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时,黄阳光写下了“足舞”二字。他说,“足舞,最能概括我的故事。”
人物独白:
“我只有一双脚,也可以活得很开心。”
25年前,广西桂林二塘镇的一个5岁瑶族男孩,不小心触摸了高压电线,从此失去了双臂。
今天,这名失去了双臂的孩子,却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纵情起舞。人们记住了他的舞步,更记住了他的名字:黄阳光!
舞台上真实的故事
辽阔的“田野”上,一群象征秧苗的姑娘小伙,围绕着一个从田间走来的小伙子——舞蹈《秧苗青青》,正是改编自黄阳光用双脚自力更生的真实故事。
被电击伤的那年,黄阳光才5岁。5岁的孩子,无法读懂父母眼中的伤悲,他哪里知道,在父母心里,孩子没有了双臂也就没有了将来。
小学课堂上,老师对阳光说:“你以后不用交作业,听听课就好了!”老师善意的话让小阳光不解,看看身边的同学拿着笔在本上写写画画,懂事的阳光第一次明白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为什么别人能写字,我却不行?就算没有手,但我可以用脚。”一段时间后,在同学们诧异的目光中,黄阳光将自己用脚写成的作业交给了老师。从这一刻开始,小阳光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
家境的贫困让黄阳光没能上完小学。但休学后的阳光没有闲着,放牛的间隙,他用肩膀夹着铁锹一锹一锹地在家附近的山上开荒,半年的时间,这里愣是让他给掘出了三亩地。
为了在地上种什么,阳光又跟家里人吵了起来。他想试种自己在电视上看见的嫁接瓜苗,可家里人对用葫芦根与西瓜苗嫁接的点子闻所未闻,坚决反对,最后父亲撂下一句话,“你种你种,家里人可不帮你!”
黄阳光找堂兄借钱买来种子和化肥,嫁接、施肥、打药干得有模有样,小西瓜刚刚探出头,一场大雨,周边瓜农的西瓜全烂在了地里,唯独黄阳光的嫁接西瓜啥事没有。父亲服气了,带着家人过来帮忙。
“认准了的事情,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一定要做到。”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坚韧,黄阳光在生活中几乎无所不能。
轻盈舞步的背后
舞台音乐响起,他轻盈地迈着步子——扁担和下面的两只水桶,宛如一条轻柔的绸带在他的肩上自如地舞动……掌声一次次响起。
2001年8月,在桂林市文化局老师的指导下,黄阳光以一支独舞小品《茶歌》,在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大受青睐,获得多个大奖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因此吸收他为专业舞蹈演员。24岁的他走出大山,走向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专门请来舞蹈艺术家,对《茶歌》重新编排,取名《秧苗青青》。
专业的舞台,需要更多的汗水。为了把握音乐的节拍,他每天排练过后都要反复地听录音;伴舞的伙伴都是聋哑人,为了跟他们好好沟通,他休息时也不敢闲着,仔细看他们的走位。白天参加完编舞、排练,晚上还要单独训练,除了必要的休息,他将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秧苗青青》。
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掌声。2002年5月14日,在北京世纪剧院,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看完演出后,在台下把黄阳光一把抱住,鼓励他继续挑战人生。
2004年9月28日的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中国8分钟”的表演中,黄阳光在伙伴们的簇拥下,从旋转的莲花台上,虔诚地用嘴衔下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会徽,这一幕被称为闭幕式高潮中的最亮点……
6年来,黄阳光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先后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用自己的舞蹈,用自己的故事,不断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阳光灿烂的生活
卸下舞装的黄阳光,瘦削的身材,黝黑的脸庞,脸上洋溢的笑意像他的名字一般,阳光灿烂……
在同伴眼里,阳光乐观、开朗、乐于助人有如兄长。即便如今已闯出一些“名堂”,阳光仍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唯一不同的,是身上更多了一份责任感:过去,是为了家人而努力;如今,他希望用自己的舞蹈、自己的微笑感动更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就算以后不能跳舞,我也还是想为残疾人朋友多做点事情。”一直以来,有太多的关怀和感动让他无法忘却。他忘不了北京的一位叔叔,专程过来看望他,请他为儿子讲述成长的故事;他忘不了在日本,一位老奶奶看过他的演出后,眼含热泪抚摸着他的双肩……
生活中的阳光,还很喜欢书法、绘画,在他的床头,挂着一幅他自己的书法作品“足舞”,在他眼里,自己虽没有了双手,但却可以用脚代替双手翩翩起舞,舞台上是,生活中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