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世界上首例双胞胎繁育成活 |
体重最轻的51克熊猫幼仔哺育成活 |
研究人员在对大熊猫进行人工授精 |
大熊猫迁地保护20年
探秘成都熊猫基地
作者:谭楷
■按主观意图安排大熊猫的婚配往往是“乱点鸳鸯谱”,人类眼光中的“帅哥靓妹”与熊猫的所爱大相径庭
■熊猫妈妈分娩的双胞胎率大约是48%,而生下双胞胎之后,通常要丢弃一只,只养一只
■采用巧妙的手法把初生的幼仔乙偷走,让熊猫妈妈先给怀中的幼仔甲喂上初乳,再设法偷甲换乙,才能让双胞胎都成活
■规划中的熊猫基地将扩大到3000亩,在成都北郊将建设一座森林小城——“熊猫镇”
大熊猫产房之夜,真是静极了。
细细秋雨声中,最响亮的是幼仔呱唧呱唧吮吸乳汁的声音。奇缘、成绩、二丫头、蜀庆、冰冰五个“产妇”,各自在自己的“套房”中,或呼呼大睡,或啃吃鲜竹笋,或哺育小宝贝,享受着当妈妈的幸福。
而值班人员却紧绷着神经。在育婴房一张小床上,横七竖八睡着刚满百日的5只幼仔,像毛茸茸的绒玩具,可爱极了。值班阿姨每隔4小时要帮助它们排一次大小便,补给一次人工奶,还要称体重,查体温,做记录。在熊猫妈妈的“套房”外,值班员分分秒秒地关注着“产妇”母子的一举一动,随时在本子上做记录。
2007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产房喜讯频传,5胎9只宝宝降生,为熊猫基地20周年大庆献上了一份厚礼。20年来,熊猫基地人工繁育了共计82胎110只幼仔。目前基地生活着“四世同堂”的68只大熊猫,是全球最大的完全人工繁育种群。
亚运会诞生的“娅娅”,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亲自命名的“科比”,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晶晶”……这些大明星都出自成都的熊猫基地。
联合国两次将“全球环境500佳”奖牌授予了熊猫基地。更为重要的是,以科学价值来衡量,成都为大熊猫这个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两次大灾难
什么叫迁地保护?我国已经将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划为了50个自然保护区,这叫就地保护,相对就地保护而言,将大熊猫转移到人工环境(如动物园、饲养场),或迁移到另一适宜生存的环境,这就是迁地保护。
按世界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在野生环境下一个濒危物种种群数量下降到接近1000只时,人类就应当介入,建立一个人工模拟的环境,对其实施迁地保护。
为什么成都北郊斧头山会成为大熊猫迁地保护地,这得从两次大灾难说起。
1974年至1976年,是大熊猫生活史中的饥饿年代。成都动物园派出了张安居参加国家林业部的调查队,到岷山山系调查灾情。调查队员们踩着没膝深的积雪,经过一片片因开花而枯黄发黑的竹林,不断发现熊猫尸体——有的已经腐烂不堪;有的被豺狼们撕碎;有的母子紧抱着,长眠在雪谷里。共有138只熊猫陈尸山林!惨状让倔强的汉子们流泪了。
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将病饿大熊猫送到成都动物园抢救,最多时达到四十多只。没有一只熊猫不是皮包骨头,有的虚弱得啃食物的力气都没有了。没有一只熊猫体内不生蛔虫,有一只熊猫体内竟有三千多条蛔虫。
1983年夏季,灾难再度袭来,岷山和邛崃山系的高山箭竹大面积开花枯萎,五百多只熊猫再次大祸临头。消息传来,举世震惊,全球掀起了拯救大熊猫的热潮。
成都动物园再次成为大熊猫的医疗与救助中心。送到成都动物园的熊猫90%获救。但是,由于野外的生态环境尚未恢复,康复的大熊猫不能完全放归山林。于是,迁地保护的战略思路开始形成。
迁地保护有个举世闻名的成功典范——中国麋鹿19世纪“流亡”英国,由于得到很好的迁地保护,竟在德机轰炸与二战的动荡中繁衍下来。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早已绝种的野生麋鹿从英国又回到了故土。
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属林业部管,公园、动物园归建设部管。1986年春节,已担任成都市园林局局长的张安居,与建设部的郑淑玲司长、省林业厅的胡铁卿处长达成了共识,议定建立“基地”。“基地”定位,不仅是“饲养场”,更应该是探索大熊猫奥秘的科研机构,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知识的大课堂。最后,大家敲定了这个日后名扬四海的名字: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基地选址斧头山。这是成都北郊一片浅丘,满山石谷子地夹杂着贫瘠的农田,稀疏的苗圃,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机耕路与市区相通。当年,人人骑自行车上班。山路曲折,天晴一把刀,下雨一泡糟,十分难走。
经费太有限了。但再苦也不能苦熊猫。豪华的“14号兽舍”建成了,办公室的破墙还露着缝,住宿简陋得令人咋舌。
一边盖房子,一边栽树。琴丝竹、观音竹首先成为旺族。常绿阔叶树紧跟其后,绿色的波涛一步步漫上了山头。模拟的大熊猫生态环境开始形成。
一期工程,奇迹般地在一年内完成了。
人工繁育三难
迁地保护是否成功的决定性标志是,被改变了环境的物种是否能代代繁衍下去。
早在1980年代初,北京某专家曾断言,在人工条件下,繁殖大熊猫难!难!难!三个难字,指的是:授精难,怀孕难,育幼难。
何光昕和李光汉两位老主任向笔者详谈了基地怎么样解决“三难”。
野外生活的熊猫,到了发情期,通过“比武招亲”,雌性大熊猫选择“决斗”的胜出者,与之交配。这样的自然交配,也不能保证能有很高的怀孕率。
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按人们的主观意图安排婚配,往往是“乱点鸳鸯谱”。按人类眼光看中的“帅哥靓妹”,与熊猫的所爱往往大相径庭。
1963年至1968年之间,冷战中的英国与苏联竟捐弃前嫌,让伦敦的“姬姬”与莫斯科的“安安”结为连理。新婚的专机在欧洲的天空飞来飞去,演了四五年的“国际拉郎配”闹剧,耗费了一大笔卢布和英镑后,以打架对吼、“强暴”未果告吹。
1981年,伦敦动物园的“佳佳”飞往美国,向华盛顿动物园的“玲玲”求婚。一见面就打得头破血流,“媒人”们只好把它们强行分开,宣布“跨国婚姻”失败。
人工圈养的雌性大熊猫,若能在自然交配的基础上,辅以人工授精,或完全实施人工授精,肯定会提高怀孕率。
早在1980年代初,成都动物园的技术骨干就开始探索冷冻精液的采集,稀释,冻结,解冻等关键技术。他们先后向成都奶牛场、广州昆虫所学习“冻精”的制作。毕竟熊猫不同于牛羊,依样画葫芦的结果是,所采集的熊猫精液质量较差。显微镜下显示,解冻后的精子,只能懒洋洋地原地摆尾,缺乏威猛之势。
基地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国际交流。1993年,敞开的大门迎来了华盛顿动物园的育种专家久格尔女士。经过与久格尔交流,发现稀释液的配方是精子活力的关键。经过全力以赴的攻关,几十种配方一一进行筛选,终于挑出一种最佳配方。那一天,李光汉兴奋无比,指着显微镜对何光昕说:“你看,个个精子在做直线运动,简直像运动员在做百米冲刺!”
如今,冷冻精液的精子成活率达到90%,可保存上百年。有了优良“种子”,算好雌性大熊猫的排卵的时间,人工授精如瞄准射击,使育龄期的大熊猫怀孕率空前提高。
2006年9月,美国亚特兰大举城欢腾,旅美7年未孕的大熊猫伦伦采用中国技术,终于产下幼仔“美兰”。“美兰”的降生,再次向世界证明了大熊猫“授精难”与“怀孕难”已经不再难。
双胞胎悲剧
1990年是基地解决“育幼难”的突破之年。
1990年以前,人工繁殖成活率只有33%。究其主要原因是:熊猫妈妈分娩的双胞胎率大约是48%,而生下双胞胎之后,通常要丢弃一只,只养一只。还有个别熊猫妈妈缺乏经验,不会带娃娃。养好双胞胎,让有经验的妈妈能当上缺奶水的幼仔的“奶妈”,是提高成活率,突破“育幼难”的关键。
当时比较流行的权威说法是,熊猫幼育要绝对安静,人决不能去惊动它。成都动物园的黑熊、棕熊妈妈生下幼仔后,护仔性特别强。熟悉它们的饲养员送食物也离得远远的,哪怕粪便堆积如山,臭气熏天也不能接近它。如果它受了惊,哪怕闻到一点异味,就会惶恐不安,立刻咬死幼仔。
类似的悲剧在小熊猫妈妈分娩后也发生过。
大熊猫妈妈会不会一有动静就咬死幼仔?这是大熊猫行为学研究上的盲区。
1963年9月,第一只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在北京动物园诞生。那时,何光昕作为北京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值了两个月的夜班。他回忆说,那时环境绝对安静,除个别投食的饲养员,任何人不得接近大熊猫母子,真是比伺候“万岁爷”还小心百倍。
但是,大熊猫毕竟与黑熊和小熊猫不一样,经多次验证,相熟的饲养员们小心接近熊猫妈妈,并未引起惊恐。如果把丢弃的幼仔拾去人工喂养,又引发了两大难题:一是育婴箱保持多高的温度,二是给它喂什么奶。
他们沿用人工哺育老虎、狮子幼仔的经验,因陋就简,钉个木箱,在木箱里吊上个灯泡,保持3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结果幼仔冷得不行,两三天就被冻死了。
1988年,美美生下了双胞胎。饲养员左红、周永珍、胥桂蓉、徐启明等,轮流把幼仔用小毛巾包起来,紧贴胸脯,盖上被子“坐月子”,用人体温暖小宝宝,效果不错。后来,兽医钟顺隆设法测得熊猫妈妈怀抱的温度——36至37摄氏度。以后,有了自动育婴箱,这就成了“经典温度”。
至于给熊猫幼仔喂什么奶,更是煞费苦心!牛奶、羊奶、进口奶粉全试过了,最后尝试用人奶。基地曾派人到医院产房去讨人奶。女工小陈刚分娩,奶水足,在熊猫产房隔壁安了一张床,自愿挤出自己的乳汁喂养熊猫小宝宝。
遗憾的是,鲜人奶也无法延续熊猫幼仔的生命。
施行“调包计”
一只旅居日本的熊猫妈妈滴落在地上的一滴初乳,被日本科学家收集起来,立即进行分析仿制,但无论怎么仿制,也无法替代熊猫妈妈的初乳。那初乳稀稀的,像绿色的菜汁,包涵了人工无法合成的丰富的抗体。只有吃上初乳的熊猫宝宝才有存活的希望。
这意味着,要设法把初生的幼仔乙偷走,让熊猫妈妈先给怀中的幼仔甲喂上初乳,再设法偷甲换乙,让双胞胎能轮流吃上初乳。
太冒险了!1989年,饲养员和兽医钟顺隆曾尝试过,将涂过美美尿液的幼仔送入美美怀中时,美美突然发怒,分别踩死一只咬死一只幼仔。
1990年庆庆生下双胞胎。高兴之余,也让人犯难。经历过去年的惨败,今年还敢试吗?工作人员讨论来研究去,只有一条路:不冒险,永远无法前进。
饲养员把一盆甜甜的牛奶递到庆庆面前,遮住了它的视线,就在它注视着奶盆时,把一只新生仔给“偷”出来。庆庆丝毫没有察觉。
等庆庆把怀中的新生仔喂饱了,再趁送食物之时施“调包计”。也许是饲养员太紧张了,也许是庆庆突然有所察觉,饲养员不敢太接近庆庆,把涂了庆庆尿液的新生仔放在地上。
新生仔像一只没毛的小耗子,在地上叽叽叫着,蠕动着,引起了庆庆的注意。它不明白,刚才还在怀中的娃娃,怎么会爬到地上了?庆庆起身走过去,嗅了嗅地下的娃娃,伸出粉红的舌头舔了舔,然后轻轻把它叼起来。
成功了!两只新生仔都吃上了初乳。它们被反复对调,轮流吃母乳和人工合成奶,长得非常健壮。
1992年,大熊猫双胞胎培育的成果,通过了四川省科委组织的重大成果鉴定,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设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首创的双胞胎育幼技术,很快公布于世,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今,熊猫双胞胎的养育已不成问题。“英雄妈妈”庆庆不仅能养自己生下的双胞胎,还可以帮助其它姐妹哺育幼仔,当好三个、四个幼仔的奶妈。最能干的当数娅娅,除了给自己生的双胞胎喂奶,还帮助不太会当妈妈的其他三只熊猫喂娃娃,做到了“一拖五”。
未来的“熊猫镇”
斧头山上郁郁葱葱的竹海与森林,形成了与成都市区不同的“小气候”。
在熊猫基地,已形成了适宜人才成长的“小气候”。一批批人才不断充实熊猫基地的科技队伍。
张安居说,“最让我高兴的是,以张志和博士为代表的一帮年轻人,成为基地的顶梁柱”。
走进实验室、产房、博物馆,处处都能见到青春逼人的一代正挑大梁。侯蓉、沈富军、黄祥明、蓝景超、王成东、王基山等,是各个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基地的光荣榜上,也出现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
基地筹建伊始,领导人就明确:一个实验室,一个博物馆,决不能少。攻关,科普,成为基地腾飞的一双翅膀。
基地不仅出熊猫,出人才,还出经验,出理论。20年来,基地取得科研成果59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发表学术专著19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部专著。一部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安居和英国动物学家戴卫领衔编著的《大熊猫:生物学、兽医学与管理学》。本书历时10年编成,荟萃了中外专家90篇论文,其中有16篇出自成都大熊猫基地的作者。
一部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由张志和、魏辅文编著的《大熊猫迁地保护理论与实践》。著名生物学家赵尔宓院士这样评价道:“(该书)系统地反映了大熊猫迁地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入了新理论和实用技术,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兼具了实践指导意义。”
20年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已经为大熊猫迁地保护事业奠定了基础,而规划中的基地将扩大到3000亩,在北郊的广阔土地上将建设一座森林小城——“熊猫镇”。
年轻的张志和主任说,目前,国内外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约200只,当人工培育的种群扩大到300多只时,就可以比较大地启动野化与放归计划,为大熊猫种群复壮注入强大的活力,最终让大熊猫家族走向兴旺。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