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桥,在爱心中一寸寸延伸
一根溜索连接怒江两岸,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飞"着过江。当外界的交通已经四通八达的时候,怒江峡谷深处的人们还在沿用着这种古老的交通方式,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怒江两岸的孩子们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飞索求学。
杭州观众余晖是在公交车的移动电视上看到我们节目的,虽然仅仅是匆匆一瞥,他却再也无法忘记怒江峡谷里孩子那渴望的眼神。第二天一早,余晖便匆匆赶到了杭州电视台,捐出了1000元!"非常有震撼力,孩子们现在除了读书之外,最大的渴求只是一条路,一座桥!"
《乌鲁木齐晚报》记者斯琴告诉我们,看了新闻之后,一位退休的维族老太太虽然只有630块钱的退休工资,而且她也从来没去过银行没汇过钱,但是她觉得那边的小孩上学太危险了,最后整整花了三个小时才把钱汇进了帐号。
长春观众马奎华小学没毕业就辍了学,现在靠种地为生,看了“桥”的系列报道后,"用我的笨话来说,眼泪就止不住了,咱们的孩子现在上学还车取车送呢,那孩子上学就坐自己整的绳索!"。马奎华现在种植着几亩葡萄园,一家五口人,一年的收入一万多块钱。虽然日子过得不富裕,但他们全家还是为怒江的孩子捐出了1000元。
《用爱,架起希望之桥》第一期节目在西安播出后,茶马遗风餐饮文化有限公司的员工感触很深,因为每天节目播出时正是大伙儿在店里忙碌的时候,所以很多店员都是第二天早上起个大早,收看重播节目,并捐出了5000块钱。
上海观众祝女士也给我们打来电话动情的说,这样的节目对我们这些发达的城市的孩子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教育题材。
在南京,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六年级(6)班的张雪莹小朋友和妈妈、爷爷一起收看了我们的节目。看到电视里乖巧懂事的那学花姐姐被问到想不想爸爸时双手捂脸哭了,身为同龄人的张雪莹眼睛也湿润了。第二天,雪莹所在的班级举办了一个以“求学之路”为主题的班会,20分钟的节目放完了,可孩子们还沉静在马吉乡孩子溜索上学的惊恐中,揪心于哪学花姐姐一天只吃一顿中饭的艰苦生活。“我们现在每天可以坐车子来或者骑自行车来,他们却要冒着生命危险溜一道铁索,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我在家很少做家务,电视里的那个姐姐非常辛苦,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两个妹妹",周宇堃同学还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小诗:孤身一人知可险,破桥可是真危险,抛身拿命来赌注,一心只为上小学。
在昆明、在兰州、在重庆,不少观众朋友动员全家老少,一起献出爱心,更多的热心肠,奉献爱心却默默无闻,在爱心建桥的公益帐号上,很多款项只有数目,没有名字。昆明的陈女士把1万1千元钱送到了云南电视台,因为不肯接受采访,陈女士放下捐款就匆忙走了。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制片人梁琦时常被那些送来捐款的人感动着,"因为有一多半都是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都是结伴过来的,这些老人看上去家庭环境其实并不是太好,他们有的就说,我就捐一把水泥钱,10块、20块钱。"
9月10号晚,常州的周先生和6岁的女儿在电视上看到了小燕恰在钢索上艰难攀爬的画面,孩子危险的境遇、坚强的精神,立刻让周先生动了恻隐之心。周先生说,电视里的孩子和自己的女儿一般年纪,看了后实在不忍心。周先生自己从28岁就开始做公益事业,捐助大学生、援建希望小学,这次他也愿意提供资金、参与到桥梁建设当中,让孩子们的上学道路能够"天堑变通途"。国庆节前,他送来了最大一笔捐款,并且表示一定不要宣传他个人。
点滴的爱心汇聚在一起,照亮了怒江孩子的求学梦。当《用爱,架起希望之桥》系列节目还在制作期间,《1860新闻眼》就在栏目内部发出了倡议,你100、我200,记者们捐款踊跃。而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报纸也格外引人醒目,"买上一份报纸,代表着向怒江的孩子捐出0.1元"的活动被刊登在了头版。《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说:"在这个时代的新闻人,除了传播的职能之外,还应该在利害分析,也就是完全用得失来分析的体系之外,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延续一种正常的真善美的追求,延续一种正常的大爱常情。"
在怒江上建一座人马吊桥大约需要四十五万元左右,截止到目前,善款已经基本筹齐。苏州工程设计院和宿迁一家工程公司的专家也表示愿意远赴云南亲自进行实地勘察,免费帮助孩子们设计桥梁。十一长假之后,大家将把捐款送达云南,同时确定桥梁的设计,举行开工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