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嫦娥一号京华时报专区 > 京华时报专区

发射场外欢送“嫦娥”(图)

北航千余名学生观看嫦娥一号发射。本报实习生 于志强 摄

  嫦娥一号卫星昨天下午升空,众多市民、学生通过电视见证“嫦娥”奔月,更有部分群众赶到发射现场附近,送别“嫦娥”。

  连线西昌

  见证“嫦娥”奔月

  地点:西昌奔月楼

  时间:10月24日18时


  昨天下午,距离发射场4公里的奔月楼前聚集了来自各地的数千名游客。游客们纷纷在奔月楼前的红绸上签下姓名和籍贯,预祝嫦娥一号奔月成功。来自徐州的王先生握着一岁零四个月大的儿子王鹏祥的手,签上了全家人的名字。


  76岁的钟文彬是西昌城区人,特地带着老伴,每人花了980元购买门票赶来参观发射实况。钟文彬说,此前曾看过火箭发射。但这次不顾家人反对,执意要来,目的只有一个,要亲身见证我国科技的发展。“嫦娥一号如果能顺利抵达月球轨道,每个中国人都会和我一样,无比自豪。”钟文彬说。

  17时05分,发射进入倒计一小时,参观台上的游客们全都站立起来,遥望青山深处的发射架,生怕错过精彩时刻。

  18时04分,看台上安静下来,游客们翘首等待,所有相机对准了一个方向。“10、9、8……”电视机传出发射基地01号指挥员李本琪斩钉截铁的倒计时口令,每个人侧耳倾听,凝目注视。“点火!”“起飞!”顷刻间,山沟内腾起一团白雾,火箭在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中带着嫦娥一号拔地而起,射向天穹。转眼间火箭就钻进云层。人群正在叹息时,火箭倏地从云层钻出,转向东南方,游客中又发出一阵欢呼声。(记者刘薇)

  北航学生上“嫦娥现场课”

  地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时间:10月24日18时


  昨天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为庆祝嫦娥一号上天,组织近千名学生在会议中心观看现场直播。直播结束后,副院长黄海教授结合直播给全院学生上了一堂现场课。

  直播现场挤满学生

  下午4点,宇航学院的大一学生小韦匆匆赶到会议室,找了一个座位坐好。一个小时后,他就为自己的决定庆幸不已。会场内加了近200张椅子还不能满足赶来的学生,会议室后排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学生,不少学生甚至直接坐在屏幕前的地上。

  在等待火箭发射的时间,会场内播放着歌曲《私奔到月球》。学生们拿出了数百面小国旗,在同学中传发。

  “嫦娥”赢得30次掌声

  当火箭发射进入倒数的时候,学生们攥着手中的国旗,开始倒数。当火箭点火时,会场内响起了长达一分钟的掌声,会场主持人拉出了“祝"嫦娥一号"探月工程圆满成功”的条幅。

  随着电视屏幕里传来一声声“正常”的报告声,会场气氛逐渐轻松。每个阶段性的成功,会场都会爆发出掌声。整个直播过程,同学们共鼓掌近30次。

  和“外行”不同,宇航学院的同学都仔细辨认着屏幕下方很小的速度、高度等数据,不时对火箭状态进行讨论。

  趁热打铁上现场课

  看完直播,“未来航空人”显然对直播中科普性的讲述并不满足,请黄海教授趁热打铁上台讲一堂现场课。“精确、完美”,黄海教授一上台就用这4个字总结了他的感受。黄海在现场课上用大量篇幅向同学介绍了人类登月的探索之路以及嫦娥一号的实际意义。他认为“嫦娥”的成功除了学术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给了航空人鼓舞。(记者周逸梅)

  七旬老太坐三轮会“嫦娥”

  地点:北京天文馆

  时间:10月24日18时


  昨天,70岁的老太太张淑英坐在轮椅上和众多航天爱好者一起观看了嫦娥一号的升空。

  一个星期前,张淑英从爱好航天和天文的外孙女口中得知,“到北京天文馆能看到嫦娥奔月。”小时候听着嫦娥神话长大的张淑英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能看见“嫦娥”本人。昨天下午4点多,张淑英让儿子蹬着三轮车把自己从宣武白广路的家中送到天文馆,准备见“嫦娥”。

  下午5点30分,天文馆在观月望远镜旁的小广场上摆了一台电视机,供天文爱好者观看发射现场直播。腿上盖着小花棉被的张老太太端坐在轮椅上,让外孙女给她找了最好的位置看直播。“5、4、3、2、1……”在天文爱好者的欢呼声中,电视中的火箭飞上天空。张淑英的手紧紧抓着小棉被,咬着嘴唇紧张地盯着电视屏幕。一分钟后,老太太才松开紧抓棉被的手。“开始以为能见嫦娥,到现场以后才知道是发火箭,自己脑子里就想着那得用大炮把火箭推上天。”张淑英乐呵呵地说,“没想到火箭那么大,大炮可推不动。真是太棒了!有生之年能到天文馆和那么多人一起看卫星发射,太激动了。”(记者李艾)

  迎“嫦娥”北大开放天文台

  本报讯(记者周逸梅)记者昨天从北京大学获悉,为迎接“嫦娥”探月工程和2009国际天文年,北京大学天文台即日起至26日的20:00-22:00,都将对外开放。

  专家答疑

  昨天,本报联合搜狐网征集到很多关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问题,本报邀请相关专家对部分典型问题予以解答。

  1.网友:请问探月轨道高度为什么要选择200公里,月球上没有大气,所以是否轨道可以选得更低一点,使探测更加清楚一些呢?

  答:这主要是根据探测任务的要求来确定的。嫦娥一号还是一个普查型的探测任务卫星,200公里的轨道可以满足任务要求。

  2.网友:嫦娥一号同日本的月女神探测器有多大区别?

  答:月女神的部分科学目标与嫦娥一号相近,但嫦娥一号有探测月壤厚度的目标,月女神则没有。总的来说月女神和嫦娥一号的探测目标和数据是互补的。

  3.网友:我国现在月球探测仪器的水平在国际同类仪器中,处于什么位置?

  答:总的来说,我国的探测仪器是与国际上当前同类仪器的研制水平相当的。当然在不少方面我国有不少创新,比如我们所使用的伽马射线谱仪探测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比国际上以往月球探测中使用的同类仪器要高,所以有可能探测到更多的元素,初步估计通过一年的在轨飞行可以探测到钾、铀、钍、钙等14种元素。

  4.网友:据说月球表面是一层浮土,在下面就是非常硬的金属物质,里面是空的,这是真的吗?

  答:月球表面有浮土,有岩石;有平原,有凹坑,有山。月球的内部现在我们了解还不是很透彻,根据天文和力学分析,月球内部应该是石质的,是一个实心球。

  问题征集热线64656611

  (记者李艾)
(责任编辑:王伟)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钟文彬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