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 > 香港回归十年消息

香港基本法成功实施 回归是加法在融合中双赢

  《瞭望》文章:香港与内地并非此消彼长

  香港经济启迪内地市场经济,内地是香港发展的深广腹地,回归之后,两者联系更为紧密,共同成就十年双赢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袁元

  独特的“区位”和“体制”优势,是香港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全球版图上,香港位于亚太核心地带,有着天然优良港口,是各大洲间海运交通的重要通道和航空枢纽,其处于欧美两大洲的中间,具有从事金融业的天生的时差条件,而其所背靠中国内地,更成为其经济持续增长的广阔腹地。

  在体制、机制上,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有着便利的营商环境、健全的法治体系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此外,香港还有相应的财政储备和外汇储备、自由兑换的稳定货币,以及低税率的简明税制;有着长期的商业传统和自立进取、勤奋务实精神。

  正因如此,长期以来,香港成为中国内地与世界市场接轨的重要中介,同时也以市场经济的先行实践启迪着中国内地;而中国内地也以广阔的地域和资源成为香港发展的重要腹地,回归之后,两地联系更为紧密,在优势互补中赢得十年双赢,而非此消彼长。这是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专家的共识。

  内地:香港发展的深广“腹地”

  说来,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经济关系由来已久。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后,香港为内地提供大量资金和技术及先进管理,成了中国内地利用外资的主渠道;而香港与内地自上世纪以来的“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也是充分利用了两地的比较优势,既推动了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又为香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成了香港的第二次经济转型,即从以港产品出口为主的自由贸易港转向以服务业经济为主的自由港。

  在香港业内人士的眼中,回归十年,香港经济发展中的内地因素日渐增多,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愈发密切。可以说,无论是贸易还是直接投资、无论是商品贸易还是服务贸易、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或转口,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不断深化,而大量依赖内地制造业的香港服务业亦随之向外向型发展。

  首先,内地宏观经济的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并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为香港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支撑。

  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对香港坚定不移的信任和支持,惠及香港的制度性安排为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香港经济接连遭遇打击陷入困难的时刻,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见证下签署了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为两地的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开放平台。

  几年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CEPA的内容日渐丰富,其中包括:所有香港原产货物都可以享受零关税优惠进入内地;香港的服务提供者可以在27个服务贸易界别下,以更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在内地设点经营,在一些领域,例如法律及银行服务等,优惠的条件更超越了中国对其他世贸成员的承诺;“个人游”在内地49个城市实行;内地企业到港投资的申请程序已经简化。可以说,香港经济的迅速复苏,除了香港人的努力外,CEPA的落实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最近,一项由香港2600家制造业及服务业机构参与的调查显示,CEPA自实施以来,有力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

  截至今年5月,有关机构共签发了超过2.3万份原产地证书,总值超过83亿港元的香港货物在出口内地时可获豁免关税;在货物贸易方面,CEPA于2005至2006年为香港制造业带来的额外资本投资额共3.05亿港元,今年和之后计划增加的额外资本投资额达2.39亿港元;在服务贸易方面,截至去年年底服务业累积的额外资本投资为48亿港元,与2004年比较升幅达380%,预计今年和之后还有24亿港元的额外投资。同时,CEPA在2004至2006年为香港创造3.6万个新职位,包括在内地创造并由香港居民出任的1000个新职位,并预计今年还可因实施CEPA而增加逾3600个新职位。

  有统计显示,仅去年根据“个人游”计划访港的旅客就带来了93亿港元的消费,较2004年增加近38%。

  有关专家认为,CEPA为香港经济带来有形、无形效益,构建了双向互补的经济新平台,让香港能长远加强与内地的经贸关系,有助于重建及巩固社会对香港经济的信心。这被美国《时代》周刊喻为香港经济的强心针。

  “CEPA是一个里程碑,是香港和内地关系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教授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它意味着香港和内地从早期的以直接投资为主的“前店后厂”的合作,走向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规范的体制。从合作的角度来说,从以前单纯的制造业的合作,走向服务业的合作;从以前自发性的合作,走向自觉性的合作、体制性的合作。这为香港在中国内地全方位开放的格局下的未来定位确立了一个基础。可见,CEPA并非“你取我予”,而是内地与香港将缔造双赢的格局。

  而国家“十一五”规划,也对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地位进行了充分肯定,强调要支持其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信息等服务业。香港未来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已获得了国家整体战略的有力支撑。

  香港:启迪内地市场经济

  回望中国的改革发展历程可知,在中国内地对外开放、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香港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启示作用。

  上世纪80年代改革之初,中国内地所设的4个经济特区中,有3个位于毗邻香港的广东省。有专家评价道,香港的资本和先进管理与珠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相结合,就带来了两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在港澳专家看来,香港是海外资本进入内地的“集结地”。一直以来,香港还是内地第四大贸易伙伴、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仅从2006年的数据看,内地与港澳贸易额为1661.7亿美元,占内地外贸总额的9.4%;内地累计实际吸收港澳投资202亿美元,占内地实际吸收外资总额的32.1%。

  同时,香港信息非常灵通,是内地了解世界的“观察站”;香港市场规则与国际完全接轨,是内地企业走向世界的“练兵场”;香港与国际市场联系广泛,是内地商品进军海外的“中转站”。

  基本法专家、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振民教授认为,香港高效廉洁的管理、健全的法治、成功的市场经济,对于内地的改革具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内地从香港学习到不少好的经验。相对其他转型国家,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功与香港的贡献密不可分。

  也因之,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将香港喻为“内地市场经济的启蒙老师”。

  而在CEPA实行之后,内地与香港的经贸联系迅速发展,二者双赢的意义更为凸显:比如,在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问题上,近年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日益巩固,同时又是亚洲第二大创业基金的中心,内地企业可利用香港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活力,可在香港上市,充分求得拓展业务的基金;而国内优质企业在港上市,亦可推动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

  再如,内地可以充分利用香港服务业的优势,以促进自身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升级;而香港则也可以搭上内地经济快速发展的班车,将香港高端的新兴服务业与内地迅猛发展的制造业的结合,从而推动香港的第三次经济转型。“香港如果能够在‘中介’的角色之外,进一步发挥其在服务业上的优势,成为‘直接的服务提供者’,面向内地所有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内地建全、完善金融体系,发展和改善内地服务业,必将能够给香港特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的李众敏这样说。

  谈及此,陈广汉认为,内地与香港的合作关系有三个大的转变:

  一是,从早期的直接投资到现在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相结合。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股票市场、证券市场融资。

  二是,从早期的“引进来”,到现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前内地主要是通过香港把资金引进来,而现在是要通过香港“走出去”。他建议,内地比较好的企业可在香港设立跨国公司的总部,在香港发行股票、债券,充分利用香港这一贸易平台。

  三是,从以前单纯的融资,到融资和金融创新相结合。就是说,内地可以借鉴学习香港在金融制度方面的优势;而有着中国内地的巨大经济规模作为支撑,香港的金融业也将更具发展空间。

  在融合中获得双赢

  谈及回归十年,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认为,这既是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在融合中相互发展的十年,也是香港在内地改革开放进程中重新确立自身定位的十年。

  他认为,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内地经济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事实上,香港经济一直与中国内地经济形成了良性的互补。因此,从未来看,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的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

  在他看来,粤港两地制造业已经全面融合,下一步就是要促进香港服务业与内地服务业之间的融合,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是可以相互补充的,而绝非此消彼长,而会创造出多赢和双赢”。

  张汉林的这一观点,在《瞭望》新闻周刊的采访中,得到了多位研究者的认同。

  陈广汉认为,香港在金融、专业性服务、旅游等方面和内地存在着互补,合作的空间十分广阔;李众敏分析说,香港的金融业、贸易服务业、航运业等产业都是经过上百年发展,如果内地能够充分借鉴香港之长,对内地发展这些产业都是非常有益的,溢出效应也会非常明显。

  尽管香港特区与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在贸易、航运等个别产业、个别项目存在竞争,在金融领域也与上海存在一定的竞争,但研究者们认为这都不是主流,最重要的是,香港与内地之间存在着全局意义上的合作关系,而且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是主导。

  “就内地而言,还应看到自身的不足,特别是服务业、服务贸易仍很弱小,而这正是香港的优势,可以和香港进一步合作、融合。而不应进一步夸大所谓竞争效应,应该多看看两地的融合效应”,张汉林这样说。

  张汉林又举了航空运输的例子: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香港机场已不能进一步支持其航空运输的优势,而为巩固和增强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物流中心的地位,在中央政府的允许下,珠海特区积极促成了香港机场和珠海机场的合作。近年来,珠海机场在香港机场的带动下得以迅速发展,而且珠海机场作为香港机场很重要的货运和客运转运的姊妹机场,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内地而言,香港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继续实现和创新对内地经济的辐射功能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香港来说,如果将其腹地进一步置身内地,则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带来更多商机。

  而针对香港正在经历的第三次经济转型,陈广汉提醒香港,若想在这一过程中取得预期效果,需注意处理好自由经济体与转型期政府作为之间的关系、高增值服务发展与结构性失业或草根阶层收入改善的关系,以及经济结构演进中的路径依赖和调整产业发展路向的关系。张汉林认为,香港要想在新一轮竞争中继续领先,“根据香港内外环境的变化及经贸关系变化作出准确的决策十分关键”。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曾玉燕)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王振民 | 矛盾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