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中国的“牧星人”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40年建功航天事业纪实(图)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40年建功航天事业纪实
秦宪安 摄

  本报记者 朱磊 本报通讯员 周伟 王朝社

  偌大的房间里,54台计算机整齐有序地排列着,除了前方大屏幕上显示的北京时间、格林尼治时间在不停地变换跳动外,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然而,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当“神舟”飞船发射进入倒计时的关键时刻,空气中弥漫着的紧张气息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没有硝烟的战场。

  这里是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指挥大厅。

  在人们眼里颇具神秘色彩的测控中心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辉煌历史。
不久前,记者走进测控中心,亲身感受到了中国航天测控事业的发展壮大和一代代航天科技人员不懈的探索和追求。

  太空抢险让卫星“起死回生”

  这是一组让人骄傲的数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组建40年来,以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圆满完成了6艘“神舟”飞船、100余颗卫星发射测控、回收任务和在轨航天器的管理任务。

  2006年10月的一个夜晚,我国一颗在轨运行卫星突然发生严重故障,卫星姿态失控,在太空急遽翻滚。

  险情就是命令。中心立即组织30余位专家进行攻关,全力抢救。卫星姿态的变化,受到空间磁场、高空大气、重力梯度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国际航天领域里,这是一个令许多专家犯怵的技术难题。对于中国航天测控人来说,掌握失控卫星姿态的变化规律,也是一项重大的新课题。

  在那些紧张的日子里,专家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可以利用数据进行不断修正的姿态预测方案。在经过一次次的仿真模拟,一次次的技术验证,一次次的方案完善后,中心终于准确预测出12月上旬是最佳的抢救时机,错过这个战机,国家耗巨资研制的卫星就可能永久地失控,成为太空垃圾。

  然而,即使是这个千辛万苦获得的最佳抢救时机,每次可供利用的控制窗口也只有短短的10秒。按传统方式实施抢救,发送指令和数据的时间至少需要30秒。新的困难又摆在了专家们面前。

  又是几个不眠之夜。最终,他们通过调整指令结构、创新判别方式、改进程序设计等途径,把遥控发令时间成功缩短到了8秒以内。随着一条条指令的发送、一块块数据的注入,失控69天的卫星,终于在中国航天测控人的手中起死回生,恢复了正常运行。

  就在这颗卫星抢救成功后不久,又有一颗在轨运行的卫星因为出现故障与地面失去联系。测控人员征尘未洗,又投入了新的战斗,先后解决了卫星姿态预报、窄波束天线条件下的测控实施、小推力轨道机动等三大技术难题,最终使卫星成功定点。

  由于我国测控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太空抢险工作的难度极高,然而,凭借测控人员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还是将一颗颗故障卫星成功修复。2001年,及时排除太阳能帆板故障,使危在旦夕的某通信卫星重新恢复功能;2002年,奋战6昼夜抢救超期服役的某资源卫星;2003年,某海洋卫星告急,采用紧急测控方案,准确注入指令,使卫星恢复安全状态……

  “一键重千钧。”测控人员这样描述他们肩负的责任。是的,一条指令发出去,有可能让卫星起死回生,也有可能使卫星的寿命从此终结。几十年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科技人员以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和拼搏创新精神,多次成功地进行太空“抢险”,确保卫星安全运行,为国家挽回了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

  秦岭脚下走出一支肩负神圣使命的队伍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40年前。1967年6月23日,一支肩负着神圣使命的队伍来到了秦岭脚下,自此开始了我国航天测控事业光荣而艰难的征战。从60年代末用最简陋的设备,成功预报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经过世界244个城市上空的时间,到今天我国航天测控综合能力跨入世界前列,航天测控人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

  “那是一段小米加步枪的科技攻关年代。”说起我国航天测控事业起步时的艰难,1968年就来到测控中心的高级工程师胡正海至今仍记忆犹新。

  对于普通人来说,航天测控是一个太过抽象的概念。没有火箭发射时大地震颤、烈焰奔腾的壮观场面,有的只是测控人员埋头于无穷无尽的数据堆里默默无闻的工作。然而,对于航天工程来说,火箭升空一瞬间的辉煌仅仅是一个“序幕”,一个航天器从发射升空到寿命结束,都需要对它进行不间断的测量和控制,在发生故障时,还要及时进行抢修,以保障它正常运转,完成使命。而承担这些任务的就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广大科技人员,人们形象地把他们比喻为“牧星人”。

  1984年,我国准备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测控这种卫星的技术十分复杂,而且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发达国家测控这种卫星时,使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运算速度达每秒百万次以上的高性能计算机。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那时只有4台晶体管计算机,加在一起的运算速度也只有每秒几十万次,总内存量不如一台现已被淘汰的286微机。严格说来,这样的设备是不具备执行任务能力的。

  “绝不能让测控系统拖了国家航天发展计划的后腿!”中心人员暗下决心。他们大胆探索,提出用软件来弥补硬件不足的想法。即用科学的测控计划、灵巧的总联程序、精细的软件设计来弥补计算机处理速度不够和内存不足的缺陷。经过反复试验,他们通过4台计算机并联,应用新的测控方案和测控软件,满足了通信卫星的测控需求,确保了测控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次,国外航天专家到中心参观,看到这4台落后的计算机,怎么也不相信用这样的设备能实现对通信卫星的测控,认为中心把先进的计算机藏起来了。

  “我们是用落后的设备完成了尖端的任务,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也觉得太神奇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胡正海的语气中透着自豪。

  辉煌背后是几代航天测控人不懈的努力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又承担起飞船的返回搜救任务。

  这是令人难忘的一刻。

  2003年10月16日凌晨6时30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飞天梦想的“神舟”五号飞船,准确地在内蒙古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中心创下了预报落点和实际落点仅差1公里、空中搜救分队50秒赶到返回舱落点两项世界航天奇迹。

  “40年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能够屡创航天测控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航天测控领军人才。”中心党委书记张胜勤如是说。

  回顾测控中心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代代航天测控人留下的坚实足迹。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大家都在欢庆,有一个人却凝望着神秘的苍穹在想,这颗卫星的轨道精度是多少?这名科技工作者就是中科院院士、原中心总工程师李济生。原来,限于当时的技术和设备水平,只要求中心计算出卫星运行轨道,对轨道精度没有提出要求。而测定轨道的精度越高,对卫星进行控制的质量就越高。李济生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建立高精度的卫星轨道确定系统。从那一刻起,他开始了多年的不懈求索,测定的轨道精度从几公里级———千米级———百米级———十米级———米级,实现了一次次成功的超越。

  巫致中,作为1963年大学毕业的数学力学系高材生,他所从事的工作,就是用科学的语言编制一套“信息流程”,将卫星和地面联成一条测控回路,使地面的指令能发到卫星上,卫星上的信息能传到地面,实现人对卫星的精确测量和及时控制。从第一颗卫星到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再到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巫致中编制了一个又一个的“信息流程”,每一次都是艰难的突破,每一次都是创新的跨越。

  进入新世纪,又一批航天测控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199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余培军,是中心技术部的副总工程师,已参加了30多次卫星和飞船的测控任务,取得了10多项高等级科研成果。

  软件室高级工程师李恒年今年刚过40岁,在执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前,他对“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的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了复杂的分析建模,创造性地提出了返回舱气象风修正落点预报方法,成功地将飞船返回舱的预报落点,由10公里的精度提高到1公里以内。

  作为我国航天测控事业的发祥地,在40年的征程中,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先后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飞向太空、返回地面、同步定点、飞船回收、多星管理”五大跨越。

  “历尽千难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面对充满了风险和挑战的航天测控事业,一代代航天测控人员用他们的热血和忠诚铸就了我国航天测控事业的一座又一座丰碑。如今,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牧星人”正用他们无限的壮志豪情继续编织着更加美丽的太空神话。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