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中国青年报

别在国学面前热昏了头

  慕毅飞

  国学是越来越“热”了。北京黄城根小学,利用暑假,在河南的一个夫子庙前,让学生穿上汉服,接受成童礼,唱的歌,竟然是“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中国青年报》8月24日);南京夫子庙小学开学,让一年级新生到明德堂行“开笔礼”,穿明朝样式的服装,由老师为孩子在额上点朱砂,发放《论语》,齐声朗读《三字经》(《现代快报》9月3日);广州先烈中路小学,一年级的开学典礼是在诵读《三字经》中开始的,一年级的新生拿着小纸条,居然能把《三字经》磕磕碰碰地读下去(《新快报》9月4日)……

  从北京,到南京,再到广州,纵贯整个中国了;从穿的服装,到行的礼仪,再到读的书、唱的歌,算是彻头彻尾的了。
这样的国学教育,如果盛行起来,那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最理想的境界,莫过于“重回汉唐”。但就算这“汉唐”是很值得“重回”的,你想重回,是否就真的能重回得了呢?恐怕未必。因为“汉唐”的辉煌,是建立在除了“汉唐”,这个世界普遍不“辉煌”的基础之上。你要重温“汉唐”的辉煌,还得取决于这个世界是否有人愿意陪你回到“汉唐”去。

  不知道热衷于国学教育的人们,怎么解释这样一个悖论:当年的中国,可到处是夫子庙,人人穿汉服,学生无不会背《三字经》,科举考的就是《论语》,结果怎么样?还不是照样衰败了,挨打了,沉沦了?如果说,中国现在总算挣回了一点面子,又有了立足之地,可以开奥运会、世博会了,但那肯定不是靠夫子庙、汉服、《三字经》、《论语》挣来的,在一定意义上,不恰恰是矫“国学”之枉而得来的吗?当年国学铺天盖地的时候,都不曾救得了中国;现在要让国学再像当年那么铺天盖地,恐怕是没有希望的了,还要指望它来救世,岂非天真得可笑!

  当然,现在是遭遇了不少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否就能通过传统文化来疗救呢?这恐怕是未经证实的。人生没有回程车,历史也未必就有回头路。现在人们推崇起不丹来了,这个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山地穷国,它的幸福指数能连续两年高居全球第8位,这无疑是个奇迹。在它的幸福之术里,确实有坚守传统文化的一面,70多万人口的国家,保留了自己的语言,流行着自己的服装,而且还自觉地与文明世界保持着距离。但它的历史、地理条件,有许多是我们不可比的。而且,以后不丹的发展,估计也会走出传统,虽然慢一点,趋势改不了。不信,你看现在的不丹,同样没有抵挡得了网络和手机,游客数量从3年前的每年6千人,增加到目前的每年1万多人。天下大势,无人能逆。

  学点传统经典,无疑是必要的;要依仗国学救世,则恐怕是荒谬的。在以《三字经》和《论语》为代表的国学里,更多的是愚昧,而不是科学;更多的是专制,而不是民主;更多的是禁锢,而不是自由;更多的是守旧,而不是创新。素质教育,决不能等同于国学教育。在热得有些邪乎的国学面前,教育还是清醒一点好。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