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各地视窗

山东青州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村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已很难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以“自发”、“自救”面貌出现的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面临着规范化程度不高、“小、散、弱”等诸多问题。怎样使分散的小农户在生产经营中与市场对接,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下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同日,山东省青州市,一家名为“青州清风寨山楂发展合作社”(下称“清风寨山楂合作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了工商局的注册,正式挂牌成立。

  从“小农经济”到依法办社—

  山东青州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伟/山东青州报道

  “我们不仅是首批,还应该是首家!”7月1日晚,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张国臣在电话里兴奋地对记者喊道。“我看了一天的新闻,电视、报纸、网站,除了我们(即清风寨山楂合作社),全国30多家今天成立的农民合作社,都没有提到由专业律师介入进行规范。”

  张国臣应该激动。为了这一天,一个多月来,他和另外几名同事几乎成了事务所“驻青州律师”,每天走村串乡,义务帮助当地几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下称“农经组织”)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框架严格规范成立。“农民对这个法不可能很了解,最重要的是让他感兴趣,知道对他有好处”,张国臣坦言,“而这并不容易。”

  三个人的心事

  6月22日,青州市何官镇南张楼村。正是胡萝卜收获的季节,一堆堆刚“出土”的胡萝卜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田间,乡间路上随处可见前来收购的卡车。村民们正忙碌地将胡萝卜装袋、搬运上车,脸上却很难看见收获的喜悦。

  “价格太便宜了。今年春天胡萝卜的价格是4元/米(注:当地收购胡萝卜按每畦田地的长度计算价格。4元/米,即每畦田地每一米所产的胡萝卜的收购价格为4元),现在的价格是0.5元/米。”一位刘姓村民皱着眉头说,“我每米的成本都要8毛钱呀,但还得卖,不卖就烂在地里了。”据他介绍,因为胡萝卜种得多,这几天还需雇人来搬运,每人每天还要支付80多元的工钱。

  据何官镇农业部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南张楼村当季胡萝卜种植面积有3000多亩,主要出口到日韩等国,“听说他们在搞反倾销”,“我们还是经验不足,不知道怎么操作,得边学边做”。

  “大家一直在想办法摸清市场行情,但这东西很难。我们的胡萝卜一直是(山东)寿光的来收购,他们说现在冷库存货太多走不出去,还说有虫子的不要,可我们一用农药又有残留,超标了也不要。真搞不懂。”刘姓村民郁闷地说。

  青州市旅游局副局长史建章的心事,也和“土里刨钱”有关。

  2006年5月,史建章作为驻村干部,到当地山区帮建新农村。“农村承包到户后,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并不乐观,而且各过各的日子,非常散漫,谁也不管谁。”据史建章介绍,有些村子一般1/3的人略有富余,1/3的人挣的钱刚好全花光,还有1/3的人入不敷出。由于传统农业收入偏低,老百姓宁愿打工不愿种地。“而村干部呢,一年1800多元的工资,还不如打工赚钱多,所以也不愿意坐在屋子里好好想办法带领大家致富。”

  “我们的农民太厉害了。自己盖房子,不用砖和水泥,光用石头就能摞起来,还结实得很。可公共事业的房子就是盖不起来,个别村连个村委会办公室都没有。”如何让农民的致富方式“从体力过渡到智力”,成了史建章操心的事。

  而对于谭坊镇农民、禽类养殖户孙在宏来说,他的担心则很具体:何时才能给鸭子保上险。

  早在2006年6月23日,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和风险,提高养殖水平,在当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包括孙在宏在内的67户养鸭农民成立了青州市谭坊诚信肉鸭产销服务合作社。据孙在宏介绍,服务合作社的好处在于:免费为会员养殖户提供禽病诊断、技术培训等服务,大家统一购买,饲料、药品都相对便宜。但他认为,最重要的事还没有着落——给鸭子上保险。

  “保险公司说,要想给鸭子保上险,养殖规模至少要达到200万只,可我们没有这么多鸭子。我们也想搞规模经营,不断吸收新会员,但大家的积极性不是太高。服务合作社是一个松散的联合,类似于合伙企业,只收取会费。如果有节余,会给大家分些油,发个手电筒什么的。养1万只鸭子的和养1000只的没什么区别,交的钱和得到的好处都一样,有的养殖大户甚至觉得自己有点吃亏。”

  作为这个松散联合体的负责人,孙在宏觉得事情有些棘手。

  青州的挑战

  据青州市农村经济管理局(下称“农经局”)局长燕连深介绍,近几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青州市逐步形成了蔬菜、林果、畜牧等多个农业支柱产业,但农村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户各自为战,技术落后、信息不灵、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行业缺少统一组织,形不成合力。

  今年1月,青州市对本市的农经组织进行了考核、验收。据燕连深介绍,截至2006年底,全市共有农经组织123家,加入农户近1万户,带动户数3.8万户。农经组织的发展,虽然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但也存在组织规范化程度不高,“小、弱、散”现象突出,运转不规范等问题。

  “如何更好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专业化、科技化程度,促进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应对国际、国内大市场的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燕连深告诉记者,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正式颁布,青州市将2007年定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年”,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辅导培训、加快推进规范化进程,建立健全扶持政策,确保农经组织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青州市每年拿出50万元,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农经组织的发展。

  “但规范成立合作社,不仅牵涉到合作社法,还涉及破产法等许多法律法规,我们不是全部清楚,万一哪个地方遗漏了,就不好了。”燕连深的担忧颇能代表青州许多政府官员的心声。

  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一直关注该法制定的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徐永前颇为兴奋。“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是解决农产品流通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是解决整个‘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徐永前积极倡导律师介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业务,在他看来,依法规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里程碑。“以前合作社身份不明确,没有法人地位,规范以后,取得了合法地位,成为真正的农民专业组织,强化了其市场主体的身份,在抵御风险优势、谈判价格优势、融资优势、规模经营优势都远胜于从前。”

  徐永前的想法和青州市不谋而合。“这件事确实巧了,徐律师是我们山东老乡,又很关心合作社的规范发展,所以才会派律师免费过来帮我们,要不然,这种事又麻烦,还没什么钱赚,我们上哪儿找律师去?”燕连深庆幸地说。

  试水清风寨

  谈起青州的山楂,青州市农经局的张科长一脸自豪。“青州种山楂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其中,王坟镇是青州山楂的原产地,品种好,有区域优势,它的山楂制品能占全国市场的80%。”

  据王坟镇许家庄一位村民介绍,1987年这里的山楂就能卖到2.5元/斤。“后来大家都种,好多人过来买树苗,种得多了,价钱就降下去了。去年我的山楂收了1万斤,每斤只卖0.12元。”传统的粗放式种植方式使得当地山楂产量不高、质量不稳定,而市场信息的闭塞、种植户各自的“小算盘”更使得疲软的山楂价格“雪上加霜”。“价钱都是小贩说了算,你嫌便宜不卖,自然有别人卖。所以,小贩压价我们也只好认了。”这使得村民们更不愿意投入精力、财力在山楂种植上,积极性不高。“许多村民觉得种山楂还不如去打工,一天还能赚个三五十块钱。”山楂种植户、许家庄村支书金德功说。

  自豪的山楂,可怜的价格,尴尬的种植户。

  在这样的地方成立山楂合作社并不容易。首先要解决的,是大家的科学种植积极性。而积极性来源于价格——最直观的利益。

  “2006年,史局长他们说,要对我们进行培训,提高山楂种植管理水平。咱们这里祖祖辈辈都种山楂,种到现在,我们还不会种了?”一位村民回忆道。同年8月,半信半疑的种植户们被组织到临朐县参观学习,“去了两辆大巴,100多人”。

  “人家2200棵山楂,就4个女人在管理,一年纯利润30万。”该村民佩服地说,“人家剪枝、施肥搞得好,看了很受启发。我们原来的老观念,总舍不得剪枝,认为枝多结的果也多。他们剪得很厉害。不参观不相信,一看就觉得好。”

  随后,青州市趁热打铁,请来专家为当地种植户进行冬季果树修剪培训。虽然认识到了种植技术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些村民对此不以为然。“培训啥?一家剪好了,别人就都会了。”

  与此同时,史建章等驻村干部开始为大家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一个村一个村地讲,章程、管理办法、要约等都印给他们看,人手一份,有不明白的可以随时电话咨询。老百姓晚上9点打工回来,我们就开始讲,讲到夜里12点。虽然累了点,但挺有成就感的。”

  “合作社有农民自发组织成立,有规模优势”,“农民自发入股。60%按交易额返还,40%按股分红”,“合作社不是企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合作社带动大家共同致富”……记者在王坟采访时,问及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处,许多村民“背书”似地张口就来。当金德功告诉记者,合作社的好处是“统一买东西便宜,统一卖东西贵”时,村民们如释重负般地一起点头:“对,对,对!”

  不管大家对这些新概念是否全部了解,不管一部分半信半疑的村民还会观望多久,“科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确实已经在这片山区“生根发芽”。参与规范成立清风寨山楂合作社的张国臣,用简单的、农民式的语言和思维向记者概括整个过程:

  “市里免费过来指导果树管理,枝也剪了,病虫害也少了,叶子都长得比往年厚了,大家看着,觉得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而且加入合作社后农资价格也确实便宜;一想,100块钱(合作社每股股金100元)赔也就赔了,可化肥农药这边也省了有100元了,再惨也惨不过加入合作社之前。所以大家肯加入。”

  今年7月1日,由许家庄村民发起、集合周边九个村的村民、按照自愿自发原则联合成立的清风寨山楂合作社,正式按照“合作社法人”的身份在工商局取得注册。首批社员158人,山楂树2万余棵,注册资金8万元。与此同时,当地还有数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对于合作社和自己的明天,社员们由衷地乐观且满怀希望。

  东张村种植户张玉新估计,加入合作社后,山楂的产量会由原来的年均80斤/棵升至160斤/棵,收购价格会由原来的0.4元/斤升至0.7元/斤。“丰收年,麦子600斤/亩,0.7元/斤,也就能卖400多元,而投入的成本就得200多元。种山楂,哪怕两毛一斤,也比种麦子强。如果山楂种好了,就不种麦子了。”

  金德功则想得较为长远,“合作社贷款容易,得先贷款建一个能储存山楂的冷库,提高收入后就搞山楂深加工,然后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挂钩,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一位种植户则告诉记者,“合作社没一点风险。即使解体了,村民的(果树)管理意识也有了,知道管理了,懂技术了,树还是我的树,卖的钱还是我的钱。有啥风险?不就100块钱嘛!”

  与他们的乐观相比,青州市的官员更为谨慎。

  各相关部门支持合作社的相关政策能否及时出台?合作社如果将来变成企业怎么办?尽管有了依法规范的各项章程,万一合作社破产了,习惯于人情社会生存的农民能否依法而行?会否因此对合作社失去信心……在燕连深看来,一切才刚刚开始。

  6月22日,晚上11点,张国臣、史建章等人还在办公室里核查成立清风寨山楂合作社的相关材料。当时入社的已有143人,还不断有人申请加入。张国臣建议说:“赶快截至吧。马上就要注册登记了,必须得有个具体准确的数字。合作社刚开始,关键是要规范,想加入的农户,成立后还可以继续加入。”史建章想了想,认真地说,“那就再加入5户,148户吧,这个数字好,四平八稳。”

(责任编辑:李彬)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