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新闻中心 > 公益 > 公益资讯 > 最新动态
大学生救助成社会氛围 农村小学生在艰难前行
时间:2007年08月28日09:39 我来说两句

  “鸡棚”传出读书声

  新学年开始了,整个社会的爱心氛围集中在大学生救助上,但是在安徽崔老家村这样的“鸡棚小学”,校长和村民却都愁容满面。

  “两免一补”实施后,社会救助力量转型,政府和民间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大学教育救助领域,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问题依然处于艰难前行之中。

  即使还在运行的救助机制,也存在一系列弊端,包括尚未形成一个便于学校申请救助的机制、一个满足学校差异化需求的机制,包括信息系统未有效形成,真正的贫困没有得到有效救助,协调机制没有发挥作用。

  9月1日是崔老家小学新生入学的日子,“30个?20个?”53岁的校长苗应珍并不知道今年来学校上学的新生能有多少个。

  这个当了30多年老师的庄稼汉有些黯然,学生人数越来越少,老师也越来越少,以至于今天成了无奈的“孤家寡人”,他一个人担当了校长、老师、总务等正常小学应有的职务。

  “谁乐意把孩子送到咱这样的教室里读书?”所谓的教室,其实是他家从前用来养鸡的两间鸡棚,从2003年年底开始,他就一直在鸡棚里给孩子们授课。

  8月25日,《公益时报》记者来到崔老家村,探访这所“鸡棚小学”。

  ■ 本报记者 萧 雪

  灾难后,鸡棚教室“诞生”

  崔老家村位于安徽省北部的亳州市涡阳县高公镇,贫穷一直困扰着这个地方,距离崔老家村不远的孙土楼曾经是安徽省远近闻名的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前水坡,后水坡,中间夹个老龙窝。蛤蟆尿尿就淹地,三天不雨地干壳”的童谣,是这里恶劣自然条件的写照。由于地处“盆底”,大水小水都是灾,崔老家小学就是被1998年的大洪水冲毁的。

  时至今日,自然境况所造成的贫穷没有多大改变。汽车下了省道后,在坑洼不平的乡镇公路上颠簸着行驶了40多分钟,路况差得根本无法行车,只好停在了郑营村。

  苗应珍和村干部崔少华沿着田间泥泞的土路在前引路,向南步行,一路上放眼望去,四周是大片大片长得正盛的玉米和大豆。在庄稼地里穿行近一小时后,终于到达崔老家村。

  村口东边有一块洼地,荒草丛生,长着一些碗口粗细的杨树。附近有几只羊和一群母鸡悠闲地晃来晃去。

  苗应珍指着这片洼地说,崔老家小学最早就建在这里。

  崔老家小学承担着这个村和附近一两个村庄的低年级教学任务。这所学校里的学生最多时一度达到100人左右。然而近年来,学校里的学生不断减少,目前仅有20多个上一二年级的孩子。

  学生逐年减少,与当地生育率降低以及外出务工村民将孩子带走有一定关系,但20几位赶到村口的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对记者说,“关键是这么多年村里始终没有像样的教室。”

  崔老家小学的教室最早是土坯房,1998年发大水时,房子被冲垮,于是,师生们搬到了西边的几间青砖房里。但那几间房子也是破旧不堪,为了防止倒塌,周围用砖垒了几个垛子。2003年,当地教育部门前去检查校舍危房,见校舍房梁已有开裂的征兆,要求学生们尽快搬出。

  那时,村中再无其他闲置房屋,又筹措不到资金来盖新的房子,苗应珍思来想去,和家里人商量后,卖掉了自家刚开始产蛋的100多只土鸡,腾出了四五十平米的鸡棚,在墙上钉上黑板,把课桌搬了进去。从此,鸡棚里开始传出阵阵读书声。

  一个老师的学校

  说是鸡棚,其实与村民自家住的房子也没有什么区别。那里和苗应珍其他几间屋子一样,都是由青砖砌成,房梁裸露着,屋顶铺着红瓦。因为尚在暑假,屋内的十几张课桌排在一边。桌子看起来已用过多年,磨得发黑。墙上贴着孩子们的“作品”,方格纸上工工整整地写着他们刚刚学会的汉字。教室靠近门口的一角,单独放着一张课桌,上面凌乱地堆放着一些作业本,那是苗应珍给孩子们批改作业的地方。

  教室的光线并不是很好,窗洞用铁栏杆挡着,外面蒙着塑料布,梁上吊着一只小小的节能灯管。下午4点多时,室内光线已经明显昏暗下来。

  苗应珍目前是这所小学惟一的教师兼校长,已经在这个小学工作了30多年。“想当年,我也是从这所小学毕业的。”他笑着挥挥手。他的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只剩下一节手指,那是2004年6月的一次意外造成的。当时农忙假期结束,为了给学生上课腾出地方,他试图将小手扶拖拉机挪出鸡棚,正在转动的皮带将他的三根手指卷进了齿轮里,所幸食指得以接上,否则他很难继续握住粉笔。

  教学环境的恶劣使得镇上派来的几位教师走马灯一样地轮换,在这里都呆不长,最后只剩下了苗应珍。

  “当老师是良心活,谁都不管,那孩子咋办呢?”这位老教师如同呵护鸡雏的老母鸡一样,照顾着来上课的二三十个孩子,而家里人也跟着他一起操心。由于最初的鸡棚较小,苗家腾出了一大间厢房,一二年级的孩子轮流去鸡棚里上课,不上课的孩子在厢房写作业,由苗应珍的老伴照看着,免得他们淘气。

  苗应珍是公办教师,“如果这个学校不存在了,我完全可以去别的学校教课。”但他认为,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崔老家小学仍有存在的必要。

  泥浆路困住孩子

  虽然苗应珍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局促而狭小的“鸡棚小学”仍然令村里的一些家长难以放心,“孩子来这样的学校能学到些啥?”更何况,苗应珍家中毕竟空间有限,孩子们目前只能来这里读完一二年级,然后必须到附近其他小学就读。

  离崔老家村最近的学校是四五里外的武营小学,那是一所各年级齐全的完全小学。按说四五里路的距离并不算远,可是对于崔老家村的小孩子们来说,却是一段不折不扣的艰难求学之路。

  崔老家村是一个无“路”可言的村庄。无论是在本村还是通往外村,大家走的全都是自然形成的土路。一下雨,土路立刻变作泥浆路,再经拖拉机或农用车一轧,车辙坑洼不平,行人无处落足,即便坐着农用车往返,那份颠簸也会让人吃些苦头。当地村民戏言,“结石患者在我们这里坐一趟农用车就能痊愈,结石都能颠出来。”

  孩子们骑自行车上学,一碰到雨天,只能推着车走,力气小点的推又推不动,常常急得哇哇大哭。

  冬天下雪就更加麻烦,土路结冰容易打滑,有一次,一个孩子骑车滑倒,掉进了路旁的深沟,侥幸没有受伤。

  村民们着急,却始终没能想出什么解决行路难的好办法,有的就把该升级的孩子送到县里或市里的私立小学就读,因为那里可以提供住宿,不需要孩子每天来回折腾。但是私立小学的费用对许多村民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村民张子信说,他的两个孙子分别在外面的私立小学念四年级和六年级,光四年级的孩子一学期的费用就是1860元。张子信的两个儿子分别在海南和新疆打工,孙子的学费全靠儿子寄钱回来。

  更多的村民寄希望于早点给村中小学盖个新校舍,他们认为,这样,孩子们至少可以在村里念完四年级,等到年龄大一些,出去上学也就不怕了。

  “伸腿学校”有没有明天?

  就在10来天前,78岁的村民崔振义等6人还一起去镇里反映情况,希望重修崔老家小学校舍。他们认为,如果建个好一点的校舍,附近至少能有六七十个孩子可以到这里来上学。

  事实上,按照当地教育部门的规划,崔老家小学目前是一所“分校”,苗应珍说,“我们管这叫‘伸腿学校’。”与这所“伸腿学校”相对应的,是中心学校武营小学,“分校”的人事、财务问题都由中心学校负责。

  “伸腿”二字,很容易让人想起其中的另一层含义,但学校里的孩子们并不关心这些,作业本上一笔一画写得工工整整。村干部崔少华说,孩子们都学得不错,没耽误念书。

  记者在村里碰见正在树下玩耍的9岁女孩崔笑磊。小笑磊在村里该读二年级了,记者问她,“8加5等于多少?”她晃着手中的枝条,犹豫了一下说,“14!”旁边的村民提示她“再好好想想”,她想了一下,恍然大悟地叫道,“13!”苗应珍笑呵呵地对记者说:“农村孩子没见过世面,看见你有些怕生,其实笑磊平时学习可好啦!”

  承载着许多村民期盼的崔老家小学,明天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公益时报》记者24日电话采访了亳州市教育局教育科科长杨超杰,他表示,并不清楚崔老家小学的现状,他说,如果学校里仍有学生在上课,就应提供相应的教学设施,他表示近期会前往调查。

  据了解,安徽省去年建了47所希望小学,主要分布在六安、安庆、阜阳等地,其中,亳州建有一所希望小学。据安徽希望工程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如果省内小学想申请资助,需当地教育部门出具材料,证明这所学校不会被撤并,学生可以达到270人,同时地方也要同步划拨一定的配套资金。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 精华区 辩论区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唯一能打出【范特西】的输入法!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公益展示
山村教师挖煤帮贫困生
山村教师挖煤帮贫困生
盲人教师感动中国
盲人教师感动中国
山东母亲捐肝救子
山东母亲捐肝救子
关心重庆癌症姑娘
关心重庆癌症姑娘
救助被害打工少女
救助被害打工少女
·粘在铁轨上的童年
·救助羽萧
·研究生寻找出走姐姐
·新生代民工的隐忧
·查看更多
    搜狐视觉
爱心助学
爱心助学
留守儿童
无偿献血海报评选
·爱心助学公益广告
·艾滋病的公益广告
·环境保护公益广告
·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吸烟有害公益广告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