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斌的父亲 |
杨建斌将自己碗了的蔬菜全部夹给了父亲 |
杨建斌知道父亲杨远平患病后一直精心照顾 |
同学们借鉴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创作以杨运平为原形的油画 |
2007年11月1日,重庆市四川美术学院成教院油画教室,川美副院长张杰(前)和艺术家张强到场声援学生们 |
27年前,四川美术学院学生、现任院长罗中立一幅名为《父亲》的油画感动了整个中国;27年后,川美又一批学生,要用手指再画一幅《我们的父亲》,拍卖筹集5万元救命钱,拯救一位同学父亲的生命……
父亲患癌症 儿子瞒着他
“昨天确诊,父亲患了直肠癌。”在黄桷坪老九建办公楼前一间水泥房里,成教院油画本科大四的杨建斌坐在一张烂沙发上,头低着。
24岁的杨建斌是四川绵阳人,一家都是地道的农民,没什么经济来源。
57岁的杨父,从儿子读大学起就跟来了重庆,一直靠摆摊、卖报等谋生,生病前一个月有700多元的收入。“我不敢告诉他是癌症,只能说是溃疡。”杨建斌轻声说。
这时,杨父在屋里叫建斌,建斌进到屋中。杨父蜷着身子,躺在简陋的木床上,盖着又薄又脏的被子。建斌端起水杯,小心翼翼地给父亲喂水。他安慰父亲要好好休息,但杨父一直念叨着工作。建斌说,这两天父亲的工作,一直是他在完成。
20同学深夜讨论帮同窗
“医院要我们立即入院手术,但我们家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杨建斌哽咽了。他本想能拖到春节,但是医生称那样太危险了。父亲一直追问医药费贵不贵,建斌谎称需要几千元。父亲一听,当即表示算了,忍忍就过了。但明白一切的建斌安慰父亲,他会努力想办法的。
虽然已经向父亲保证不用担心治疗费,但这对于杨建斌来说,谈何容易。很快,班上的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
前天晚上,20名同学聚集在教室里商量,如何帮助杨建斌。“我们学的是油画,我们能靠的本事也就是这个。”同学康中润斩钉截铁地称。当即,同学们便决定画一幅画,用它换来救命钱。
为画取名《我们的父亲》
“建斌的父亲就如同我们大家的父亲。”同学李林峰感叹地称,从大一以来,杨父就一直陪在建斌身边,他们每次去建斌家,杨父都很热情。
“我们周围很多同学都画过杨父,他是我们大家的模特。”康中润说,在杨父的身上,他们感受到了父亲的关爱,在他们全班同学心中,杨父不仅是建斌一个人的父亲,也是他们大家的父亲。
“我们大家的脑袋里都浮现出《父亲》这幅画。”李林峰称,当大家异口同声将这个想法说出来时,教室里一下子沉寂了下来。他们决定,就按照《父亲》的构图思路,以杨父为原型,再画一幅画。
“我们为这幅画取名《我们的父亲》。”康中润拍了拍杨建斌的肩膀,肯定地说。
尺寸与《父亲》一样
欲拍卖筹5万救命钱
“我们这幅画长2.16米,宽1.52米,与当年的《父亲》尺寸一样大。”康中润介绍,《父亲》是一幅人物像,只有头部与手的部分,头上一块白头巾,手中端着一个碗,背景是一片稻谷。在《我们的父亲》这幅画中,则去除了白帽子,手中的碗换成了一张医院诊断单,背景也改成了繁华的解放碑。
“我们选择的色调是黑白色,这样更为庄重。”康中润解释,《父亲》是采用的油画笔,而此次他们将采用“印”的方式,也就是用大拇指沾上丙烯颜料,再按上油画布,这样将更具有当代性。
“我们全班同学都放下了手中的毕业设计,分成4个组全力以赴。”康中润说,大家分工合作,做画框、找材料、设计图稿,仅仅半天就准备就绪。昨天晚上,画底稿的同学,已经在画布上打好了底稿。
4个小组中,最后一个组是负责联系商家的。李林峰称,他们得知杨父的治疗费需要5万元,因此他们希望能有好心人以5万元的价格收藏这幅画,但目前还没有商家表示愿意购买。
川美多位画家助阵
最后一指留给罗中立
今天上午9点,20位同学将在川美成教院A区办公楼2搂,开始用自己的大拇指作画。“我们还邀请了学院的许多教授共同参与。”康中润表示,他们将此事告诉系主任羊烈老师后,羊老师一直积极地帮他们联系学院的各个教授。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影视动漫学院副院长周宗凯、老师张强等众多知名画家、教授,今日上午都将赶到现场,为这幅《我们的父亲》献上一份力。“学生们的行为令我感动,相信这幅画一定也会感动更多的人。”张杰感慨地称。
“《我们的父亲》完全按照罗院长的《父亲》构图,表达了对父亲的爱,我们希望罗院长能亲自为画添彩。”同学们一致称,是《父亲》这幅画,令他们感受到了岁月留下来的痕迹,让他们理解了生活。如今,一幅《我们的父亲》是希望能挽回一位57岁父亲的生命。
几经周折,同学们得知罗中立现在外地开会,几天后才会回校,而且由于没带手机,现在也无法联系上他。“我们会把脸部的某个部分空出来,衷心期盼罗院长能亲自来完成。”同学们流着泪说。
本报记者 万雨
相关链接
1975年的除夕夜,罗中立在他家附近的厕所旁边,看到一位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麻木、呆滞守粪的中年农民。罗中立回忆当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我要为他们喊叫!”1980年,他创作完成《我的父亲》(又名《父亲》)。1981年,《父亲》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人民日报金奖,被认作是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