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闫庄泵站地处北辰区大张庄镇的一片洼地里,四周都是河和庄稼地,距最近的村子也有3.5公里,这个泵站更像一个“孤岛”。在这个“孤岛”上,有一对夫妻居住了长达27年,他们就是“守泵人”——今年65岁的薛秉奎和64岁的王玉芝夫妇。
昨天,记者来到“孤岛”上看到,薛秉奎夫妇就住在泵站旁的一间小屋里。薛秉奎说:“因为这里交通不便,每周我们才出去购物一次,一次要买够一周吃的粮食和蔬菜。”现在,他们老两口唯一能看到“外界”的窗口,就是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
每晚,老两口坐在电视前,看看《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和电视剧,这是他们唯一的消遣,也是业余生活的全部。
妻子的职务是“陪伴” 1960年,薛秉奎从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辰区水利局排灌管理站的河岔泵站工作。1978年,二闫庄泵站建站时候,他来到这里做高级技工。1965年,薛秉奎和王玉芝在朋友的介绍下喜结连理。此后,由于薛秉奎两周才能休息一天,要是赶上汛期就得常驻泵站,夫妻二人长期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
1980年,单位领导把王玉芝调到了薛秉奎身边,让她和丈夫一起看守泵站,职务是“陪伴”。27年来,每到汛期时,泵房里的各种机器便不停地运转,有时候室内温度高达60摄氏度,让人难以忍受。到了冬季,为保证顺利开泵,薛秉奎经常要砸破冰层,然后用手清理进水口的杂物,冰冷的河水浸得手指钻心的疼。就这样,夫妻两人熬过了27个酷暑,27个严冬,其中的苦辣酸甜,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
泵站就像“与世隔绝” 王玉芝说:“刚来的时候,我还真不习惯,这地方就像"与世隔绝"一样,交通也不方便,买菜都得一周买一次。自从来到二闫庄泵站,我们就再也没回过老家过春节,每到春节那几天,我们听着远处村庄传来的鞭炮声,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一次,王玉芝因长期劳累,血压不正常,心脏也不舒服,但那时正赶上泵站改造,需要人手,她没告诉丈夫自己的病情,自己强忍着病痛。夜里,王玉芝的病情加重,难受得浑身冒汗,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薛秉奎赶紧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得知母亲患病,儿女们立刻赶到泵站,连夜将王玉芝送到了医院。但是,只输了一天的液,王玉芝怕丈夫一个人忙不过来,就不顾儿女和大夫的劝阻,回到了泵站。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薛秉奎夫妇有三个儿女,王玉芝来到泵站时,大儿子才刚刚13岁,孩子们每天都要骑车到几公里以外的学校上学,沿途没有柏油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土地,赶上雨雪天气,道路十分泥泞,孩子们就得走着回家,但是,他们夫妻从没接送过孩子。薛秉奎说:“三个孩子结婚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一块儿出席过,因为泵站不能离开人。为了这事,孩子们心里也觉得很委屈。”
2003年,薛秉奎退休了,可是由于工作需要,他们老两口还是留在这里,继续看守着泵站,每当有人问起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老两口总是憨厚地说:“泵站就是我们的家啊。”
当说到假如有一天,他们老两口因为年迈,必须离开泵站时,老两口都低下了头。王玉芝说:“这么多年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要是真的离开了,还真是舍不得。”
薛秉奎接着说:“这个泵站从建设初期我就在这里,它就像是我们亲手拉扯大的孩子,我们能舍得离开吗?”
(责任编辑:张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