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晚报记者王中亮)暴雨、高温、浓雾——近年,我市气象灾害频发。市气象局昨日表示,到后年,市政府和国家气象局将联手完成“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编织起一张监测和预警灾害性天气的“天网”,实时向市民发出灾害预警。
大范围“三强”天气无一漏报
市气象台负责人介绍,监测预报天气,目前已经实现手段多样化:在天上,两颗气象卫星每隔15分钟-30分钟就会发回一张云图;地面上,200多个区域性气象站点遍布40个区县;全市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也落户市气象台,它可通过综合分析浩如烟海的气象数据,破解未来较长时段的风云走势。
该负责人表示,从去年百年不遇的高温干旱到今年的百年不遇特大暴雨,我市气象网均有优异表现,分别向全市发出历史首个高温红色预警和暴雨红色预警。强降雨、强降温、强对流性天气严重危害市民生命财产安全,近3年来,针对每年出现十多次的区域性大范围“三强”天气,市气象台没有漏报过一次。
小范围灾害天气现未能预警
市气象台负责人表示,小范围的龙卷风、冰雹和泥石流难住现在的气象网,是国际气象界的难题。去年10月19日,狂风和冰雹突袭九龙坡区走马镇金马村,万伏输电线路被吹断,百岁黄葛树被连根拔起。此次强对流天气影响范围方圆不过几公里,气象部门未能预警和监测。
市气象局副局长杨卫东解释,一些强对流天气影响范围太小,仅有方圆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而气象监测站点设置密度不够,“气象监测网的"筛眼"太大,难打"小鱼"”。此外,小范围的对流云团瞬息万变,目前也缺乏专门的仪器对其进行定点追踪。
气象雷达明年盯住大重庆
上述这些问题,“天网”建成后将得到解决。
市气象局负责人表示,每台价值超千万元的气象雷达明年将显“神威”。3台气象雷达分别建在主城、黔江和万州,气象雷达可24小时紧盯方圆230公里的对流云团,3台雷达几乎可将8万多平方公里的重庆全境纳入“眼”中。气象雷达能准确测出云层中的水汽含量,从而算出降雨量。气象雷达还可精确计算降雨云的运行轨迹,提前3小时预测出它将在何时为哪片区域带来降水,预测时间可精确到分钟。
到年底,我市气象站点将翻一番,达到500个,后年,进一步增加到836个。届时,我市境内每隔10公里—20公里就有一个气象站,城区、景区等重点区域每隔5公里—10公里就有一个,天气预报和监测将精确到乡镇。
29个观测站预警长江雾情
山城多雾,浓雾成为陆路和水运交通的杀手。日前,长江航道雾情监控预警系统已投入试运行。在总长为680公里的长江重庆段上,29个观测站将全面监控航道雾情。预警系统不仅可实时向船只发布能见度信息,还可观测长江沿线的湿度、风力等气象数据,作出雾情走势预报和预警。
此外,我市高速公路沿线的雾情自动监测站也正在逐步投入使用。针对我市不少煤矿存在的水患,市气象局还将启动煤矿安全气象监测网建设,到后年建成70个—100个煤矿水害安全气象监测站。
来源: 华龙网
(责任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