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宁:中国慈善不发达,责任不在富人
中国的慈善事业如此不发达,责任不在穷人也不在富人。中国人也未见得不慷慨。你瞧瞧那送红包、送礼物和饭后争相结账的场面。问题是慷慨不能转化成慈善。
中国慈善不发达,责任不在富人——老子与孔子的一次虚拟对话
作者:刘军宁
政府不可能成为慈善机构
孔子:炎热而多雨的夏天终于过去了。金色的秋天正是天堂茶话的大好季节。您知道,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这就是均富。现在中国大地贫富日益悬殊,他们还用什么基尼系数来说明,我也闹不明白。可是,即便在儒门,主张均富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不过,我最近读到了一些关于印度修女特蕾莎的事迹,今年九月是她去世十周年。我从这位修女身上看到了均富的希望。您不是也认为真正的天道应该“损有余而补不足”。今天我们就谈谈这个话题,好不好?
老子:这当然是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不过,我可不主张均富,尤其反对由政府靠强力来实现均富。特蕾莎修女的事我也读到一些。我对她也是非常钦佩。从她身上可以印证我们已经发现的天道。财富的分配是个大话题。我理解,特蕾莎修女的故事,更多是慈善。我们今天不妨聊聊慈善的事。
孔子:这样也好。其实,慈善就具有某种财富再分配的功能。慈善事业越发达,当然,我的均富理想就越有希望。我有句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可是,如果政府能像特蕾莎修女一样行事,那均富不就指日可待了吗?
老子:您的意思,是不是要把政府办成慈善机构?
孔子:我只是在看了特蕾莎的事迹之后,偶发了这个念头,还没有来得及去深入思考。不过,凭直觉来判断,这事恐怕有不小的难度。
老子:你直觉还是很有道理的。从天道的角度看,政府不可能成为慈善机构,更不应该成为慈善机构。恕我直言,社会中的财富分配是天道的事,不是政府的事。政府的职责是为天道的落实创造条件,而不是去取代天道,更不是去以帮助穷人的名义填满官家的腰包。统治者要少私寡欲,顺从天道。只要不协助权贵掠夺穷人,就已经万幸了。只要允许甚至鼓励人们去自由行善,他们会自动调节财富的分配,达到大致的均衡。
孔子:那么,国家和政府给那些穷人提供帮助,给受灾者提供救援,不是慈善吗?
老子:国家的救助不叫慈善叫人道。我记得,你曾主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这样的行为显然只能是慈善者个人的行为,而不可能是政府的行为。
孔子:既然慈善是好事,是否多多益善?
老子:慈善虽然是好事,但是它也不是绝对的善。相反,它是实现某个目的的手段。中世纪犹太教经院哲学家迈蒙尼德曾经说过,最高境界的慈善,就是避免让人落到接受慈善的地步。最好的施舍是让人人能够自立,从而远离施舍。如果一切享受都是慈善家送来的,这样的幸福能有多甜?慈善不论多么崇高,只能是道德上的一个补充手段。人的生存不能寄希望于慈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