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要闻 > 世态万象

北京昔日风筝基地仅剩一户坚守 手艺可能失传

  本报记者报道 通州永乐店镇临沟屯村村口,10余辆三轮车上载满一袋袋二手的高尔夫球,每当有汽车驶过,车旁的农妇们都会举起球招揽生意,神情迫切……

  一些熟悉临沟屯村的人或许还记得,20年前,这里成为北京市风筝协会的生产基地,以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为模板的“曹氏风筝”开始批量生产。

10年前,北京80%的风筝出产于此,村里300多户人家有90%都以做风筝为业,家家扎“蜈蚣”,户户绘纸鸢……再后来,由于工艺品外贸市场不景气,加上周边建起了东方大学城和一个豪华的高尔夫球场,村民开始放弃祖辈传承的生计和手艺,转而到大学城和高尔夫球场打工。

  今天,临沟屯村只剩下一户做风筝的手艺人还在苦苦坚守,今年43岁的“风筝人”王永江对记者说:“如果不是村里的老书记按着我,我可能也早不干了。老书记觉得留着一颗种子,这手艺说不定有一天还能起死回生。”

  ■村口卖高尔夫球的农妇都是昔日风筝艺人

  从通州出发向西南驱车近40分钟,记者来到了与天津市武清区及河北省廊坊市毗邻的永乐店镇临沟屯村。一进村口,一排排遮阳伞下的小三轮车林立路旁,车上满载着成堆的白色小球,用一袋袋透明塑料包裹着,远看还以为是柴鸡蛋,走近才看出都是高尔夫球。几个卖球的农妇争抢着围拢过来,指着手里的高尔夫球说:“耐克的,25个球50元一袋。”见记者无意购买,立即变成买一袋送一袋,价格直降了五成。

  记者向卖球农妇打听这里有没有风筝村手艺人,一位农妇马上说:“过去我们几个都是做风筝的,现在谁还做啊。一个月接不到100元的活儿。”几位农妇以前靠做风筝能挣700多元,但后来没活儿了,加上常年做风筝都得了颈椎病,于是不再干了。“你现在进村也找不到人,都去球场打工了,得中午吃饭的时候才回来。”一位农妇说。

  过去村口卖的都是风筝,现在都变成二手高尔夫球了。永乐店镇一位干部告诉记者,过去做风筝就靠夫妻分工配合,现在不做风筝了,夫妻分工配合还在。农妇们手里卖的高尔夫球是丈夫从球场的人工湖里捞出来的,一些打球的有钱人把球打到水里就不会再去捞,在球场打工的丈夫们便下水去捞,然后拿出来让妻子低价卖出。

  ■侯宝林、李翔把“曹氏技法”带入风筝村

  上午10点,临沟屯大街上冷清寂静,看不到青壮劳力,只有一些老年人和小孩走在街头。村里人回忆,10多年前村里可不是这样,那时候家家扎“蜈蚣”,户户绘纸鸢,收风筝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

  临沟屯的风筝制作,据传起于清代,距今至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村北原有一座沙土高岗,沙岗上原有一座寺庙,寺庙已被拆毁。寺院内有古松一棵,粗可4人合抱。据该村70岁的老人杨友财回忆:“我们小时候,农闲时很多家都糊风筝,我父亲还经常领着我们到村边沙土岗的古松前去放。”百余年来,村里的老一辈、少一辈几乎都在那道沙土岗子上放过风筝。不过,原来放的风筝比较简易,不过是用几根竹篾儿扎成矩形,再糊上彩纸,加上两根彩条儿的“屁帘儿”、“瓦片儿”之类,村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会糊爱玩,这种风俗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

  1978年,村里忽然来了两个艺术家,他们对临沟屯做风筝玩风筝的历史进行了一番调查了解,并且还整理了临沟屯风筝的历史和制作技艺———事后不久,市里来了人,决定在临沟屯成立市风筝协会副业组,严格按照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的技术制作宫廷风筝。从此,临沟屯开始批量生产风筝,并成为远近闻名的风筝村。

  20年前把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带到临沟屯的两个艺术家至今还被村里人念念不忘,他们是相声大师侯宝林与北京人艺演员李翔。

  北京80%的风筝再次生产九成农户以此为业

  当年第一批制作的曹氏风筝很快被人收走,做风筝技工也得到了在当时看来非常丰厚的回报。糊制风筝能赚钱,使穷惯了的临沟屯人大开眼界,也使糊风筝赚了钱的人越糊越有劲头儿。村委会因势利导,决定发动全村搞风筝加工,使风筝成为商品。在副业组师傅的传、帮、带下,几年工夫,临沟屯的家家户户都学会了糊制宫廷风筝这门手艺。白天,他们下地种田。夜晚,全家老少都在糊制风筝。最后,由村里统一收活,为他们生产的风筝找销路。

  1993年村委会集资15万元,成立了“翔云工艺品公司”,全国各地许多旅游景区、民间艺术品商店、外贸进出口公司都有了他们的风筝,特别是京城每年的庙会上,更少不了“风筝村”风筝的身影。根据《北京日报》的报道,当时北京白孔雀艺术大世界十周年店庆,其主楼上挂起3只风筝村生产的巨型风筝:一只是高5米,宽2米的戏剧脸谱;一只是高4米,宽6米的雄鹰;另一条是长50米的彩色云龙。媒体报道形容道:“微风徐来,龙身摆动,呈腾云驾雾之态,直上青云之势。”到1998年,全村90%的农户都从事风筝加工,品种也形成四大类百余个品种,提高了风筝的质量和档次,风筝年产量达到10万只,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0%,其中50%间接出口,远销美国、日本、泰国、智利、哥伦比亚等17个国家并在香港设立了长期的销售网点。

  ■风筝滞销,周边新产业兴起村里仅剩一户做风筝

  走进临沟屯村委会的大院,坐北朝南五间瓦房中,有四间用来办公,一间用来作为放置积压风筝的仓库。打开库房大门,四面墙上挂满了各种造型的风筝,沙燕、老鹰、蜻蜓、醉八仙,一条近10米的龙头蜈蚣盘桓在天花板上,地上一个个装风筝的纸盒堆起一人多高———虽然仓库里所有物件还是能让人想象出当年生意的红火,但风筝上附上的一层尘土也折射出风筝村由盛变衰的无奈。

  “销路不畅是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的,那年突然间香港和东南亚的订单就都没了,紧接着欧洲、美国的订单也没了。”村支书李玉山说。随着外贸订单的减少,村民每户能够获得的定额也直线下降,过去每月能够卖出700元到800元的活儿,到后来最少的时候连100元都达不到。由于曹氏宫廷风筝主要用来观赏,做工复杂,用料成本高,而北京市场上真正玩风筝的人更愿意购买廉价耐用的工业产品,因此国内的市场也渐渐失去。

  因为临沟屯地处偏远,本来还有不少风筝手艺人在坚守旧业,但2000年前后,东方大学城在不远处的河北廊坊开发区内建立,一些村民开始转行到那边打工。到了2002年,村旁又建立起一个大型的豪华高尔夫球场,风筝技工的流失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据村里统计,5年里,村里有400名左右的风筝技工投身到高尔夫球场打工,到去年,280多家风筝生产户下降到6家,到了今年,只剩下43岁的王永江一家。

  新闻内存

  村里年轻人最想当球童

  本报记者刘砥砺报道在昔日的“风筝村”,有一半的村民都在附近的高尔夫球场谋求饭碗,这些打工者中几乎全部是过去的风筝技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村民,其中所有年轻人的理想都是能在球场当一名球童,因为那份工作的收入能够达到2000多元。

  在高尔夫球场工作的近400名村民中,大多数从事绿化和保洁工作,再年轻一点儿的以保安居多,月工资大约在700元到800元之间。如果拿现在的工作与过去的工作进行比较,更多的人认为现在的工作更轻松舒适些,因为做风筝时间长久,必然要患颈椎病,这种病使临沟屯的一些老年人痛苦不堪。

   当记者问一些年轻人还愿不愿意再学做风筝的手艺时,大多数人笑着摇了摇头。在他们眼中,现在最理想的工作是到球场做一名球童,这意味着每月能够获得2000元以上的收入。不过这项工作还需要身体高大,长相良好,且通过考试获得认证,村里年轻人被录用的还不到五个。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房煜)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曹雪芹 | 侯宝林 | 李翔 | 古松 | 王永江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