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燕赵都市报

心态:十年游移,十年回归

  语录:“最重要的一点,是香港人的契约精神。我相信这种契约精神与其他的正面价值,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抹杀。”———杨锦麟

  对内地人来说,对香港的第一感知是从《上海滩》《霍元甲》谭咏麟徐小凤开始的。

这是80年代的香港,正处于它的黄金期,是从7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本土文化生长、沉湎于光荣梦想的香港。也就是从80年代开始,香港人有了HongKonger的身份意识,而不仅仅是一个英属殖民地居民的迷茫。

  英国人就是带着这样一个处于繁荣神话中的香港开始和中国政府谈判的。

  处于神话中的那一代香港人,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世界航运中心、自由贸易港、亚洲金融中心、东南亚交通枢纽、东方好莱坞,物质繁荣、政治开明、法制健全,这一颗东方明珠,是七八十年代的奇迹。奇迹有各种因素风云际会的原因,也有香港经济腾飞过程中坚韧、打拼、创造、团结的香港传统。

  1997年6月30日那一夜的瓢泼大雨中,等待的2000多名外国记者失望地没看到香港市民有其他事情发生。只是在10年后的纪念日来临前,许多香港市民会清晰地记起那晚的迷茫和不确定,就像那晚汪明荃在酒店窗前长久地注视夜晚的香港一样。

  十年过去,其间经历足够让每个香港人刻骨铭心,金融危机、SARS、地缘优势的磨灭,每一次都会让香港人在对昔日辉煌的追忆中追问,香港何以香港?此间香港知识界有关“香港核心价值”的讨论,就是在寻求香港在大中华区的独特地位。这个寻求在2003年香港经济复苏之后更为紧迫,也更具理性色彩。

  香港跨界名人陈冠中在北京生活期间写出的《我们这一代香港人》中感性地表达了香港人在这几年间经历的失落、自我怀疑和痛苦不安的心态:“十年之间,突然之间,发现我们不再是无所不能的了”,这种感觉与80年代的辉煌记忆仿佛隔世。所以,香港的回归,对于香港人来说,更是重归自信的过程。

  如今,香港人不再称自己是HongKonger,许多人自觉地将自己定位为“中国人”。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十年的历程,就不再会想当然地将刘德华的那首《中国人》当作政治献歌,而是一首代表了发展中的香港心态的心声。

  和其他殖民地不同,香港不是原住民为主的城市,历史形成的移民和难民占据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两手空空,人生地疏的境况形成了艰苦打拼、勇敢坚韧、团结互助的香港性格,所谓“爱拼才会赢”。而独特的地缘优势在为之带来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经济角色的同时,也铸造了感性、活力、开放、自由的商业都市文化。加之80年代后制造业转移至珠三角,财富又回流至香港,这一切因缘际会了80年代的香港奇迹,同时也为港人带来无所不能的迷信心态。

  亚洲金融危机,照出了香港此前制造业空洞化、实业萎靡、投机成风、地产为王的畸形经济之因,更让港人反思香港在经济上不能独善的一面。香港不再是无所不能。中央政府在经济上的援手,增加了港人对中央政府信任,2004年的CEPA给了香港比WTO更优惠的条件,扶助香港经济复苏,在经济上更加强了香港对内地的依赖。尽管有学者在讨论经济利益的获得是否应以本土价值观的妥协为成本,但北上置业、北嫁北娶、移民回归已经成为热潮。

  曾荫权多次说,“中央是我们的最大靠山”,自然是对中央经济上的输出和支持再续香港梦想的自信,但经济上的互动更会带来香港自我迷信期心态保守一面的改变。

  自我迷信的另一面就是保守。97之后一段时间内心态“拒变”、“疑变”,港归之前的英文教育和粤语更阻止了心理上与内地的合理连接。粤港合作几度拖沓,外界认为与时任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对与内地融合的深度忧虑有关。———香港必须改变殖民时期的心态,文化上、政治上反对过去主流形态的浪潮虽然掀起,但香港此后的身份危机和香港定位的困惑一直如雾纱一样笼罩在港人心头。

  经济低迷期,时任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唱起了《狮子山下》,这首草根阶层艰苦创业的歌曲重新唤起了港人对往昔香港精神的记忆,朱镕基当年对这首歌歌词的铿锵朗诵近日在香港电视媒体上重新播放,更显现出港人对中央支持的认同和感激、港人二次创业的信心。SARS期间的内科医生甘尔慧说,SARS让这座低迷了很长时间的城市完成了它的救赎———只有团结起来、只有与内地连接,才能找到香港人的身份,香港才能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是另一种意义上复活。如果说10年前大家担心会“香港死了”,担心的是一国两制的可行性,害怕被“变”,10年后,香港人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变”。毕竟,当初的四小龙之一的香港正眼见着内地经济的迅速崛起。陈冠中感叹说,与内地相比,香港所剩的优势产业不多,我都没见过的欧洲时尚大师,内地的主编们都见遍了,在创意上已经超过香港———香港人害怕被边缘化,但某种程度上,香港确实在边缘化。

  曾荫权顾问刘细良说,很多人担心香港边缘化,我说你不用去考虑这个问题。现在应该考虑的是香港在整个国家里扮演什么角色———香港在国家找到角色,就在国际上找到角色。他认为陈冯富珍当选世卫总干事,之所以对香港人心理影响那么大,在于国家对香港的城市管理软权力的认同。

  在这个必然的融合的趋势中,香港对于内地贡献,香港基建大亨胡应湘也和刘细良有相类似的看法:香港的贡献在于专业和经验,在于制度和文化方面的探索。

  这应该是香港和内地各自的幸运。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大的中华共同体,对持续的繁荣、和平、稳定的谋求却是相同的。在10年中经历了游移、彷徨之后,这大概是香港最大的心态回归。

  (本报记者:蔡晓辉)

  《狮子山下》(罗文原唱,刘锡明翻唱,刘锡明为香港二代移民,狮子山下出生成长)

  人生中有欢喜

  难免亦常有泪

  我地大家

  在狮子山下相遇上

  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人生不免崎岖

  难以绝无挂虑

  既是同舟

  在狮子山下且共济

  抛弃区分求共对

  放开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一起去追

  同舟人誓相随

  无畏更无惧

  同处海角天边

  携手踏平崎岖

  我地大家

  用艰辛努力写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

  香港之十年十变

  身份认同

  “我是中国人”,香港人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是回归以来最大的“变化”。十年间,香港人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

  北上置业

  香港回归前,到内地定居对很多香港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而在今天,港人到内地生活反而成为一种趋势。2005年研究报告指出,共有近9.2万港人在内地居住,人数每两年增50%。

  北嫁北娶

  北嫁北娶一家亲。与以往最大的区别在于,近年涉及两地的婚姻,不只是香港男士到内地娶妻,香港女士与内地男士结婚也渐趋普遍。

  移民回归

  从1984年至1997年间,香港向外移民的人数达到总人数的1/12,即54万人。然而现在却出现回潮迹象,根据一份加拿大报纸的报道,至2005年,1997之前从香港移民加拿大的20万港人中,有1/3受到香港高速发展经济的吸引,又回到了香港。

  过度发展

  香港长期土地资源的短缺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过度的发展,香港用推土机推平历史的遗迹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两地互动

  越来越多的与内地之间的联系已经毫无疑问对香港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最近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首发股升值了22亿美元,使其成为世界最大的首发股。

  语言多元化

  英语,香港作为殖民地时的语言,现在已经成为除广东话和普通话以外,一个通晓数种语言的人的重要标准。2005年一个调查显示,70%的雇员感觉英语的标准程度自1995年以来有所下降。

  港校北热

  自1998年开始,香港高校陆续在内地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地域越来越宽,风头越来越劲,优秀生转投香港成为新闻话题,背后是两种大学制度的直接碰撞。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锡明 | 曾荫权 | 刘细良 | 陈冠中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