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见证团与多多小学孩子们合影。
曲朗多多,我们来了,我们看到了
专题撰文 特派记者 祝勇 专题摄影 龙成关 苏跃文
信息时报“温暖曲朗多多”系列报道自7月18日起开始刊登,每周二至周五A20~A21版,周一、周六A12~A13版,周日A20版,读者可登陆大洋网信息时报电子版(网址:https://informationtimes.dayoo.com),查阅所有报道。另外,信息时报与搜狐网联手推出网络版“温暖曲朗多多”专题,网址:https://news.sohu.com/s2007/qulangduoduo,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昨日下午3时许,爱心见证团经过一路颠簸,克服高原反应,终于抵达位于曲朗多多峡谷的多多小学,见到了多日来魂牵梦萦的多多小学孩子们。江永森格、旦周松布,一个个素未谋面却又熟悉无比的面孔,终于鲜活地展现在眼前,令爱心团队员们都兴奋不已。昨晚,爱心团将在帐篷内休整安顿,从今天开始为多多学童体检并拍照建档。
早上8点出发下午3点到
昨日上午8点多,爱心团从玉树县结古镇出发,直奔曲朗多多小学。两地相距160多公里,刚开始还是在214国道上走,开了90多公里后,剩下的路就是翻山越岭,在草原、河流、山腰间穿行,很多地方没有路,只能颠簸着向前开。
途中,爱心团穿越了三次小河流,有两处路段由于地形太险峻,所有人只能下车走路,放空车向前开一小段通过危险地段后再上车前行。好在一路风光不错,人迹罕至,是不是能看到草地上有旱獭钻出来晒太阳,不知道谁家的牦牛悠闲地吃草;而在山腰盘旋穿行时,可以看到山脚下成群的牦牛和绵羊,在碧绿的草地上,就像一盘遍布黑白子的围棋。
中午没地方吃饭,大家只能啃干粮、嚼黄瓜,下午3点多,拐过一个山头,终于看到了一条绵延的小河,这就是子曲河了,而河对岸就是曲朗多多小学,校长嘉赛活佛和老师们已经在等候我们,为我们搭好了帐篷,烧好了热水。
嘉赛校长感谢广东有心人
终于到达了多多小学,10位队员虽然都有点疲惫,但高原反应已没有前天那么强烈,队员们的状态都不错。把行李放在学校已经为爱心团搭好的帐篷里,稍微休整一下,学校为我们做了第一顿饭:一碗清汤面加点黄瓜。由于当地海拔3660米多,水烧不开,面也煮不太熟,糊糊的,但大家饥肠辘辘,一股脑吃下去填饱肚子。由于当地条件有限,交通不便,这几天最丰盛的饭菜也就只能是这些了。
爱心团在曲朗多多小学见到了一心办学的嘉赛校长,看到信息时报特派记者带去时报连续20多天报道曲朗多多学童情况的报纸,嘉赛校长十分感动,他说,来到多多小学的人都充满了爱心,从广东这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帮助孩子、关心曲郎多多小学,他非常感谢,也很高兴。多多小学的孩子们还准备了很多节目,准备举行一个联欢活动,欢迎远道而来的爱心团和志愿者队伍。
终于见到了多多孩子们
下午3点多的多多峡谷,太阳直接照射,气温30多摄氏度,没有任何遮蔽,在阳光下站几秒钟也会觉得头晕眼花,必须找阴凉的地方躲着,不然被暴晒后体力耗费太大,容易加剧高原反应。孩子们正在教室里上课,我们没去打扰,老师找了最早的一批20多个学生出来跟我们见面,里面有江永森格、旦周松布,看起来比照片上的更瘦小,脸上虽然脏兮兮的,但眼睛清澈纯洁,看到我们就露出洁白的微笑。拉起横幅,几名老师带着孩子们跟我们一起合影,阳光下大家都笑得灿烂无比。
晚上,爱心团队员将睡在帐篷里,三四个人一个帐篷,铺上防潮垫、钻进睡袋,还要盖上被子。听说最近几天天气较暖,晚上气温大约有七八摄氏度,住在帐篷里应该可以熬得住。
卫星电话发稿10分钟一张图
手机已经完全没信号,信息时报特派摄影记者龙成关顶着太阳安装调试了半天,终于打通了卫星电话,把稿子发回远在广州的信息时报社。由于卫星电话的使用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大,速度也慢,为了传一张照片,足足花了小龙10多分钟的时间才完成。
爱心团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将要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了。不过令人高兴的是,7月份有人给学校捐助了几台太阳能发电机,学校可以根据情况发一些电,供晚上照明使用,这里的环境已经比我们到来之前所预计的恶劣有所改善了。
度过一晚之后,今日爱心团将以三位医生为主力,全体配合为多多小学孩子们做体检,看看孩子们目前身体状况如何,并根据情况作出诊治。按照计划,爱心团将在曲朗多多度过四天,敬请读者继续关注信息时报“走进曲朗多多”活动的第一手报道。
市民代表闵小姐
Bobo 心情故事
孩子们专门洗了澡,换上了最好的衣服
8月13日,晴
今天是到达曲朗多多小学的第一日,刚刚放下行李,我们参观了学校,看到了正在上课的孩子们,也看到学校的两层危楼。孩子们看起来脏脏的,衣服也破旧,学校创办时因为资金不足,采取抽签上学的方式,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大小不一,虽然条件艰苦,但每个孩子都很珍惜读书的机会,我们看到每个孩子都在昏暗拥挤的教室内认真地听讲。
班主任带了第一年入学的班级学生出来跟我们见面,孩子们在班长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面对我们,不知为何,这个情景让我们在场每一个人突然感到心酸,我对多多小学负责教学管理的老师说,“他们真的很需要帮助。”
孩子们身上有一种怪怪的味道,而老师介绍说,为了迎接我们到来,昨天孩子们专门洗了澡,还换上了最好的衣服,可是仍然看上去脏兮兮的。
这里的山区水电资源缺乏,食用水是直接从河里舀上来煮沸,而由于沸点太低,只能烧到70摄氏度就开了,用来饮用和煮面条。
手机没有信号,不过我不担心,因为之前已经跟家里人说过,要去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他们都很支持。我们这10名爱心代表,就要在这个艰苦的环境下呆4天,见证善款移交过程,也为多多小学的孩子们体检和建档。
现在才体会到生活在城市的我们是多么幸福甚至有点奢侈,也许经过这一路艰辛、从这个美丽而落后的地方回到广州后,我们同行的队员都会更加珍惜生活,并有一颗感恩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