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2007年诺贝尔奖 > 2007诺贝尔奖消息

诺贝尔文学奖成出版摇钱树 商家争分一杯羹(图)

  读者购买诺奖书不该是“行为艺术”

  “在国内,诺贝尔文学奖效用很大,中国人对文学还是有着崇敬的心理。

好的文学作品得到大众的关注,这是可喜的一面。”施宏俊担忧的是,现在的读者似乎越来越不关注作品本身,诺贝尔文学奖变成了文化事件甚至娱乐新闻,真正阅读作品的人比例很低。

  尽管帕穆克的6部作品在国内销售都很好,但施宏俊还是觉得真正能把书读下来的人少之又少,他甚至觉得,印量29万余册的《我的名字叫红》,其购买者恐怕有一半以上都没有读完。

  “我们的读者购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好像是行为艺术,买了却不见得读。”施宏俊觉得,是否应该弱化诺贝尔文学奖,回归到阅读本身。“很多读者需要聊天的话题,尤其是年轻的读者。”余中先说,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时期的社会热点,知道谁得奖、有什么作品,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不丢脸的事情,但是不是真正去读书就另当别论了。

  在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中,以纯文学居多,走的是阳春白雪的路子,对普通的中国读者来说,阅读未必容易。再加上当下中国人经济意识的增强,读书愈发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我们国家还不是一个阅读的民族,我们还处在知识饥渴的时代。”陆建德说,相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现在的文学阅读状况早已大不如前。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人的阅读面越来越宽广,功利型的阅读不断上升,文学这块蛋糕比以前小了许多。

  陆建德觉得,国内的图书市场还远不成熟,普通读者往往缺少自己的主见。“我们要选自己喜欢的作家,但这需要大量的阅读、比较,普通人非常难做到。”

  “说现在真正读书的人少,其实也要看怎么比较。”王理行说,中国人觉得好的文学作品首先要有好的故事,要有阅读快感。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作品与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并非全部吻合。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者才是阅读的核心。

  “每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拥有相当的读者群。”陆建德说,如果人们对人类这些伟大的文明成果都不感兴趣,那就不仅是可悲而是可怕了。” 

[上一页] [1] [2] [3]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最新消息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产生 胡锦涛任总书记(图)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公布 名单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