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红塔特约 > 嫦娥一号评论

走向民间的“嫦娥”(图)

  高交会上的机器手现场表演。本报记者陈以怀摄

  战斗机模型出现在高交会民航展台上。本报记者陈以怀摄

  “嫦娥”奔月之纵深①

  走向民间的“嫦娥”

  中国航天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市场化和民用化历程

  10月22日中午,64岁的李其震下了火车后,便直接打了一辆的士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门口。此前,他已经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于凌晨到达西昌。

  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西昌市西北约60公里的青山之间,自从1985年10月对外开放以来,20多年已接待了数十万游客。

  李其震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这位来自北京的中学特级教师,几年前从海淀科技馆退休,热爱科学,从事科普工作已大半辈子。

不久前他看到报纸上有旅行社组织观看“嫦娥一号”发射实况,于是花了近千元报名,想现场体验令亿万国人心潮澎湃的时刻。

  一家名为“金英”的旅行社在这次声势浩大的卫星发射中崭露头角。

  汪厚铭,退伍军人,1997年,他第一次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观。“我当时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感。”汪至今记得,“国家航天领域的辉煌成就让我感到骄傲与自豪。”

  在此之前,汪厚铭对自己的状态很是不满,“一肚子怨气,高不成低不就一事无成。”当听到讲解员说,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双手,能在荒山野岭中建立起举世瞩目的“东方休斯顿”,得益于一种无私奉献、严谨细致、团结拼搏的“航天精神”后,他的思想发生了改变。

  他说,一个景点改变了他的一生。

  十年后的今天,“嫦娥一号”奔月之际,作为金英旅行社的负责人,国内媒体的电话接连不断,让汪厚铭应接不暇。

  这十年,不仅是汪厚铭重新审视自己人生奋发图强的十年,也是中国航天产业以及中国整个国防工业飞速发展,加快步伐走向市场走向民间的十年。

  “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不仅翻开了中国航天新的一页,同时与以往的任何一次卫星发射不同,被作为一个新兴的观光项目广为宣传,整个发射散发着浓郁的商业气息。

  亲密

  我国军工科研生产能力已有2/3转向民用;国防科技工业已能生产约1万多种民用产品

  就在十七大胜利召开的这个月,国防科工委的一系列动作牵引着大众的目光,不断撩起国防科技工业的神秘面纱,似乎标示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

  10月11日,第九届深圳高交会在深圳开幕,“嫦娥一号”卫星的实体模型第一次公开亮相,抓住了来自五湖四海与会者的目光。

  也是这次高交会上,国防科工委首次组织行业内18个单位,携500多项技术和成果,以庞大阵容出现在深圳会展中心,高声喊出“自主创新,和平利用军工技术”的口号,沈飞“中国悍马”、私人飞机、摩托艇、天然气船等展品,无不挑逗着老板们与消费者的钱包。

  科工委在交易会上宣布,我国军工科研生产能力已有2/3转向为国民经济服务,有10多万项军工技术转为民用,民用品产值展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0%,提高到2006年的65%左右。国防科技工业已能生产50余大类,约1万多种民用产品,年销售过亿的民用产品近200种。

  中国空间技术院是“嫦娥一号”的诞生地,在高交会上该院一口气拿出了几十项技术,其中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空间生物制药、地球资源卫星等技术的市场前景令人兴奋。随“嫦娥”之后登陆月球的探月车模型也被搬到展厅,满足天文发烧友们窥伺欲望。

  “中国军工其实和民用工业是密不可分的。”一位曾在发射中心工作过的老同志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航天工业得到了苏联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往往是以军事工业为龙头。”

  “与中国航天不断积累一步步走向登月一样,军工技术走向民用是大势所趋,而国防科工委推动这一进程也是顺应了潮流。”这名老同志说,“而且这样做有利于技术的转化,最终实现军工和民用的双赢。”

  “在我看来,军工技术的民用化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火箭设计师刘财芝如是说。他对航天技术推向民用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比如火箭技术,对太空资源开发、通讯技术、计算机、新材料、低温技术都有很大的促进。”

  刘财芝特别推荐他们院的一个叫热煤炉的特种化工项目,该项技术可对煤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将来的市场每年可达到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我们已经成立专门的公司在做。”

  实际上,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市场化程度已具相当规模。在高交会的“和平利用军工技术高层论坛”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称,国防科技工业已拥有西飞国际等54家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的知名公司。

  特别在军工资源集中、地区科技力量薄弱的地区,军转民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方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重庆,该市现有军工企业和研究院所38户,其中重点保军企业15户,占全国的10%,资产总额超过550亿元,职工12万余人。重庆市军工企业通过军转民,2006年产生的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支撑了重庆市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结亲

  昔日戒备森严的军事基地,如今买张门票就可参观;军工走向民用今年有了规范文件

  谈起创办金英旅行社的经历,汪厚铭用的词是“风风雨雨”。

  最初是戒备森严的军事基地,如今,游客们可以拿着相机买张门票进入,在百米高的发射塔前尽情留影后,到停放“长征三号”火箭的仓库中购买纪念品,最重要的是可以花钱购买随情看涨的票,亲身感受卫星发射时的地动山摇,赞叹祖国的伟大。

  而早在2003年,凉山州旅游协会、泸沽湖景区管理局、西昌宇航旅游开发公司就联合推出了“西昌航天城泸沽湖主题游”活动。游客只需跟随旅行团,就有机会在西昌航天城近距离观看卫星发射实况。美丽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及现代科技造就的奇观被糅合到一起,成为西昌这个3A级旅游城市新名片。

  对这一变化,汪厚铭总结为“一个规范化的过程”。同样,军工走向民用以及地方民间企业参与军工也被今年出台的一个文件规范化。

  今年2月27日,国防科工委网站刊登出了《国防科工委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创性地提出,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有利于推动发展、促进竞争,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和水平,有利于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创新,对加快建立国防科技工业社会化大协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意见》不但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和项目合作,而且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工企业改组改制提供了政策支点,还加强了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活动的监管。

  作为国防科技龙头的航天事业,不仅为民用工业提供了动力,而且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甚至还衍生出了更为时尚的品牌经营模式。

  “我们目前就正在致力于航天文化与航天品牌的挖掘。”北京航天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强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不光是航天的科技,航天精神与航天文化也在进一步影响着国人。李强的公司从事航天品牌运作已经三年,现在正创建一个“航天娃娃”的卡通品牌。

  李强希望,这个“航天娃娃”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凝聚中国儿童对科学的好奇,对宇宙的遐想,“塑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形象”。李强说,国外的一些卡通形象,比如阿童木、变形金刚、奥特曼都给了他启发,但他认为“航天娃娃”还要浸透着中国的航天文化和传统文化。目前“航天娃娃”还未进行大规模推广,但已经得到了中国航天基金会授权,成为中国航天的特许品牌。

  新生

  数年后,太空中飘浮的不仅是国家建造的卫星和空间站,还有可俯视地球的太空旅馆

  截至今年5月,中国航天基金会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用“中国航天员”、“中国航天”、“中国神舟”开展冠名赞助事宜的批复精神,先后与诸多企业开展了合作,包括授予“蒙牛”牛奶等乳制品为“中国航天员专用产品”荣誉称号;授予“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为“中国航天员专用饮用水”等等。基金会通过这类品牌运作,将所得收益用于奖励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反过来促进航天事业的发展。

  “外国人在这方面走得更远。”一位航天专家说。2001年4月28日,60岁的美国亿万富翁丹尼斯?蒂托成功登陆国际空间站,成为全世界第一位太空游客。为了“天上”八日的旅行,他向美国人太空竞赛的最大对手俄罗斯人支付了2000万美元的费用。蒂托的超凡举动,激发了全世界人民的想像力。甚至有人认为,太空旅游未来会在军事竞赛及科学探索之后,再次引发一轮人类探险太空的壮举。

  有那么一天,民营企业会向任何买主提供普通火箭和航天器,这在冷战时代是无法想象的。在美国,一些超级富豪及大胆年轻工程师,正在研制廉价的太空飞行器,以期在不久的将来把游客送上近地轨道享受太空旅游。数年之后,太空中飘浮的不仅是国家建造的卫星和空间站,还有可以俯视地球的太空旅馆。当然,住宿费用绝对要比五星级酒店高昂。

  这次“嫦娥一号”发射,到场观看发射的人超过以往任何一次,且从其运作方式与引起的反响来说,绝对空前。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门左侧的买票间里,一幅广告格外醒目,画上的嫦娥飞在空中,体态丰满,传说中的人物透露着现代气息,郁积着千古梦想的神话通过科技的方式演变为现实。

  “嫦娥一号”载着中国的雄心与梦想于今日升空,而本月对全人类来说都是意义非凡。50年前的10月,在苏联咸海以东大约160公里的沙漠边缘,一枚苏制R-7弹道导弹从发射台腾空而起,弹头携带着一颗84公斤的铅制球体,那就是著名的“史泼尼克”人造卫星,它成了第一件环绕地球轨道飞行的人造物体,人类探险太空的时代就此开始了。

  老教师李其震说,这次他还不满足于观看“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现场,还想要多了解“嫦娥一号”相关的科普知识。等到回去后,通过讲座和写文章的形式,告诉北京的孩子们。

  本报特派记者卢斌 秦鸿雁西昌报道

(责任编辑:张宬)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汪厚铭 | 金英 | 陈以怀 | 李其震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