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
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与妻子终于到家了。依稀看到了门口的那棵老槐树,房顶上当风抖着的枯草的断茎,老墙上斜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母亲寻声赶出来,手里拿着未做完的活计,压抑已久的泪水夺眶而出,尘封的记忆再一次在眼前浮现。
九年前的那个秋天,淫雨纷纷,母亲送我到三十里外的高中读书。村外的黄土径上,我与母亲并肩行走在雨中。母亲老了,岁月的犁在母亲额头上犁下了一道又一道,生活的浪花溅得母亲双鬓斑白。秋雨斜织,从母亲手中接过那还带着她体温的300元钱,那一刻我泪如泉涌,心痛随着雨丝在空中弥漫。为了凑足学费,母亲赶集卖掉了家中的口粮,来回步行二十几里,脚上磨起了血泡,一连几天都不敢下地走路。母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跳出农门,摆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愁苦轮回。
当我背起行囊,到故乡千里之外的地方求学,那一夜母亲在灯下为我赶制鞋垫,她的儿子没有令她失望,终于走出了那片穷乡僻壤,终于圆了跳出农门的梦。四年大学,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时时刻刻在思念故乡,思念家中的老娘。每次回家,母亲总有说不完的话。夜深了,母亲仍旧坐在我的床头把村里的新鲜事讲给我听。灯下的母亲一如门口的那棵老槐树岁月峥嵘中满蓄生活的艰辛。每每离开家门返回学校,母亲总送出门口说不送了,走远了当我含泪回头,母亲就跟在我身后。车开出村口,母亲仍站在村口久久凝望,直到在我的视线中淡化成一点。
大四毕业那年,因就业面临矛盾的选择:一是因对故乡对母亲的惦念回到故乡的小县城,另一方面自己想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看一看。儿行千里母担忧,我深知母亲舍不得儿子走远。那个飘雪的晚上,母亲担忧千里之外的儿子,竟坐在床头上一夜没合眼。
2003年7月份,我应聘到南山学院。临行前母亲包了水饺送我,至今母亲对我说的那席话仍在耳畔时时想起:“在外面好好发展,别忘了故乡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花开花谢,虽然对故乡对母亲的怀念仍然难以割舍,但这份浓浓的乡清不再那么凄切悲凉。南山的高速发展,南山精神的博大精深给我以视觉与精神上的冲击。在南山的这500多个日日夜夜里,我心中始终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激情,为南山歌唱为南山自豪,这源于我内心对南山由衷的热爱。我把南山拍成一幅幅照片,把南山的变化把学院的发展写成洋洋洒洒的文字,连同每一期《南山报》寄给母亲,母亲不识字,总让父亲戴着花镜给她读了一遍又一遍。捧着南山的照片母亲更是百看不厌,逢人便说:“俺儿子在烟台的一个大集团在一个全国有名的学校当老师。”那份自豪感溢于言表。
04年10月我回老家举行婚礼,母亲紧握着我与妻子的手说:“现在你们有新家了,南山是你们的第二个故乡啊。”说完母亲转身搬来一个箱子,我知道那个箱子是母亲用来盛放贵重物品的。小时侯母亲总把这个箱子放在我够不着的地方,视若宝物。后来才知道里面放着母亲的首饰以及家中的储蓄。母亲打开箱子的刹那,我愕然了,厚厚的几沓《南山报》一一按照日期排列,有的报纸皱了,都被母亲一一抚平;近百张南山的照片被工整地贴在几个相框里。捧着那变换着不同季节色彩的照片,翻开那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期期《南山报》,我的眼前掠过一幅幅画面:南山集团投资22亿元,建设在校生规模达六万人的南山大学,一幢幢教学楼、学生公寓拔地而起,南山集团董事长宋作文先生当选感动烟台十大人物,学院斥资100多万元为数控中心又增添精密教学设备,风景如画的南山学院,令人留恋忘返 的南山景区……
那一夜,辗转难眠,母亲所珍藏的报纸与照片,这不正是我经常引以为荣的吗?这一切不正是我前进的动力所在吗?是母亲使我的记忆再一次在心灵的底片上感光。是啊,在我内心深处早已把南山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了。第一个故乡给予我生命教我做人,第二个故乡给予我人生的转折提供我人生拼搏创业的舞台。
岁月流逝无声,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苦过痛过,对故乡的喜怒哀乐中有些许的苍白,如今为人之师为人之夫,失去了学生时代的多愁善感,留存下来的是厚厚实实的乡情,往来与两个故乡之间,唯一能让我释怀的还是那浓浓的乡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