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清建筑世家“样式雷”展出
国家图书馆9月6日宣布,该馆联合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举办的“大匠天工——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荣登《世界记忆名录》特展”将于9月9日在国图展出。
这是迄今对这个全世界最伟大的建筑世家及其艺术成就所作的规模最大、最为全面的集中展示。“样式雷”是对主持清代皇家建筑设计200余年的雷姓世家的誉称。
《中国青年报》
北大成立无学科教师学院
历经6年元培计划实验班的试点之后,北京大学7日正式宣布:成立只有学生、导师,没有学科教师的元培学院。北大副校长林建华说,元培实验班彻底实行自由选课学分、导师制和弹性制。这些学生入学后不分院系,只按照文、理两个方向管理。在课程上,学生一方面接受通识教育和基础课程,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修任一院系的基础课程。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这些学生将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兴趣和特长确定院系专业,此后根据培养计划完成本科学业。
《新疆都市报》
新疆古墓群出土文字砖雕
9月6日,新疆库车古墓群发掘工作又有新进展:考古专家在古墓内发现了砖雕,这次不是图案而是文字。考古专家在古墓中发现了一块有文字的砖雕,上面刻了个“Z”字。对于这个字是记号,还是有意刻写的,目前尚不清楚,但这是截至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文字性实物。与此同时,通过探查古墓地下土层,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地下古墓数量不下9座。
《法制晚报》
诺贝尔奖得主将聚首京城
9位诺奖得主和6位世界著名科学家9月11日将聚首京城,讨论“能源与环境”。届时,数十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将围绕全球变化、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主题,进行战略性对话,旨在推进能源与环境的国际合作,促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在同期举行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诺奖得主们还将专门为北京的经济建设建言献策。
新华网
中国最后的蒙古王爷逝世
成吉思汗第34代嫡系子孙、中国最后一位蒙古王爷奇忠义,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1日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逝世,享年81岁。奇忠义出生于1927年,蒙古族名为“奇渥温·孛儿只斤·伊尔德尼博录特”,汉名取家族姓氏“奇渥温”的谐音为姓,忠义为名。1949年3月承袭郡王旗王位并任郡王旗札萨克,成为内蒙古地区最后一位蒙古王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奇忠义历任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民政处处长、副盟长、政协副主席,1988年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直至退休。
《湖北日报》
武汉大桥铺美国天价沥青
日前,武汉阳逻长江大桥主桥钢桥面开始进行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的铺装施工。从美国进口的这种新型桥面铺装材料每吨价格高达5万元,比普通改性沥青贵1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