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不能升值
原载《mangazine·名牌》杂志(广州)2007年11月号
吴敏
中国政府应该以强硬的姿态宣布人民币无限期不升值,以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宣布实行资本管制,严防一些短期套利资金流进中国,并查处已经违规进来的资金,以儆效尤。
也许人民币升值可以减缓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压力。
也许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可以安抚美国贸易逆差的怨忿。
但是,山姆大叔的欲壑绝不可能就此填满,让中国完全开放市场,是其终极目标,贸易压力只是敲打中国的大棒。
美国的如意算盘,无异于司马昭之心:一旦中国完全开放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大量的国际资本将流进中国,推高中国的资产泡沫和人民币资产,一旦中国的企业利润率、资产价格和人民币见顶,几个对冲基金就可以将中国的财富洗劫一空。
是的,中国的经济似乎已经半推半就地走进这个圈套,虽然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还只打开了一些缝隙。但是,国际资本流入推动的经济过热、通胀压力、人民币升值、以房价、股价为主的资产泡沫,已经将中国困扰得焦头烂额。
当然,中国经济的种种“发烧”症状,原因复杂,但是,中国迫于美国贸易报复的一些经济“绥靖”政策,也助长了中国经济的这种病症:如人民币升值,放松资本管制等。
也许,人民币升值政策可以扭转中国高企的贸易顺差,虽然经济数据已经证明这是个“伪命题”,但是,在目前人民币稳步升值的预期下,大量的国际资本都直接或间接、合法或非法地流进中国,在他们的眼中,中国就是一台永远不会枯竭的自动取款机。
也许资本开放、放松资本管制,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和居民奔往国外淘金,但是,在目前中国国内利润居高不下、资产价格仍在节节高攀的情况下,放松资本管制只能使更多的资金逐腥而来,而不是出去。
很明显,对于中国来说,在目前没有找到对症“药方”的情况下,应该立即停止迫于美国贸易报复的经济“绥靖”政策,主动地调整经济:中国政府应该以强硬的姿态宣布人民币无限期不升值,以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宣布实行资本管制,严防一些短期套利资金流进中国,并查处已经违规进来的资金,以儆效尤。
对于中国来说,这种政策实施需要一定的勇气,尤其是可能导致美国的贸易报复,从而使中国目前“授人以柄”的经济增长“硬着陆”。但是,对于中国来说,与其在泡沫中“安乐死”,还不如主动地调整,至少,“伤敌八百,自伤一千”,也比“自伤八百,利人一千”强。
更为重要的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虽然已经轻微地染上“日本病”,但是,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即使经济下滑,目前仍然可以掌控,只是增长速度步伐放缓。
值得警惕的是,如果中国经济在泡沫的高潮中倒下,局面或许将会失控。到时,银行坏账、企业破产、工人下岗,将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注入,一旦政府拿不出这些资金,社会震荡将不可避免。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无论是政策管理层还是大众的视野还仅停留在经济上,而忽视了台湾问题。一种可能是,一旦中国经济陷入金融危机中,台湾问题可能会浮出水面,即使到时台湾不会宣布独立,也会搞点小动作。两岸局面一紧张,中国房价和股价将进一步回落,银行坏账再上层楼,中国经济更会在泥坑中难以自拔。
对于中国来说,无论目前国际社会多大的压力,也无论山姆大叔的大棒有多大,中国都应该注重长期利益,宁愿经济短期滑坡,也不要贪图当前的短期利益,而断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根基。尤其是目前,中国政府更应该明确宣布,人民币不升值,以稳定市场的预期,而资本仍实行管制,不要给国际投机力量得陇望蜀的奢望,甚至将资本项目开放与台湾问题绑在一起。
当然,稳定人民币币值,宣布资本管制,似乎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全球化有所冲突,也与国际社会的“自由化”相悖。但是,一个没有民族利益的全球化,那是虚无的全球化,也是被“洗脑”的全球化,这种全球化最终将把中国送入金融危机的陷阱。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中国沦入经济危机,不要指望国际社会和一些国际机构将会帮助中国,看看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一些经济大国的嘴脸,就知道这种天上的馅饼不能奢望,除了自求多福外,中国不要有任何其它的幻想。
1929年美国股市的大崩溃、1990年左右日本股市和房市的复合萧条、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泡沫经济的后果已经无数次在生灵涂炭中被证明。对于中国来说,在目前的“美元霸权”主导的国际货币和贸易格局下,应该以强硬态度停止经济的“绥靖”政策。
当然,如果中国非要认为目前已经泡沫化的经济,是自己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金光大道”,那就只能祝中国好运吧。
|