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七成美国人有房产”难堪了谁? 我们都知道,你身为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所掌握的数据当然要比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要准确得多。但问题是,你现在这么不顾后果地说出这番话,让那些之前无数次鼓吹“发达国家租房多、买房少”的专家学者怎么办?站出来跟你论战吧,估计他们会有点心虚。
就此默默地认错吧,却又会大大损害那些专家学者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哎,阿方索·杰克逊先生,你说你这不是添乱是什么?
检察日报:二甘醇牙膏 外紧内松? 目前,还没有因使用“二甘醇”牙膏而直接导致人体中毒的案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检测水平的提高,谁能保证这个结论就完全正确?就好比蔬菜当中的残留农药,不能说它还未“直接导致人体中毒”,就否认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要是真出现了“人体中毒的案例”,则至少表明危害已是相当严重了。让消费者去冒这个险,不是负责任的选择。
现代快报:拜托!别用纸面数据忽悠购房者 目前在杭州等地实行的保障型住房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信息公开,社会监督,那些决策者不妨吸取来自于实践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同时,引入国外用于普通收入阶层的优惠融资体系,改变目前公积金低效而官僚习气十足的资金利用方式,这才是中低收入阶层购房者的福音。
大河报:早就该讲清“工资增长”的真相了! 事实上,现在的“职工平均工资”指的不过是一部分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而已。而就算是这一部分职工,其中的收入差异也是相当的大,垄断企业职工、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职工等不但收入高而且是必须统计在内的对象。所以,相当一部分公众感觉自己没增加那么多的工资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这个“平均工资”却远不是公众不认可那么简单,一方面,数据可能会影响到有关部门的决策;另一方面,这也可能会让低收入者变得更苦。因为和我们有直接关系的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基本医疗保险等的缴费都是以这个“平均工资”为基数算出来的。所以,既要和公众讲清楚现在的“平均工资增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要尽早让这个“平均工资”的统计变得真正科学起来。
广州日报网议:于丹打败李宇春入选中国最美女人 网友 ip:202.105.*.*:
美丽不是只看外表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内涵。
网友 ip:125.127.*.*: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美女,情人眼中出西施,自己喜欢的就是最美的,何必搞这种无聊的游戏呢?
现代快报:容忍“考霸”背后的制度漏洞 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对于“考霸现象”就什么也不能做了。首先,整个社会要减少对状元的崇拜,杨绛先生就曾说过,中国历史上的状元,没几个是有出息的。其次,今后不良学校炒作状元时,媒体要多关注关注该状元的背景,把那些“职业考生”曝光,断了不良学校的财路。
燕赵都市报:再一次看到工人生存的真相…… 我们还遗憾地看到,在路国荣的奔波中,政府的相关部门一律呈现出相互推诿敷衍的倾向。劳动监察部门推到安监部门,安监部门又推回到了企业。甚至,在具体的劳动仲裁上,路国荣申请工伤待遇和厂家要求违约赔偿,本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竟然被相关部门放到同一案子里仲裁。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劳动部门不熟悉相关法规,要么是劳动部门对资本的赤裸支持。无论哪种可能,都是不可饶恕的……却又是现阶段相当普遍的。
东方早报:正在失去阳刚之气的中国社会 毫无疑问的是,在当今流行享乐主义、纵欲、消费男色的时代,中国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也在无形之中逐渐失去阳刚之气的成分,这并非是个性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而是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新闻观察:“状元”险些落榜折射“高招乱象” 近年来,一流名校对优质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由此导致的非正常手段层出不穷,已经影响到高招秩序的严肃性。这一次,因为“状元面临落榜”使得这一问题凸现出来,因而具有标本意义。黄文帝最终被录入北大,显然是主管部门“特事特办”的结果。但事情不应该到此为止,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拿出魄力来,举一反三,认真解决诸如此类的“高招乱象”,以维护高招制度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大河报:该如何遏止政府机关的福利泛滥? 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如果让政府机关人员自行放弃隐性腐败,他们断然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能力。唯有采取回避制,让中立的专业人士主导法规的起草,或可破解政府机关的福利泛滥。就目前而言,应先尽快清理政府机关不合理的福利腐败,之后需加快制定相应的法规,当然莫再让政府机关主导。最后,约束政府权力,让制度真正发挥效力,则是重中之重。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