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昆
继传出“刘德华爽约央视"同一首歌"节目”后,成龙又与央视另一档节目“中华情”发生纠纷。该节目导演称,成龙经纪人开出天价,并提出要求节目组派专机迎接成龙等无理要求。节目组已经免费请来刘德华代替成龙。
(《东方早报》9月21日)
一方面是“中华情”的导演坚持成龙漫天要价,一方面是成龙的经纪公司否认成龙曾经接过邀请,这中间到底谁是谁非还需时间检验。但这一次,央视到底胜利了。“中华情”免费请来了在“同一首歌”中“耍大牌”的刘德华。不过,在我看来,不管是刘德华拒绝“同一首歌”还是成龙向“中华情”开出天价,他们的做法本身并没有错,因为这正是商业化时代的游戏规则。
商业化时代的游戏规则是,明星有自己的市场、有自己的身价,对于电视台或节目组的邀请,他们有权利开出高价,电视台花得起钱就请,花不起钱明星可以不来。可这原本十分简单明了的游戏规则,在有些时候,却变得复杂起来。一些节目组往往以节目的公益性为名,希望免费邀请明星,明星们表示一旦不愿意,就遭到“耍大牌、漫天要价”的炮轰。
商业化时代的运作倚赖于合同。在成龙与“中华情”的纠纷中,即使成龙口头答应节目组参加演出,在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双方的约定也是无效的。因此,即使后来成龙开出高价也无可厚非。“中华情”导演炮轰成龙开出天价、提出无理要求,乃是希望成龙在道德与名誉面前屈服,显然并不厚道。
事实上,现在电视台的很多节目都已经在采取商业化的运作,譬如“同一首歌”的导演孟欣对此就早已承认:据估算,同一首歌一年策划演出四五十场,如果以每场演出500万元计,40场就是两个亿。如果以每场演出100万元利润计,40场就是4000万元。“中华情”的商业运作痕迹虽没有“同一首歌”明显,但其运作与盈利模式却与其殊途同归。作为商业化运作的节目,却希望明星不讲利益只讲道德,实乃商业化时代的精神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