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书画义拍“多赢”之道(图)
大多数书画慈善拍卖会的实际捐赠数字,为什么远远低于拍卖收入?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动力,能够整合多方资源维持义拍活动?当前国情下,这种利益分配格局合理吗?
■ 本报记者 程 芬 文/摄
11月9日,星期五,北京爱家国际收藏美术馆,第三届中国名家书画慈善拍卖发布会隆重登场。在两个小时的议程里,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知名书画家等各方人物轮番登场,或发表感言,或颁发爱心证书,个个眉开眼笑,一派繁忙和谐景象。
2005年,首届中国名家书画慈善拍卖会在金台艺术馆举办的时候,也是此番热闹景象。
不同的是,那一年,主办单位是中国儿童少年发展基金会(下称儿基会);2006年,组委会公布过一个征稿函,主办单位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但实际上,后者并未盖章。后来,组委会搭上北京市希望书库基金会“2007信念人生慈善拍卖会”的顺风车,挂名“协办单位”,第二届拍卖会就此低调处理;而今年,北京市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接过主办单位的接力棒,两宗“国粹”携手高调出场。
中国名家书画慈善拍卖会的第一主办单位为什么频频更换?这与拍卖收入的分配有关系吗?在“假拍”、“拍假”之风盛行的收藏市场,“书画慈善拍卖”生态链靠什么来维系?
带着上述疑问,记者对慈善机构、运作公司、书画界等进行了访问和调查。
捐赠并非“全部拍卖所得”
2005年11月27日,北京金台艺术馆,首届中国名家书画慈善拍卖会开槌。
在著名拍卖师王刚等人的激情陈述下,整场拍卖会热烈而感人。现场300多人或坐或站,高举号牌,争相竞拍袁熙坤、姚少华、宋涤、上官洪夫等名家作品。几个小时后,拍卖会以60%的成交率、近200万元的成交额宣告结束。
然而,当记者致电第一主办单位——中国儿基会的宣传部门时,工作人员显得很诧异:“慈善拍卖?我们在今年6月和9月才做啊。2005年……我没有印象。”
记者随后查询了儿基会当年的内部通讯,发现了拍卖会即将举办的新闻和其他数百万的捐赠新闻。而关于书画慈善拍卖的具体捐赠数据,内部通讯只字未提。
对于慈善拍卖,人们最关注的是拍卖收入如何分配,但是这次活动偏偏“忽略”了这个最关键的数字。
11月11日中午,记者向首届慈善拍卖活动的主要发起人和执行人、北京匹夫品牌管理集团总裁许喜林询问捐赠数字。当时,许喜林正在第三届拍卖会的预展现场接待参观者。他说,捐给儿基会的部分,大约有30余万元。“具体数字记不清了,要看捐赠发票才能告诉你。”
许喜林说,为了“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模式”,组委会在活动启动之前就确定了一个“多赢”的拍卖收入分配方案:如是书画家本人捐赠的作品,则拍卖所得的20%捐给基金会、30%返还作者本人,其余的扣除成本后作为承办方的收入;如是收藏家捐赠的作品,那么只有10%的交易额捐给基金会、60%~80%返还收藏者。
很明显,这个收入分配方案中,收藏者是最大受益人。
这是迫于现实而采取的做法。2005年6月,组委会印刷了5千多份征稿函,向全国各地邮寄了2000多封信,在北京市发放了单页3000多份。两个多月后共征得500多幅书画作品,但经专家挑选,大多数均遭淘汰。于是,组委会决定另辟蹊径,转过头来想多征集收藏作品。
“收藏者都是花了成本的,所以给他们的回报比较高。”许喜林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嘛,慈善氛围还没有普及,多数人都有一些私心。但是我们强调参与,每个收藏者都能捐出10%,也很不错。”
被许喜林称为“多赢”的分配方案持续至今。在11月9日的预展发布会上,组委会称“拍卖所得利润全部捐赠给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用于华夏中医药科普工程”。许喜林解释,“拍卖所得利润”就是“拍卖所得的20%”。
实际上,目前多个较有影响的书画慈善拍卖活动,捐赠的都非全部拍卖所得。今年6月17日,北京晚报和北京市慈善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书画名家慈善献爱心大型义拍会”首场义拍会历经两年筹备而问世。当时的新闻称此次募集善款110多万元,但是北京市慈善协会财务部的数字显示,到账的拍卖收入只有92.97万元。扣除北京晚报的12万元印制费、8万元场地费以及返还给燕苑都画廊的30%拍卖所得外,慈善协会的净收入为40余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