殊的群体,一处特殊的居住区域。

  23排简易棚房、283间2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里面住着400多位70岁及以上的老人。

  他们原本都是苏州车坊镇下属八个村的村民。因城市的发展,需要这些老人离开自己的家园,但新房还没造好,出租房的人认为不吉利,不肯把房子租给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于是他们只好支付每间160元的租金,住进了所谓的“老人过渡房”……面临着这样的境遇,老人们有个共同的期盼,那就是早日住上新房。

令人惋惜的是,这个共同的希望却成了许多老人最后的遗憾——他们还没来得及看上一眼新房,就在这棚屋里离开了……

  如何改变人们的世俗观念,给垂暮老人以家的温暖;如何加快楼宇的开发建设,让孤独老人安享天伦之乐,是我们这个社会亟待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在又一个父亲节刚刚度过的时刻。

  镜头一:

  23排棚房,408位年逾古稀的老人

  驱车40分钟,过繁华似锦的人民路,穿高楼林立的工业园区,记者来到车坊镇——苏州工业园区南侧的一个小镇。经路人指点,记者在车坊镇东方大道靠北的一侧,距离东方大道百余米处看到,有一块被围墙围起来的区域,里面都是紧挨着的一排排简易棚屋,还有老人在里面蹒跚走动。记者看到,房子四周是一大片废弃的农田,杂草丛生,水塘散落,那里应该就是“老年过渡房”区域。

  记者开车绕到东方大道的西侧,又直行百余米,趟过高低不平的石子路,来到这块区域的正门口,说是正门,这里却没有门牌。两扇铁门的后面,只看得见连片的低矮平房。在小区的外围,是荒废的农田和建筑工地。

  见到记者的来访,许多正在散步以及话家长的老人纷纷靠拢过来,并打开了话匣子。

  顾仕清,原本是车坊镇枉港村的村民,他是最早一批搬进这个被称为“老人过渡房”的村民之一。由于认识字,所以村里就安排他临时负责这个区域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负责老人居住的登记以及日常的管理。

  他向记者介绍说,这个区域是在2005年下半年造好的,当时由于有八个村都要拆迁,其中包括李家村、枉港村、鄂田村、金园村、朝前村、大仑村、华云村、旺浜村、渔业村。开始,村里头补贴每人每个月150元的租金,让村民出去租房子住,“但许多房东不愿意把房子出租给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会死在自己家里不吉利,于是,许多老人一时没有房子住。”

  由于考虑到老人居住难的问题,村里就出资建造了这些老人过渡房,并出具规定:凡70岁以上以及老弱病残的老人都可以居住。老人在过渡房里居住,除了要支付相关的水电费之外还要支付每间160元的租金。据悉,从2005年12月14日搬进第一个老人至今年的2月12日,登记在册的老人总共有408人,涉及八个村的267户。

  居住在里头的老人,平均年龄在75岁左右,最大的已经94岁。许多都是孤老,也有许多身患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记者了解到,过渡房共23排,总共有283间。

  镜头二:

  一个开关,两个插座,一个水池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看到记者,执意要记者去她屋子坐坐。老人叫倪阿三,由于患有脑瘤,所以有时候心里想说的话嘴巴里会说不出来。

  和大多数老人的屋子一样,倪阿三的屋子也很简陋,两张床、一个柜子、一个煤气灶、一个电饭锅。倪阿三的老伴张永男告诉记者,过渡房里的屋子都是一样的,一间大概就20平方米左右,配备的有一个水池,一盏电灯,还有两个插座,这些是搬进去就有的,而煤气灶和电饭锅都是自己搬进来后才买的。

  张永男说,他们原是渔业村的渔民,以前是靠打渔为生。他们村大概有200多户,住进过渡房的就他们一家,原因是倪阿三行动不便不能呆在船上,而其他的村民都买了大船住在了船上。

  “不像其他人,还会自己种种菜,我们俩什么都不会。今天还好有人送了我们两条黄瓜。”张永男说,现在吃什么用什么都要上街买,但上街也不方便,来回要一个小时。偶而会有菜贩子过来叫卖,但还是不方便,菜贩的价格不但贵,而且菜的品种也不多。

  张永男告诉记者,以前每天起床还能打渔干点活,现在老伴身体不舒服,他只能照顾她。每天5、6点钟起床后,也没什么事做,就坐着看看野景。买菜做饭,吃过晚饭后也就看会儿电视,由于没有有线电视,能收到的频道只有一两个,所以6、7点钟的时候就睡了。

  这样的日子,对于住在过渡房内的大多数人而言,大体是一样的,也包括4-401房,已经94岁的“老寿星”王小妹。她是老年过渡房里年龄最大的一位,于去年6月住进去。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卧床不起了。正在准备生柴做饭的媳妇告诉记者,原来她们家有六间房,都是老人一个人打理的。由于其他家人都在外面打工,所以家里的烧饭等家务都是老人包办的。尽管老人年纪很大,但头脑很清醒,手脚麻利,胃口也很好,晚上还要听一曲评弹过把瘾。去年年底,老人突然晕倒在小区内,从此就卧床不起。刚搬来那会,老人有时还想去看看新房的进度。但现在老人却说,她就想一直这样躺下去。“不管如何,新房建好后,我们还是要把老人搬过去的。”媳妇表示。

  记者在过渡房区域内看到,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公厕,那主要是给这些老人倒马桶用的。公侧边上还各有一个公用水龙头。区域内有几盏路灯。一些空地上种有茄子、番茄等蔬菜。而每间屋子的门口搭着棚子,有的三三两两地坐在里面拉家长,还有的在里面烧饭,还有的在干着一些手工活……

  镜头三:

  一个共同期盼,16人的遗憾

  当问起这些老人生活在这个所谓过渡房里是否习惯时,几乎所有老人的回答都是:“不习惯也没办法,忍一忍就过去了,以后住新房子就好了。”

  对于这些老人来讲,住在那里最大的期盼就是不久后住进新房子,但遗憾的是,一些老人没能等到那一天,就在那个过渡房内留下遗憾的离开了人世。

  金木宝的老伴就是其中一位。他们原是朝前村人,是2005年最早一批搬进过渡房的,在那个20个平方米的房子里已经过了两个春节。由于金老太中风,生活不能自理,而老伴的眼睛又因白内障失眠,所以两位老人的生活都由女儿在照顾着。

  尽管两位老人都行动不便,但他们最关心的还是新房,便经常向女儿打听新房的情况。就在去年,金老太的老伴突然被查出患了癌症,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老人遗憾地离开了亲人。“这几天新房就快拿到了,但我爸是看不到了。”金老太的女儿叹息道。

  就在记者第一次踏进老年过渡房时,看见在一个叫木园堂的屋子里正在办丧事。离开的老人叫钱小妹,90岁,去年8月28日搬进过渡房,今年5月13日因病去世,记者去的那天正好是“五七”。而木园堂是特意为办理丧事而建造的。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在过渡房里过逝的老人已经有16人,他们平均年龄都在78岁左右,大多数老人是因病去世,也有老人是因车祸而去世。

  有人去也有人来。据介绍,从2005年第一批搬进过渡房至今,总共有24户、40人搬进了新房。而由于现在到外租房的租金比较贵,所以许多在外租不起房子的60岁左右的人也逐渐加入到了这个区域。

  已经住在这个区域、今年60多岁的冯先生介绍说,由于在车坊镇上租房子,70至80平米就要600至700块钱,而两个人的租房补贴加起来才300元。所以就想要搬进过渡房。有这样的想法且上了一定年纪的人还有很多,据介绍,光枉港村需要搬迁的村民就有700多户,而搬进老年过渡房的才60户。

  随着搬来的老人越来越多,如今的棚屋已经不能满足这些村民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就在这个棚屋的对面,政府又造了12排、共155间过渡房。据介绍,这是在今年5月份造好的,现在已经有人去办理了登记手续,就在这个月将迎来第一批入住者。

  就此现象记者采访了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的张照余教授,张教授说:“对于这样的事情,我感到十分震惊,我认为这是一个悲剧。那么多的居民居然把老人拒之门外,而理由又是如此荒唐,这说明我们对老人的关怀太少了,我们的社会在尊老方面应该多做点实际的工作。这个现象说明,我们要改变农村的陋习,改变封建迷信思想,还有很多功夫要做,政府在这方面应该加大宣传,加大引导,加强意识形态的教育。政府出资为老人盖起过渡房,这个姿态是好的,表明政府愿意承担责任。但是在工作上,我们的工作还做的不够仔细。我们应该考虑到,老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我们应该为他(她)们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张永男 | 倪阿三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