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期《奥运来了》
播出日期:2007年3月3日
王小节:“观众朋友周末好,欢迎收看《奥运来了》,我是小节。”
“相信这个春节您过得一定不错。隔了两个星期没见,《奥运来了》栏目的工作人员真的非常想念大家,在这里,小节代表大家给您拜个晚年啦。
“不过,节目虽然停播了两期,我们可并没闲着。春节期间,我们专门去了一趟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协办城市——青岛。去年8月,我们栏目组曾经到青岛去报道了北京奥运会的第一场帆船测试赛,如今半年多时间过去了,青岛认真总结经验寻找不足,那么他们的奥运会筹备工作又有哪些进展了呢?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一、聚焦2008----帆船之都 奥运制造
小节:“各位旅客朋友,欢迎乘坐北京到青岛的奥运主题列车。我是本次列车的播音员。本次列车从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北京出发,将开往北京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协办城市青岛。那么,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我们将带给您奥运主题的广播节目。先给大家放一段轻松的音乐吧。”
“哈哈,我也来客串了一把火车上的播音员。这次之所以我们栏目组要坐火车去青岛,就是为了要带大家去体验一下这趟奥运主题列车。它可是目前我国国产列车中车速最快的了,达到了每小时160公里。也就是说在奥运会期间,您上午在北京看了比赛,短短几个小时之后就可以到青岛了。但就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中,列车也绝对不会让您闲着的,现在不如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到底有哪些奥运主题吧!”
青岛客运段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七条线路的奥运主题列车,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列车员们把这七条线路称为七姊妹。只要乘客们踏上列车,就能感觉到浓郁的奥运氛围,在车厢里随处都可以看到奥运会和青岛奥帆赛的各种宣传海报和图册。
小节:“如果您和我一样,乘坐的是往返于北京和青岛之间的奥运列车的话,还有可能会碰见她,这位帆船之都的列车形象大使,李莉。你好啊!她可是从所有奥运列车中被选出来的!哎?你正在干吗呢?”
帆船之都列车形象大使李莉:“我们正在搞一个百万人的签名活动。然后让大家,乘坐这趟列车的这些旅客,都把自己的祝福,然后送到奥运。”
小节:“那目前签了多少这样的长卷啦?”
帆船之都列车形象大使李莉:“啊,我们目前已经有13000多人已经在这个上面为奥运祝福了。”
列车上的奥运主题活动花样翻新,奥运形象大使在车厢里摆开了龙门阵。
李莉:“我身边站的这位是中央电视台,《奥运来了》节目主持人小节。”
小节:“大家好!”
李莉:“今天我们小节在这会问大家一些关于奥运的知识。”
小节:“对,其实都很容易的,希望大家踊跃抢答。我们会有很精美的礼品奉送。那现在开始吧。”
李莉:“好的?”
小节:“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现在评选出来的导演组的成员是哪三个男的?”
旅客:“我知道!有张艺谋。还有一个拍《断臂山》的那个李安。”
小节:“还有呢?”
旅客:“好像是还有冯小刚。报告政府,我就知道这两个。谢谢。”
小节:“对了一个错了一个,对了一个张艺谋,来来给你一个小奖品。纠正一下,李安不是。告诉你,不许露怯。还有知道的吗,另外两个副总导演。”
旅客:“张继刚、陈维亚。”
小节:“啊,太厉害了。不错,连副导演都那么关心。张艺谋我相信你肯定知道了。”
旅客:“张艺谋知道。”
小节:“对对对,我们共同祝愿开幕式应该非常非常完美。”
这几位刚刚拿到大奖的奥运粉丝,对奥运主题列车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旅客:“因为本身坐车是一件很疲惫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家互动一下,第一,这个旅途很愉快,第二,也和作奥运的宣传,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效果。”
旅客:“奥运列车简直是太好了,你想它这个流通性很强,起码,列车嘛,是吧?可以把奥运的知识带到全国各地,通过这个铁路的途径,对不对?我觉得这是谁想出来的,这个人真是太聪明了。真好,谢谢他!”
列车广播:“旅客们,奥运列车宣传使您了解了帆船之都青岛的概况,了解了帆船比赛的有关规则。”
王小节:“终于到青岛了,那我们的第一站当然是要去奥运会帆船比赛中心了。走!”
奥帆中心在2006年8月举办了08年奥运会的第一个测试赛——“好运北京” 青岛国际帆船赛。既然是测试赛,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为08年奥运会找差距。在赛事中人们注意到,比赛海域的保洁、部分设施需要更加人性化等问题还有改善的空间。
小节:“到现场观看奥运会帆船比赛,您最好要带上一台望远镜。因为出于帆船比赛的特殊性,最近的比赛区域也离有观众有400米,如果您要是实在忘了带也没关系,在这个看台上也为您,准备了一大排的望远镜,您只需要用一块钱的硬币,投进去,整个赛场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了。”
虽然大多数观众都会自备小型的望远镜,但是奥帆中心为了让更多的观众一饱眼福,在测试赛之后又添加了这些高倍望远镜。
在测试赛中人们还发现,赛会官员登船出海的浮动码头受海浪影响,颠簸比较大。在赛后这个码头也从离岸边比较远的外港池被移到了内港池。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小调整却带来了另一个全新的创意。外港池空闲下来的水面被设计成了固定的水上颁奖平台。这样一来,08年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就将开创在水面颁奖的历史。
青岛奥帆中心东奥集团高级工程师童明:“很直观的,观众也看得见。因为整个的主防波堤的区域是属于观众的参与区,创意就是想(运动员)在绕场一周后(观众)在外面看着他们马上回来就颁奖。”
照顾观众观赛质量的同时,赛场环境也不能大意。在赛事主办方的记忆里,测试赛期间曾经出现的一个突发情况让他们着实紧张了一把。
第29届奥帆委竞赛主任曲春:“06年测试赛期间呢,我们在比赛应该有十几天,那么在中后期有一天的时候我们(海面)出现从外海涌入大量的漂浮垃圾。”
赛会启动的紧急预案很快清除了这些垃圾。虽然外海随洋流漂来的垃圾只能加强严密防控,但青岛市自身产生的垃圾却是可以控制的。奥帆中心东北方向的小麦岛以前搭建了很多违章建筑和海鲜排挡,而小麦岛本身没有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大量垃圾污水被直接倾倒入海,这里一度成为海上卫生环境的巨大威胁。
青岛市民:“这个水一看,这个海边的这个确实挺乱。好多漂浮物,还有白色的垃圾袋什么都好多。”
而现在,小麦岛上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了。荒草漫地的小岛反而成为很多市民隔着海水看青岛的好去处。
青岛市民:“海鸥,海鸥,海鸥。”
小节:“茫茫大海,深不可测,变化无常。所以呢,海上的安全保卫工作可是和陆地上的其它赛事大有不同的。那么帆船比赛究竟会采取哪些安全保卫措施呢?”
根据青岛奥帆中心的地理位置和比赛场地安排,负责海上安保工作的山东省公安边防总队青岛支队把这些海域划分为防范区、控制区和封闭区。
山东公安边防总队青岛支队副参谋长戚岩:“那么我们这块封闭区呢,分水上的安保和水下的安保。那么水面的安保呢,主要由大艇和四艘快艇担负整个封闭区的海上安全保护的任务。”
为了防止可能来自水面以下的威胁,封闭区的水下安保必须与水上安保一样密不透风,因此青岛边防支队新组建起了一支蛙人部队。
小节:“要确保奥运会水下安保工作的万无一失啊,水下蛙人们可是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反复演练的。那这里呢就是他们的训练基地。大家可不要以为这是普通的游泳池啊,它水深7.4米,比普通的游泳池要深很多呢,是专门的潜水训练池。那一般蛙人们的水下训练是没有什么机会能看到的,不过今天呢,我们得到了特殊的批准,还请到了这位王教官,来给我们对水下训练进行一个揭密。王教官你好,要不然先给我们讲讲设备吧。”
王教官:“08年奥运会的水下安保呢,有很多非常先进的电子设备。但是这个还属于秘密,我不能透漏。今天给大家看一下这个普通的训练装备。这个就是我们的潜水刀,这些用于在水下的一些电缆、绳索,然后还有甚至是钢丝一些的切割,都可以用它。”
小节:“非常锋利。”
王教官:“然后这个就是我们的这个配重,脚蹼,这一套装备,潜水员下水之前的这一套装备,装备到齐,大约在30公斤左右。”
小节:“嗯,够沉的。”
王教官:“我们马上要下水,那让他们先着装,好吗?”
小节:“好啊!”
小节:“由于拍摄水下蛙人训练的机会难得,我们栏目组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您看这两位棒小伙,游威、周旋。这可是国际三星级的潜水运动员。那么他们是受过专门的水下训练的,像我们台里西沙、南沙、喀纳斯、千岛湖水下科考的很多报道都是他们采集制作的。那今天游威要负责的是水下摄影,周旋是现场报道。他们一会儿采集的信号就会通过这个线路实时传送到监视器中,王教官就可以给我做一个点评了。”
似乎是为了向我们展示一下蛙人的实力,王教官把第一个训练项目定为徒手打捞。
王教官:“下面我们要进行无装备打捞,就是没有呼吸器系统进行打捞。这个主要是考验这个队员的水中的憋气能力,还有在水下寻找物体定位方向的能力。下面你可以把我们的潜水刀扔到池下,然后让队员给你进行打捞。”
小节:“好,行,我来试试!看看到底多长时间。”
周旋(水下报道):“好,我现在已经看到了三把潜水刀都已经缓慢地落入了水底。我看到三名潜水员已经跳下水了一把刀捡起来了,第二把,好,第三把也都顺利地找到捡起来了。他们正在上浮,好,到水面了。你们应该已经能够看到他们了。”
小节:“非常快,比我想象的快多了。”
蛙人轻而易举就完成了打捞任务,接下来要动真格的了。王教练指示蛙人进行水下格斗演练。
周旋(水下报道):“我现在看到有两个我们的潜水员正在朝我的方向靠近,我看到突然从后面追上来一个潜水员,应该是敌方的潜水员,他抓住了一名我方的潜水员,勒住了他的脖子。我方潜水员一个背摔把他摔了过来,从他脸上夺取了他的面镜和呼气管,他们正在浮上水面,敌方潜水员已经失去了呼吸的自由,被我方潜水员控制了。”
小节:“我看见他出水了,成功!”
能够对外公布的蛙人训练内容十分有限,实在是还没看过瘾。但是在潜水员们看来,他们对外界保持得越神秘,对敌人来说就越可怕。只有真实全面的作战训练和对高级技术的严格保密,才能让蛙人在关键时刻克敌制胜。
王小节:“这次青岛之行,许多细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奥运主题列车上乘客们欢快的笑声、比如那片湛蓝的海水上自由飞翔的海鸥、还比如安保部门在谈到赛事安保工作时脸上的那份自信。”
“今年8月,青岛将再次举行北京奥运会帆船测试赛。如今,走在青岛的大街上,几乎随处可见关于奥帆赛的宣传画、宣传片和户外广告。青岛人对奥运会的热情由此可见。”
“许多青岛人告诉我: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正充满期待地迎接奥运的到来。他们也相信,正是奥运会,在让他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有魅力。”
“今天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开幕了,我下午也到人民大会堂作了新闻报道。那在下期节目中,我们会就北京奥运会的一些热点问题采访两会的代表和委员,希望您一定关注。不过根据两会期间新闻频道整体节目编排的需要,下周六的《奥运来了》将调整到晚上十点十分播出。好了,节目最后,请跟我一起走进‘奥运记忆’。”
二、奥运记忆----奥运英雄系列之 铜牌之战
1992年8月2号,巴塞罗那奥运会赛艇比赛已经接近尾声。赛场上有一位特殊的转播嘉宾,她就是加拿大运动员西肯劳曼。当加拿大最终赢得这场比赛、收获第四块赛艇金牌时,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特意走向转播席,向西肯劳曼表示祝贺。
早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前一年,很多人就认为,西肯劳曼已经预订了女子单人双桨的奖牌。她是当年的世界杯冠军和加拿大年度最佳运动员,可是,在1992年5月,由于一次训练中的意外碰撞,她的右腿从小腿到踝部肌肉、肌腱和韧带严重受伤。这时距奥运会只有两个多月,医生和媒体都认为,她在这届奥运会
上的使命就此结束。唯一持有异议的,就是她本人。
西肯劳曼找来曾做过桨手的好友玛丽莲 考普兰德,在她的帮助下开始了身体恢复和训练。
恢复和训练异常艰苦,西肯劳曼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受着双重折磨。但是她想参加奥运会,她已经为之准备了几年,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阻止。五个星期之后,距奥运会开幕还有一个月时,西肯劳曼发布了一个令人惊异的消息:她确定将去巴塞罗那,参与竞争女子赛艇单人双桨比赛的奖牌。
7月28号的资格赛,西肯劳曼轻松胜出。三天后的半决赛,她的表现仍然出色。8月2号,女子个人2000米决赛开始了。冲在最前面的选手来自罗马尼亚,第二位是比利时,红色赛艇上的西肯劳曼处于第三位。
西肯•劳曼:“离终点还有大约1000米时,我想我快要死了,太累了,我当时在想是否能到达终点。”
【正文】
现在,离终点还有500米,一艘蓝色赛艇追了上来,并跃居第三位。西肯 劳曼被迫同以坚韧、顽强著称的美国选手安妮展开了一场铜牌大战。
比赛终于结束,罗马尼亚和比利时选手分获冠亚军,红色赛艇上的西肯劳曼第三,她和第四名安妮仅有几英寸之差。
西肯•劳曼:“我非常高兴,这次事故使我更珍惜成为奥运会选手,更珍惜经历的整个过程。努力做到你能达到的最好,并付出所有。我想这就是真的奥林匹克精神。”
人们不会忘记西肯劳曼那天的勇气。加拿大在这个项目上赢得了四块金牌和一块铜牌。但这块铜牌,和那四块金牌有着同样的光芒,它使西肯劳曼成为加拿大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