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场嫦娥一号卫星设计师和主持人探讨搜狐网友的各种提问 |
第一张回传图涉及大致月貌 制动成功保障后期科学探月目标实现
主持人:各位搜狐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搜狐嘉宾聊天室。11月7号上午,“嫦娥一号”最后一次的近月制动成功,之后“嫦娥一号”将在太空中部分昼夜的辛苦工作一年,我们知道“嫦娥一号”工程到现在为止,已经算是正式的圆满成功了,在这之后,“嫦娥一号”还有什么样比较细致的工作需要做呢,而且什么叫做近月制动,这些疑问都将由我们今天现场的两位副主任设计师给我们比较完美的解答。
王晓明:大家好。
主持人:王老师旁边的就是我们的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副主任工程师(GNC),袁利。
袁利: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袁老师比较紧张,因为袁老师今天第一次来到现场跟我们的网友做交流,您的身份比较特殊,就是制导与导航系统,一会儿希望您把您的工作给网友做一个细致的介绍。今天来到现场的还有我们的老朋友,中国航天报社记者黄希,今天黄希也会问一些专业性的问题。
王晓明:目前“嫦娥一号”卫星经过了八次的变轨,现在已经到达了月球轨道,就是它的工作轨道,200公里高度的一个远轨道。在进入工作轨道以后,“嫦娥一号”卫星需要进行一些调整,进行一些状态的确认,大概在本月底左右会对有效载荷进行测试,会传回图像,这在我们前期报道中都有一些说明。在后期工作中主要会进行一些科学实验工作。这部分都属于有效载荷分系统的一些工作,包括拍摄月球的图像,还有用光谱议进行一些数据分析,诸如此类的,主要是这些工作吧。当然在一年以后,因为轨道控制精度比较高,控制效果比较好,现在相对来说剩余的燃料比较多,可能一年以后会有一些其他的考虑。
主持人:因为现在网友比较关心的是第一张图会是什么样的,我们都知道11月18号到20号之后,第一张图很有可能传回来,能否向网友大概的描述之下,第一张图在你们预期当中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样子呢?
王晓明:我们因为是200公里的远轨道,传回来的图像清晰度应该对月球大概的地形地貌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反映,当然具体拍摄的分辨率可能现在不太好说,涉及到一些后期的图像处理,但是大致的月貌,里边会看到有坑,有丘陵这些东西都应该能看到。
主持人:就是我们以前看到过的美国传回来的那些类似的图片还是有一些新的发现呢?
王晓明:因为第一幅可能还是一些类似的图像。
中国航天报社记者 黄希:我特别想问一下袁利,就是你的工作,我们经常听到GNC,目前听到媒体说了特别多次,GNC这个系统在整个卫星系统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来自于你们这个组织,你跟你的同事是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也向网友介绍以下什么是GNC。
袁利:GNC的全称就是制导导航与控制,所谓制导就是说我要明确什么时候开我的发动机,什么时候让我的发动机按照什么样的规律来运行,导航就是要确认卫星当时的位置和速度,明确我的方位,这是导航。控制可能就是对卫星的姿态,对一些仪器进行控制,但是控制当中又包括确定当时的姿态和目标姿态等等,这是比较简单的描述。这个系统在九大分系统里面的作用应该说是非常关键的,也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比如我们电源要发电,它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星体要有一个稳定的姿态,我的帆板要保证对太阳定向,这就要求我们有相对的控制。而且过去探测引擎是遥感仪器,他必须有一个对地的准确的姿态,这个姿态的建立也是GNC完成的。
还有我们探测的数据传到地面来处理和分析,数据传下来也是需要我们把平台控制稳,通过我们的地上天线把相关的数据传下来。也就是说我们GNC在整个卫星里面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从我们卫星发射,分离了以后,到奔月的过程当中有一个点火的姿态,再到月球,到月球我们建立了一个自动的姿态,就是发动机点火,成为一个真正的绕月卫星。绕月以后,我们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就是我们从现在开始往后工作的一些重点,建立一个稳定、良好的姿态,为有效载荷,为平台的其他分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理想的姿态,对载荷进行探测,比如测控需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姿态等等。整个在卫星发射到卫星在轨工作,GNC一直是在连续不断的工作的,也是非常关键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简单来说是这么一个情况。
主持人:GNC,虽然我们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是我们知道在“嫦娥一号”整个工作中它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可不可以大胆的提问一个问题,如果制动失败怎么办?
袁利:那我们的目标可能就丧失了。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嫦娥一号”成为一个绕月卫星。5号、6号、7号这三次制动成功就意味着“嫦娥一号”真正成为一个月球卫星,在这个前提下面,我们的后期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因为我们的科学目标是要对月球进行探测。我们只有成为一个月球卫星以后,我们的仪器才有具备工作的条件。比如说我们的相机,探测的时候他需要有一个姿态,有一个距离,相机都有一个焦距,我们为了保证这个科学仪器能工作,我们必须控制在200公里的远轨道,这样的话我们的仪器才能真正的跟月球表面进行成像,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
中国航天报社记者 黄希:我特别想问,如果这个近月制动成功之后,就是说为卫星其他的有效载荷工作已经做好了准备?
袁利:应该不能这么讲吧,近月制动成功相当于我们到了某个地方去打仗,打仗的时候需要瞄准一个目标,现在相当于我们已经到了这个地方了,具备这个条件了,但是真正击中目标还需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姿态,有一个准确的目标,这个科学仪器才能工作。后面的工作对我们GNC来讲还是比较重的。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